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五年制高职《电子商务基础与实训》课程标准一、概述(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电子商务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同时也是本专业其它专业课程的基础课程,主要研究和介绍电子商务的基本概念、模式、基本原理、关键技术及其应用。
学习本课程要求学生熟悉计算机基本操作、计算机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管理学及市场营销学的基本原理。
同时,只有在掌握了本课程的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学生才能准确地理解和把握网络营销、电子支付等其它课程的基本内容。
学习电子商务基础,其重点应放在让学生理解和把握电子商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上,为学习其他专业管理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更应注重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和锻炼,为以后工作做好准备。
(二)课程基本理念1、电子商务基础课程重在提高学生的商务知识与技能运用水平,学生应能将电子商务原理的基本理论应用于商务和企业领域;在实际能力方面,通过操作练习和实例解剖,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电子商务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商务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商务实践,不宜刻意追求电子商务知识的系统和完整。
课程应贴近实际需要,符合学生认知特点,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反复的实战练习,将其应用于生产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知识探索的乐趣、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初步的科学实践能力。
3、电子商务基础课程应尽可能满足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求,并能够根据社会的需要不断自我调节、更新发展。
应当密切关注当代社会信息化的进程,推动电子商务基础课程的变革和发展。
(三)课程设计思路1、按照“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的总体设计要求。
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目标,跟踪电子商务领域的发展,反映电子商务的实践及电子商务教学改革的最新成果;2、依据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高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职业能力形成的规律,按照“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嵌入式”的设计要求确定课程的知识、技能等内容。
3、以就业为导向,强调基本知识和实用技能,以任务驱动、项目教学、分层指导、综合评价的方式组织和开展教学,以提升学生素养,满足就业需要;4、以电子商务的实际业务为背景,以电子商务活动为主线,内容涉及电子商务网站建设、电子商务安全、电子商务营销、电子商务与物流、电子商务案例分析;5、体现理论实践一体化。
二、课程目标(一)总体目标(二)具体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够:① 系统地理解电子商务的基本概念、整体框架、商业模式,了解电子商务在信息时代的重要地位、应用范围和发展前景、国内外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及趋势,以及电子商务的发展对企业经营和社会发展的影响;② 熟悉网上消费者的特点及购买行为,掌握网络营销相关技术、策略,了解网络广告的类型和特点,掌握网上市场调研的方法;③ 理解电子商务发展中的技术问题、安全问题、物流配送问题、支付问题以及法律法规问题等电子商务中的相关环境;④ 掌握电子商务案例分析方法以及电子商务商业计划书的写作规范,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⑤ 了解国内外典型电子商务网站,熟悉它们的经营状况、业务流程、商业模式,能够对同类或不同类网站进行比较分析。
⑥熟练掌握电子商务实验室软件中各模块操作流程,并能将所学技能创造性地应用于淘宝、阿里巴巴等知名电子商务网站。
三、内容标准项目一体验电子商务1、参考学时50学时。
2、学习目标知道电子商务的起源、发展和现状。
了解电子商务的定义、功能、特点以及对社会的影响。
了解B2C网上商城的结构和特点,掌握B2C模式的电子银行、商品搜索和网上购物业务流程。
学生通过在网上拍卖过程中的实践操作,深刻了解C2C模式电子商务的内涵和本质以及该种模式的前台业务流程及后台管理。
学生通过对B2B交易平台的操作,熟悉并了解B2B电子商务主要的业务流程及B2B电子商务的后台管理活动。
3、工作任务B2C电子商务(前台、后台管理)。
C2C电子商务。
B2B电子商务。
在当当网进行网上购物。
在淘宝网站注册会员、进行实名认证、申请支付宝、支付宝认证、参与商品拍卖和竞拍、支付宝付款、收货、评价。
工作任务一:B2C电子商务工作任务二:C2C电子商务工作任务三:B2B电子商务项目二电子商务网络营销1、参考学时14学时。
2、学习目标理解网上零售的概念和特征,了解网上零售的基本构成和运行模式。
理解网络营销的概念、特点。
理解4P’s、4C’s的营销策略及其转变。
理解网络营销策略和信息传播模式的变化。
了解网络广告的概念、背景、特点、类型等。
网络广告设计、制定网站推广计划。
按照网上市场调研的目的与要求,涉及针对电子邮件、WWW等网络工具的调研方案;根据网络市场调研的目的要求,编制调研计划,撰写调研计划书;根据调研所得的数据进行分析;掌握网络市场调研报告基本格式,掌握网络市场调研报告撰写的步骤,完成网络市场调研报告的撰写。
3、工作任务网上市场调研问卷设计。
撰写网络市场调研计划书。
网上市场调研数据的分析。
撰写网络市场调研报告。
网络广告设计。
制定网站推广计划。
工作任务一:网上市场调研工作任务二:网络广告与促销项目三电子商务物流配送1、参考学时8学时。
2、学习目标了解传统物流与现代物流的比较。
理解并掌握物流配送、供应链、供应链管理的概念。
理解电子商务与物流配送之间的关系。
理解电子商务与供应链管理之间的关系。
了解供应链与物流的区别和联系。
了解电子商务时代物流业的发展趋势。
了解电子商务对传统物流配送的冲击和影响。
3、工作任务说明配送、供应链、供应链管理的含义。
说明电子商务与物流配送间的关系。
说明电子商务与供应链管理之间的关系。
说明电子商务对传统物流配送的冲击和影响。
4、相关实践知识浏览物流公司网站5、相关理论知识物流公司基本业务物流公司运作模式物流公司一般业务流程6、拓展知识环球物流、物流信息化项目四电子商务安全1、参考学时16学时。
2、学习目标能进行杀毒软件和防火墙的安装、使用、升级。
能对木马、病毒进行处理。
理解病毒工作原理和清除技术。
理解防火墙工作原理、基本安全策略、分类。
理解对称加密技术和非对称加密原理和加密过程。
理解信息摘要使用过程、数字签名的使用和验证过程。
了解数字时间戳、CA认证。
理解数字证书的内容、发放、管理。
3、工作任务安装、使用、升级杀毒软件和防火墙。
扫描计算机并处理发现的木马、病毒。
MyCA数字证书的申请、获取、安装、查询、吊销。
图示对称加密技术和非对称加密原理和加密过程。
图示信息摘要使用过程、数字签名的使用和验证过程。
工作任务一:安全工具的使用工作任务二:电子商务信息安全项目五电子交易1、参考学时18学时。
2、学习目标了解EDI的起源,掌握EDI的概念及相对传统单据传输的优越性。
掌握EDI报文传递流程。
了解EDI软硬件环境、EDI系统组成及在商务中的应用。
掌握单证录入、EDI模式的报文制作、报文生成、报文转译、发送和报文接收等流程。
掌握电子合同洽谈和签订流程,了解电子合同的特点。
了解电子支付、信用卡、电子现金、电子钱包、电子支票的概念。
掌握信用卡的种类、基本功能、网上信用卡支付参与对象和支付流程。
了解网上支付和传统支付的区别,理解网上支付、网上银行的优越性。
掌握个人网上银行申请的方法、网上支付的流程,能熟练进行网上支付的操作。
3、工作任务浏览EDI系统结构、添加贸易伙伴和商品。
填写单证、生成平面文件、翻译成原始报文、发送报文。
网上询价、网上报价;电子合同的洽谈、签订。
申请个人网上银行、熟练掌握网上支付操作流程。
熟悉网上银行的各项功能。
工作任务一:EDI工作任务二:电子合同工作任务三:电子支付项目六电子商务网站建设与维护1、参考学时14学时。
2、学习目标掌握基本的HTML语言、基本的图像处理技术。
掌握网站建设的基本技能并熟练操作网页设计的相关软件。
了解Intranet、域名、域名系统、IP地址等相关概念。
理解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分类、结构和组成、网络通信协议和标准。
掌握域名的申请、解析,虚拟主机的购买和使用。
掌握淘宝网上商店的建立、商品管理、网店维护。
了解建立电子商务应用系统的一般方法与步骤。
了解国内外大公司推荐的电子商务解决方案。
3、工作任务域名的注册与解析,虚拟主机的购买与使用。
利用模板建立网上商店,并进行商品管理和分类管理,以及商品推荐、网店维护。
使用FrontPage、DreamWeaver制作基本的网页。
掌握CSS样式表的使用。
工作任务一:域名主机工作任务二:网店搭建与管理工作任务三:网站建设维护四、实施建议(一)教学建议1、教学方法:采取项目教学法、模拟教学、实战演练、案例分析、小组合作学习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以工作任务为出发点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教学中注意创设教育情景,采取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2、教学手段:教师要充分利用计算机、多媒体等教学手段,以便保证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率、降低教师的劳动强度。
(二)考核评价建议考核评价须采取阶段评价和目标评价相结合,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相结合,学生实验操作与知识点考核相结合、教师评价与学生自评相结合的多元评价体系。
(三)教材编写建议教材编写要体现项目课程的特色与设计思想,教材内容应体现先进性、实用性,典型案例的选取要科学,具有可操作性。
教材呈现方式要图文并茂,文字表述要规范、正确、科学。
(四)实验实训设备配置建议电子商务实验室设备配置参考标准(五)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开发电子商务实验教程、教师指导用书、教学课件等课程资源,以方便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实现各分院资源共享。
(六)其他1、该课程标准中的全部项目适用于高等职业教育层次学生。
2、拓展性知识用于拓展学生视野,提高学习兴趣,可不做考核要求。
3、本课程标准所列的总学时及项目学时为建议学时,各分院可以根据具体情况作适当的增减。
编写:徐州经贸分院张格宇徐州财经分院蒋伟二00八年六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