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教师个人的工作计划
1、基本情况:
通过7年级上1学期的学习,学生对地理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具有了初步的读图、识图和分析问题、判断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世界概况有了1定的了解。
但也有1少部份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学习不够重视,读图、识图的能力欠缺,没有到达应有的水平。
本学期我继续担负7年级4个班的地理教学工作,我将本着认真,严谨的教学态度展开本学期教学工作,在新的学期里希望取长补短,努力改掉拖堂、课堂效力低下、对学生了解不深入等问题,力争获得更有效的教学效果。
2、教学目标:
教完人教版7年级地理下册,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地理知识,让学生具有必要的基本技能,对我们所处的世界有1个明晰的了解。
使学生知道世界主要国家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点、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关系,初步掌握学习区域地理的基本方法。
使学生初步学会应用地图,了解世界各地地理事物的散布,初步学会分析区域地理特点和地理事物的内在联系,从而发展地理思惟能力。
学会浏览地理景观图和地理统计图表。
使学生晓得人类共同生活在1个地球上,必须共同保护地球。
初步知道世界1些国家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方面的经验和问题,增强可延续发展和对外开放意识,培养全球观念。
3、本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学内容,共5章,
第6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本章主要内容是了解亚洲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学习并掌握其地形、气候、河流、人口等知
识。
第7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本章主要内容是学习并掌握日本、东南亚、印度、俄罗斯的有关的地理知识,包括地理位置、地形、气候、资源、人文、经济等。
第8章东半球其他的国家和地区,本章主要是学习并掌握中东、欧洲西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澳大利亚等国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资源气候、经济文化等。
第9章西半球的国家,本章主要内容是学习并掌握美国和巴西的有关的地理知识。
包括地理位置、地形、气候、资源、人文、经济等。
第10章极地地区,本章主要是学习并掌握极地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资源气候等。
4、教学措施:
1、强化学生的基本技能,学会读图、填图、绘图,充分利用《地理填充图册》和《地理地图册》等学习材料,并进1步发挥地理功能室的作用。
2、进行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数据的强化记忆,同时,在本学期的教学进程中穿插回想上学期的世界地理基本知识,让学生对世界地理能有1个系统的了解和掌握,也为他们今后地理知识的学习打好基础。
3、注意深入了解学生,真正明确学生的需求,其实不断调剂教学方法、策略。
避免上完课就工作结束不管学生后续掌握情况的现象,注意搜集学生反馈的信息,并及时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激起学生情感,创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和和谐的师生情感,从而更好的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
4、培养学生关注自然,关心社会,关心时事的自觉性。
收看《新闻联播》、《地理·中国》等节目,并让时事走进课堂,以促进学生对世界了解。
5、做好课后辅导工作,有的学生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抄作业等,针对这类问题,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特别在落后生的转化上,对落后生努力做到从友善开始,从赞美着手,所有的人都渴望得到他人的理解和尊重,所以,和差生交谈时,对他的处境、想法表示深入的理解和尊重,从帮助落脚,帮助学生解决困难。
6、听说“拖堂是1种教育事故”,“事故”——多么恐怖的字眼,而且学生也不喜欢拖堂的老师。
这学期开始,我会把备课做的更完善些,提高课堂效力,1定努力改掉拖堂的毛病,即便没讲完也不能拖堂。
1、指点思想。
坚持以实行素质教育、实现课堂教学现代化、建立校本教研意识为中心,整合各项常规工作,为全面提高教师素养,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奠定坚实的基础。
2、学生现状分析。
初中阶段学生的认知水平已进入到由形象思惟向抽象思惟
发展的阶段,具有1定的抽象思惟能力和初步的系统思惟能力,同时初中已开始分科学习思想品德、历史、地理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他们的实践、体验活动开始触及社会生活中1些较为复杂的社会现象或社会事物。
因此可结合有关学科的知识和方法,引导学生从社会生活实际动身,学会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
这1阶段的实践、体验是在小学基础上的递进。
3、具体措施。
1、努力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提升本身的业务素质,以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
2、在教学中融入“小组合作学习,以导学案为载体”。
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进程,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把课堂还给学生。
改变学生死记硬背和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以培养他们的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时要认真研究地理课程标准,通读教材,了解教学任务、目标、重点、难点。
4、强化作业、单元考试制度的落实。
落实作业布置和批改制度。
单次作业布置要适当,内容要精当,针对性要强,批阅要及时。
5、关心爱惜学生,加强与学生的交换和沟通,和谐师生关系,创造和谐的民主的学习氛围。
6、充分发挥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作用,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的优势,优化教学及办公环境,提高教学效力,完善当前教学中的不足环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秋风送爽,硕果飘香。
又是1个新学期,本学期我担负初234、35、36及初148、49共5个班的地理教学工作。
为顺利完本钱学期的’教学工作,并获得良好的成绩,我根据各年级地理学科的特点,特制定计划以下:
1、指点思想
在新课标理论的指点下,以学校教导处工作计划为指点,加强课堂教学,参考、推行杜郎口中学的课堂教学模式,更加高效地完本钱学科教学目标。
积极参加教科研活动,加强集体备课,努力使教学水平,业务能力有更大的提高。
同时,通过传授予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地理知识,转达地理思想,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初步能力,
终究使学生从“学会地理”,走向“会学地理”。
2、教学任务
1、初2:本学期新授好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湘教版)——《中国地理》(8年级上、下册)。
2、初1:新授好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7年级上册地理(湘教版)
3、学生情况分析
整体上讲,初2学生经过初逐一年的学习,地理学习积极性比较高,课堂讨论较剧烈,具有1定的学习自觉性,求知欲较高。
课堂气氛好,学生思惟灵活;固然,部份学生学习缺少兴趣,目的不明确,成绩不理想。
4、教材分析
1、8年级地理上册(湘教版)教材内容是中国地理为主,分为中国的疆域、中国的自然环境、中国的自然资源和中国的区域差异4大部份。
8年级地理上册表现出对各种能力的培养,教材更多篇幅的图片和活动的训练。
我国地域辽阔,资源丰富,但存在巨大的地域差异,这就需要在教学上处理好整体与差异的关系。
例如:我国的疆域面积居世界第3,但东西和南北都跨度很大,带来了冬季气候上的南北差异也带来了东西的时间差异。
例如:我国地形以山地为主,但地形复杂多样。
自然环境存在南北气温的差异、东西降水的差异。
自然环境的差异带来了各区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不同。
因此北方地区的能源与工业,南方地区的商业与农业,西北地区矿产资源与畜牧业,青藏地区的高寒景观各具特点构成了4大地区差异。
又例如:我国自然资源丰富,许多资源的总量都居世界前列。
由于人口众多,经济发展东西差距较大,许多重要的资源散布不均,在利用的进程中出现极大的浪费。
以可延续发展的战略,如何因地制宜地开发可更新能源,保护好现有的能源是我们在这1章节不可疏忽的主题思想。
2、8年级地理下册主要学习中国的经济与文化内容,介绍了中国的农业、工业、高技术产业、交通运输业和3104个省级行政区。
分为经济发展与区域地理两大板块。
在教学进程中注意应用资料并联系实际说出我国农业散布概况,并举例说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
应用资料说出我国工业的地理散布,用实例说明高新技术产业在工业发展中的作用。
比较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应用地图说出我国交通运输网络的大致散布格局。
在区域地理中,从位置与散布、联系与差异、环境与发展3个角度来认识我国的各个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