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章 摄像机及其应用 → 摄像机的主要调整概要

第二章 摄像机及其应用 → 摄像机的主要调整概要

一、滤色片的选择1.色温校正滤色片景物的色彩准确地还原不仅取决于其自身特性,而且也取决于场景中的照明光源。

所有摄录一体机都不具备人眼睛对色彩的灵敏感应,由此,在对摄录一体机色温控制的设计,各生产厂商均以3200K标准白光源为基准色彩平衡。

而现实中照明光源是时刻在变化,自然光照有早、中和晚,阴、睛等天气,摄像中拍摄场景的色温不同,如摄像机不经色温的调试去拍摄,它会产生画面色彩的严重偏色或称画面色彩的失真。

为使摄像机能在不同光源照射场景中拍摄的画面色彩正常还原,就需对不同色温而引起光谱能量分布的变化进行补偿。

通常是在摄录一体机光学系统中加入有限的色温校正滤色片,以补偿因镜头外界光源变化,而引起光谱特性误差,从而把镜头外界不同光源的色温都转换成3200K色温光源值。

一般是将多个不同滤色片镶在一个圆盘上,摄像操作时依据实际光源色温值拨动圆盘,以适应不同光源照射色温转换要求。

常见色温值见表2—1。

表2—1时间和气候条件色温(K)时间和气候条件色温(K)日出与日落2000~3000 低色温摄影棚专用灯3200~3400 阴天6800~7500 高色温熵灯5600烟雾8000 闪光灯6000蓝天10000~20000 家用钨丝灯2800中午5400 烛光或1900一般白天6500 日光灯3000~40002.滤色片的选择根据拍摄场景光源条件,正确选择滤色片(DSR-500WSP提供滤色片)见表2—2。

表2—2滤色片号光源色温值适应光线条件1 3200K 摄影棚卤素灯光(白炽灯光、日出和日落。

2 5600K+1/8ND 日光。

这个设置包括一个1/8中密度滤色片(减少的曝光相当于3档光圈,用来防止抖动1,或减少景深2。

3 5600K 多云或阴雨天的户外拍摄,以及荧光灯下的拍摄。

4 5600K+1/64ND 日光。

这个设置包括一个1/64中密度滤色片(减少的曝光相当于6档光圈,用来防止抖动1,或减少景深2。

3.滤色片选择中应注意的问题(1)选用滤色片前,必须正确判断拍摄场景中光源色温和照度等条件,以便正确选择滤色片。

(2)所选择的滤色片仅是色温校正的粗调试,更换滤色片后一定要进行白平衡调试。

(3)对一台摄像机的滤色片分段基本涵盖整个可见光源的色温值,但在偏离滤色片值光源较大的场景,在白平衡校正后,可能仍会有偏色现象,此时色温校正通常采用一些偏色补救法,以获取正确色彩还原。

摄像机,要保证摄像机色彩记录的正确性,必须对不同色温的光源进行选择与其相对应的滤色片,以补偿摄像机镜头外界色温的变化。

通常摄像机色温滤片用号码编排,并注有不同号码的适用场景或光源性质,绝大多数摄像机的1号是3200K,适用天卤钨灯光源场景;3号滤色片是5600K,适用于室外日光下或阴天;2号滤色片往往是5600K+1/4ND,。

实际拍摄前,应注意根据不同场景的环境或不同性质的光源进行正确的选择,以保证画面色彩还原准确性。

有时也把滤色片选择称之“色彩平衡粗调”。

二、白平衡/黑平衡调整1.白平衡校正由于摄像机只能设置数目有限的色温校正滤色片,而场景照明光源的色温变化是无限的,因此,对色温滤色片的选择只能是粗略地校正,且会导致入射光的衰减。

要做到精确地校正,还需要通过白平衡电路等措施共同配合才能实现。

所以摄像机都设置有白平衡校正电路,其一般原理是:根据场景选择色温滤色片粗略校正色温后,再将摄像机对准白色物体并推成特写,使白色物体充满整个屏幕;然后,按白平衡调整键,摄像机白平衡校正电路就会自动地调整红、绿、蓝3个通道视频信号电平幅度,使之相等。

这样,场景中的白色物体在图像中就呈现白色影像。

白平衡调整,实际使用摄像机不同厂商和型号,调整功能设置可能会有差异,一般具体调整步骤:(以DSR-500WSP机型为例,见图)(1)调整前先进行以下设置。

● POWER(电源开关:ON(打开。

● OUTPUT/DL/DCC+开关:CAM位置之一。

●镜头IRIS(光圈选择器:A(自动。

● ATW(自动跟踪白平衡按钮:关闭。

(2)根据场景光线条件,设置FILTER(滤色片控制钮。

(3)将W.BAL(白平衡开关设在A或B。

(4)将一白色的物体(纸和布等置于与拍摄时相同的光线条件下,然后进行对焦,使整个屏幕都成为白色。

(5)朝WHT(白平衡一边推动WHT/BLK(白/黑平衡,然后松手。

白平衡调整开始进行。

在调整过程中,寻像器中出现“AUTO WHITE-OP-”(自动白平衡操作的说明。

几秒钟后,调整进行完毕,同时寻像器中的说明变为“AUTO WHITE-OK-”和一个色温值。

若白平衡调整失败,则寻像器将显示AHTO WHITE -NG-字符,并提示失败原因及纠正的措施。

2.黑平衡校正正确调整黑平衡对摄录一体机的最佳工作状态是非常重要的。

黑平衡校正是确保红、绿、蓝3路视频的黑电平相等,当摄录一体机第一次使用或很久没有使用之后,或温度突然变化时,都需要进行调整。

如图所示。

●第一次使用本机。

●长时间不使用之后,第一次使用。

●在环境温度改变很大的条件下使用本机。

●当SUPER IRIS键设置改变时。

●当伽玛ON/OFF改变时。

若上述情况会产生黑平衡不相等,它使进行白平衡校正造成图像的偏色。

黑平衡校正无需白平衡校正那样复杂,调整值保存在记忆中,并且在关闭摄录机后,或仅仅在光线条件变化时,通常都不需要重新调整。

(1)打开电源开关,检查OUTPUT/DL/DCC+开关是否在CAM的位置之一。

(2)将WHT/BLK(白/黑平衡)开关扳到BLK(黑平衡一边,然后松手。

此时,镜头光圈关闭,黑平衡调整开始进行。

在调整过程中,寻像器中出现“AUTO BLACK-OP-”(自动黑平衡操作的说明。

几秒钟后,调整进行完毕,同时寻像器中的说明变为“AUTO BLACK-OK-”。

(3)如果黑平衡调整不能完全自动进行寻像器中出现警告讯息“AUTO BLACK-NG-”。

检查相关设置,并采取必要的纠正措施,然后再次进行调整。

三、变焦镜头的调整1.后焦距的调整后焦距又称法兰焦距(F.f调节(F.B,当第一次安装镜头或更换镜头后,变焦操作时,长焦镜头与广角镜头的焦点不能很好吻合,这时就需要进行F.B 调节。

如图所示,具体调节步骤如下:(1)将镜头光圈(IRIS选择器设在手动(M的位置。

(2)将光圈环转到f/1.4(完全打开。

(3)在3米左右的地方放置随本机提供的法兰焦距调整测试卡,然后调整光线,以便在f/1.4光圈时获得理想的视频输出水平。

(4)松开法兰焦距(F.B固定钮。

(5)将变焦(ZOOM选择器设在手动(MANU的位置。

(6)将变焦环转到长焦的位置。

(7)转动对焦环,使测试图清晰成像。

(8)将变焦环转到广角的位置。

(9)转动法兰焦距(F.B固定钮,使测试图清晰成像。

(10)重复步骤上述四步骤,直到长焦镜头和广角镜头的图像都完成对焦,能够清晰成像。

(11)在调整之后,拧紧法兰焦距(F.B固定钮的螺丝。

2.聚焦的调整目前,大多数民用摄录一体机都具有自动聚焦功能。

但在拍摄中遇到低照度、对比度不足、没有垂直线条、远近物体同时在监测范围内、被摄物体由远到近连续移动、被摄物体等距的细条纹等情况,它都较难进行有效的自动聚焦。

因此,广播专业级摄录一体机一般不设置自动聚焦功能。

聚焦一般方法是将景物推成特写,转动聚焦环,使图像清晰,然后拉到所需景别进行拍摄。

此做法也称特写聚焦法,具体步骤如下:(1)对准拍摄景物,按变焦距镜头的摄远(T)端直到尽头。

(2)将景物图像推成特写,转动聚焦环,使其景物图像清晰。

(3)然后拉开到所需拍摄的景别进行拍摄。

其次,聚焦也可利用近摄功能调节。

摄录一体机的变焦镜头最短焦距一般只有几毫米,若物距太大(即当被摄物体在距离太近,如不到1m)时,就无法拍摄到清晰的图像,此时,就需要使用近摄功能。

设置有近摄功能的镜头,一般可拍摄到最近只有厘米级的景物的清晰图像。

如图所示,具体操作如下:(1)将镜头靠近被摄物体,直到所希望达到的距离。

(2)调节聚焦环,将焦点调到最近处。

(3)将MACRO键按下并滑向摄像机后方,同时把MACRO调节环拧到底。

(4)将变焦(ZOOM)选择开关置于M处,同时调节变焦环聚焦成像。

若想缩小被摄物影像的尺寸,将MACRO环轻轻调回,然后再手动聚焦成像。

特别注意是用完后,一定要将MACRO环调回原来位置。

3.光圈的调节光圈调节有三种模式:自动光圈、手动光圈和手动模式下瞬时调节。

如右图所示,在实际拍摄时,通过光圈(IRIS)开关来进行光圈模式自动/手动转换,而利用“瞬时自动光圈”调节实现第三种模式选择。

具体选择如表2—3所示:表2—3 光圈调节选择表调节方法具体操作自动调整模式:光圈自动调整,以适应拍摄对象的亮度变化。

这是用于标准的拍摄模式。

将光圈选择器设在A(自动的位置。

手动调整模式在下列情况里使用这一模式:•制作特技时•在非常亮的天空背景下拍摄人物时•拍摄反差强烈的对象时可以使用斑马纹作为光圈调整的参照。

将光圈选择器设在M(手动的位置,然后根据需要转动光圈环。

即时自动调整功能:在手动调整模式下,这一功能可以进行临时的自动调整。

光圈选择器置于M(手动位置时,按下即自动调整光圈按钮直到完成调整。

当在逆光场景拍摄,且光圈调整模式是自动,要增加图像的亮度。

此时,可将A.IRIS MODE(自动光圈模式开关设在BACK L(逆光,使指示灯亮灯。

当在聚光灯下拍摄,且光圈模式是自动,要增加图像的清晰度。

此时,可将A.IRIS MODE(自动光圈模式开关设在SPOT L(聚光灯,使指示灯亮灯。

在手动调整模式中,要使用斑马纹作为光圈调整的参照,请按ZEBRA(斑马纹按钮将它打开。

•在拍摄人物时手动调整光圈,使斑马纹出现在拍摄对象面部的亮处。

•拍摄其它对象时手动调整光圈,使斑马纹出现在拍摄对象最重要的部位。

4、变焦距的控制变焦镜头具备一定范围内连续变化焦距而成像位置不变的特性,在拍摄中对景物图像取景的大小可相应地连续变化。

即实现景别大小变化。

变焦镜头控制变焦有手动/自动两种。

采用那种变焦方式,通常可在镜头的“变焦(ZOOM)选择”开关设定,当设定为SERVO时,为电动变焦,其优点是镜头变化速度均匀;当设定为MENU时,为手动变焦,可进行快推快拉。

电动变焦由镜头上电动变焦控制杆进行,手动变焦是直接转动镜头变焦环进行。

电动变焦按压“W端”进行广角变焦;“T端”进行望远变焦。

操作时,按压的力度不同,变焦速度也不同。

按压力度大,变焦速度快;按压力度小,变焦速度小。

手动变焦时,镜头焦距变化的均匀程度取决于摄像员转动变焦环的均匀程度,而且变焦的速度也取决于转动速度,这就是为画面创作提供条件,但也对摄像操作者提出更高要求。

四、寻像器的调整寻像器,有了它才能准确快速地进行聚焦、变焦和选择光圈等工作;借助寻像器、才便于选取合适的场景、优化构图;借助寻像器能及时监视正在拍摄的画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