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玉米粗缩病的防治方法

玉米粗缩病的防治方法

玉米粗缩病的防治方法
玉米粗缩病又称玉米丛矮病,是由玉米粗缩病毒引起的一种玉米病毒性病害,此病害仅通过传播媒介灰飞虱进行持久性传播。

近几年,兰考县玉米粗缩病的发生率具有明显上升的趋势,已成为兰考县玉米种植的一种常见病害,对玉米产量的提高造成了较大的限制。

一、发病症状
玉米粗缩病的发病症状与玉米旋心虫为害症状或缺锌症状相似,诊断时应特别注意辨别,其主要不同之处是被旋心虫为害后的玉米植株在根须茎基处留下有褐色虫蛀孔或裂痕。

而玉米粗缩病的发病高峰期为3~5叶期,在玉米的秆壁如有一层粘粘的小虫即是前期发病症状,病苗心叶的底部及叶脉的两侧出现透明的比原叶颜色浅的虚线条点,逐渐增多,蔓延至整个叶面。

而此时叶心不能正常展开,叶片发厚变宽,叶色黑绿,叶背部长出形状不一的蜡瘤状突出物,摸上去粗糙发硬。

此后,玉米病株出现结节缩短,生长缓慢,顶端叶片打圈式丛生状。

至喇叭口期,病株矮化现象严重,穗部以上结节变粗变短,叶片向上逐渐变小,最顶部小叶簇生状,病株根系及高度均不及正常植株的50%。

病株大多不能抽雄授粉结实,少数病害较轻的也会因为顶部雄穗退化,造成雌穗畸形,严重影响产量。

二、发病规律
玉米粗缩病病毒仅通过灰飞虱进行持久性传播,在北方玉米种植区,粗缩病毒可在冬小麦、杂草及灰飞虱体内越冬。

只要是被灰飞虱为害
过的麦田及麦田旁丛生的杂草,都是该病毒的有效毒源。

第2年,由灰飞虱将病毒传染到玉米苗或高粱、谷子、杂草上。

每年6月份,玉米生长至3~5叶的感病期,正赶上灰飞虱越冬成虫和1代幼虫的高发期,玉米植株本身汁液发甜,是灰飞虱喜食的主要作物之一,吸引大量灰飞虱从各种杂草上向玉米苗株上转移。

因此,造成春玉米田及播期早的麦套玉米田发病重,而直播夏玉米田及播种晚的麦套玉米田发病轻。

另外,疏于田间管理,杂草多,灰飞虱多,土壤中有机肥偏少,水肥不足,也会造成玉米植株免疫力低下,发病重。

三、防治方法
玉米粗缩病一旦发病无法治愈,会造成玉米大量减产,甚至绝收。

所以此病一般采用以“预防为主,辅助治疗”的方法。

(一)药剂拌种
1、在前茬小麦播种时可用40%甲基异柳磷按种子质量的0.2%或5%蚜虱净按种子质量的2%进行拌种,以减少越冬虫源。

2、玉米播种时可用70%吡虫啉拌种剂80g拌种20kg;48%啶虫脒悬浮种衣剂40mL对水100~150mL拌种15kg。

(二)调整播期
改套播为直播,使玉米的幼苗发病高峰期与灰飞虱的迁飞高峰期避开。

在适宜播期内,应尽量晚播,即在小麦收获后直接播种玉米的种植方式。

此外,春玉米及播期早的麦播玉米、蒜茬玉米种植面积较小,灰飞虱为害较集中,也是造成灰飞虱危害比较严重的主要原因。

而夏玉米及播期晚的麦播玉米、蒜茬玉米由于种植面积较大,灰飞虱为害
较分散,故而危害较轻。

(三)拔除病株
玉米得病后,形不成产量,只会成为病源且会与健株争水争肥,应及时拔掉病株。

拔掉病株时应注意分清“好手”“坏手”,即拔掉病株时用拔过病株的那只手一鼓作气,一次性拔除所有病株(拔过病株的手不能接触健株,避免病毒交叉传染),将病株带出田外深埋或烧毁。

另外,田间及周边的杂草也应及时清理干净,减少病源。

四、防治灰飞虱
(一)小麦收获前,采用兼治小麦苗蚜、穗蚜及灰飞虱的药剂进行防治,以减少虫源
可采用40%氧化乐果乳油1 000倍液或1.8%阿维菌素25mL、48%毒死蜱60~80mL、4.5%高效氯氰菊酯30mL,每667m2对水30~40kg 进行喷雾。

(二)小麦收获后,玉米出苗前可进行虫草双治
每667m2可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10g或30%乙酰甲胺磷50mL 等杀虫剂,加入玉米封闭除草剂对水30kg均匀喷雾,可以达到既除草又能杀死隐藏在麦秸内的灰飞虱等害虫的效果。

(三)玉米生长到3~5叶期,进入灰飞虱高发期,应及时喷药防治
可用20%啶虫脒可湿性粉剂8~10g/667m2对水5 000~8 000倍液喷雾;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10g加5%百菌清100g/667m2,对水3 000倍液喷雾;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20mL对水15kg喷雾。

喷药时应注意做到喷雾均匀无漏喷,有条件的应连同相邻田块及周边杂草一
同喷药,防治效果更佳。

每隔7~10d防治1次,连防2~3次,防治效果在90%以上。

(四)加强田间管理,合理轮茬种植
培肥水土,增施有机肥及锌、铁等微肥,做好测土配方施肥,搞好氮、磷、钾肥的施肥比例调整,增加玉米植株抗病免疫能力,促进玉米大苗壮苗的形成。

这样,既缩短玉米苗期的生长时间,又减少玉米苗期感染病毒的机会,还能有效降低玉米粗缩病的发生。

对个别发病重的玉米地块,可利用灰飞虱在双子叶作物上不能生存的特点,在连年种植玉米的田块轮作倒茬种植大豆、棉花等,能有效阻断灰飞虱繁殖的保护性作物,切断虫源,较好地控制玉米粗缩病的发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