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液相色谱流动相的选择经验

液相色谱流动相的选择经验

一.关于液相色谱仪紫外检测器中分析波长的选择一般来说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1、你的分析目的,也就是你的目标组分是什么,是主要组分还是杂质组分。

2、确定目标组分之后,一般选择目标组分的特征波长。

按照朗伯-比尔定律来说只有在特征波长处的吸光度才可以和浓度成正比关系。

3、确定了特征吸收波长之后,根据灵敏度的不同来选择是选择最灵敏度线还是选择次灵敏度线。

有时有的组分灵敏度过高,会造成标准曲线的弯曲,所以要选择次灵敏度线。

4、确定了吸收波长之后,根据样品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定量方法。

二.最好是246nm,甲醇,乙腈等吸收都在190左右了,210距离太近,仪器平衡时间常是当然的了,如果选用210,环境一定要稳定才行啊。

不知道你是怎样定量,其他物质在246处是否都出峰呢?
三.最大吸收波长处的干扰过大,选择肩峰位置的吸收波长是可行的,很多文献就是这么处理的。

四.不知道你使用的流动相有哪些成分,经常使用的甲醇乙腈和水在此波长下是没有紫外吸收的,我经常使用210nm这个波长测定物质含量.在低波长基线不大稳,干扰比较大的情况我也遇到过,在低波长下好多物质都有吸收,经常出现很多未知峰.有的检测器氘灯使用一段时间后,在低波长下检测也会出现上述情况,换到高波长基线就好许多.我觉得你应该再去系统的尝试一下.
五.要求最佳吸收波长做,但不一定是最大吸收波长,最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六.DAD收集200-400(700)nm全部数据,分别进空白和标准样品,三维谱图可以清晰地帮助你选择吸收波长。

原则是:干扰物吸收尽量小,目标物尽量吸收尽量大!
推荐 326nm 276nm 同时采集不就可以啦,分别能得到分辨率高的色谱图!只要标准样品和试样在同样的采集参数下测试,对于结果的测定没有什么影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