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卫填海:比喻有深仇大恨,立志报仇。
也比喻不畏艰难,努力奋斗。
愚公移山:比喻做事有毅力,有恒心,不怕困难。
含辛茹苦:经受艰辛困苦。
也说茹苦含辛。
茹:吃。
任劳任怨:做事不怕劳苦,不怕被人埋怨。
艰苦卓绝:形容战争十分艰苦,超出寻常。
百折不挠:无论受多少挫折都不退缩,形容意志坚定。
千里迢迢:形容路途遥远。
肝胆相照:比喻真心相待。
风雨无阻:比喻艰难困苦都能克服。
坚贞不屈:节操坚定不变,不屈服。
赤胆忠心:形容十分忠诚。
全心全意:用全部的精力。
鞠躬尽瘁:只小心谨慎,贡献出全部的精力。
扶危济困:扶助处境危机的人,救济生活困难的人。
也说扶危济急、扶危救困。
赴汤蹈火:比喻不避艰险。
冲锋陷阵:1、向敌人冲锋,深入敌人阵地;2、泛指为正义事业英勇斗争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意思是君子处事,就应该像天那样高大刚毅而自强不息。
自我力求进步,永不停止。
2、“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白岁”的意思是不一定年龄大的人才有理想,一个没有远大志向的人,即便活到很大的岁数也是虚度光阴。
3、“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的意思是不要虚度光阴,否则到老的时候,后悔也无济于事。
3、“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的意思是时间是过得很快的,一转眼就告别少年时光了,但要掌握一门学问却是很难的,所以请珍惜时间,不要虚度年华。
4、“路漫漫其休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意思是追寻真理的道路是很漫长的,我将不断地追寻、探索。
5、“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的意思是不积累半步行程,就无法到达千里远的地方;不汇集涓涓细流,就无法形成江河大海。
重点句子
1、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这句诗的意思是:蒙古族和汉族人民之间的情谊很深,怎么舍得马上就分别!
大家站在夕阳下无边无际的大草原上,相互倾诉着惜别之情。
涯,边际。
天涯,天边,大地与天空相接的地方。
这句话既是全文的中心句,也是作家情感的集中体现,同时给读者以回味的余地。
从迎客、联欢到话别,处处洋溢着“蒙汉情深”;千里草原,芳草萋萋,举目皆是诗情画意,所以才让人流连不已,难分难舍。
2、中国使者拱手致谢,高兴地说:“没想到,一条道路将远隔千里的我们联系在了一起,这真是一条伟大的路呀!”中
国使者的这句话点明了全文的中心。
这条路将远隔千里的中国与安息国联系在了一起,使两国人民友好往来,互赠礼品,进行经济、贸易与文化的交流,所以中国使者才由衷地感叹这是一条“伟大的路”。
3、突然,他的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那是因为他看见火车前进方向的右面,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
迎着风沙成长起来。
在课文的结尾处,作者再一次通过父亲神情的变化,来借物喻人,托物言志。
爸爸自己已扎根边疆,献身边疆,他希望自己的子女如小树一样经受锻炼,成为建设边疆的栋梁之才。
反映了老一辈的西部开拓者“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的博大胸怀。
4、《牧童》一诗,向我们展示了一幅鲜活的牧童晚归休憩图:广阔的原野,绿草如茵;晚风吹拂着野草,还没见归
来的牧童,却先听见随风传来的牧童悠扬的愈来愈近的笛声,笛声时续时断,随风飘扬。
牧童回来吃饱了饭,已是黄昏之后了,他连蓑衣也不脱,就躺在月夜的露天地里休息了。
诗中有景、有情,有人物、有声音,这生动的一幕,是由远及近出现在我们的视野里的。
5、《舟过安仁》这首诗浅白如话,充满情趣,展示了无忧无虑的两个小渔童的充满童稚的行为和行为中透出
的只有孩童才有的奇思妙想。
这里有作者的所见:一叶小渔船上,有两个小孩子,他们收起了竹篙,停下了船桨。
也有作者的所悟:哦,怪不得没下雨他们也张开了伞呢,原来不是为了遮雨,而是想利用伞使风让船前进啊!6、清平乐·村居辛弃疾现存词有六百多首,是唐宋词作家中存词最多的一个。
他的作品不仅内容丰富,风格也随
着内容的变化而变化。
这首小词,便全然不同于他那些激昂慷慨的作品,呈现出一种清新、宁馨的风格。
诗人首先把我们的目光带到了一座小茅草屋,茅草屋就在长满青草的溪边。
听见茅草屋有人操着柔媚的南方口音带着醉意在互相说话取笑,是谁呢?原来是一对白发夫妻;再看看茅草屋外,老夫妻的大儿子在小溪的东面锄豆田里的杂草,二儿子正在编鸡笼子,调皮可爱的小儿子,趴在溪边剥着莲蓬,那憨稚之态格外让人喜欢。
诗人以简练的笔触勾画出一幅优美的田园景物,描绘出一家五口各具情态的形象,借此表现人情之美和生活之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