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菲律宾
三、地理分界 黄岩岛与菲律宾岛屿之间有一个自然形成的且极深的马尼拉海峡,是菲律宾与我国 领海的天然分界。马尼拉可以从谷歌地球上清楚的看到。 四、对菲律宾声索黄岩岛的几点评论 菲领土组成和范围是由一系列国际条约确定的,其中无一涉及黄岩岛,无一将黄岩 岛纳入菲领土范围。1898年《美西巴黎条约》、1900年《美西华盛顿条约》和1930年 《英美条约》等明确规定了菲领土界限西限以东经118度为界,黄岩岛在此范围之外。 1935年菲宪法、1947年美菲一般关系条约、1952年菲美军事同盟条约、1961年6月17日 菲关于领海基线第3046号法令和1968年菲关于领海基线的修正令等都先后重申了三个条 约的法律效力,再次明文确定了菲领土范围,菲领海基点和基线均未包括黄岩岛。 1981年、1984年菲出版的地图也都将黄岩岛标绘在菲领土界限之外。上述事实充分证明, 黄岩岛处于菲领土范围之外,根本不是菲领土。 菲在1997年以前从未对中国政府对黄岩岛行使主权管辖和开发利用提出过任何异议, 并且还多次表示黄岩岛在菲领土范围之外。菲驻德国大使比安弗吉尼在其1990年2月5日 致德国无线电爱好者迪特的信中,明确表示“据菲国家地图和资源信息部,黄岩岛不在 菲领土主权范围以内”。在1994年10月18日菲国家地图和资源信息部及1994年11月18日 菲业余无线电协会向美国业余无线电协会出具的文件中,均确认“菲领土边界和主权是 由1898年12月10日巴黎条约第三款所规定,黄岩岛位于菲领土边界之外”。 陆地统治海洋是国际海洋法的基本原则。《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允许沿海国建立200 海里专属经济区,但沿海国无权因此而损害其他国的固有领土主权。以《联合国海洋法 公约》去改变领土主权归属的想法和做法是违反国际法、包括《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 宗旨和原则的。
黄岩岛四周为距水面0.5米到3米之间的环形礁盘,礁盘周缘长55公里, 面积150平方公里,礁盘外形呈等腰直角三角形,其内部形成一个面积为 130平方公里、水深为10~20米的潟湖。黄岩岛发育在3500米深的海盆上, 是深海平原上的一座巨大的海底山峰露出水面的部分。黄岩岛潟湖东南 端有一个宽400米的通道与外海相连,这条水道水深9~11米,宽360~400 米,中型渔船和小型舰艇可由此进入,从事渔业活动或者避风。 环礁四周有星罗棋布的礁块露出,礁块表面大小一般为1—4平方米。 以北、南两端的礁块最为密集,北端者称为北岩,南端者称为南岩。南 岩是在礁盘上露出海面的巨大的礁石之一,形似大石柱,上部面积约3平 方米,海拔1.8米。 站在岛上环顾四周,礁盘许多地方水深仅一、两米,好像是个浅滩。 但是如果从海里看,黄岩岛却是一座陡峭的高山。只要离开礁盘十公里, 就是3000米的深海。 每年四、五月和十、十一月,风平浪静的海水清澈、浅兰、透明, 水底彩色珊瑚在明朗的阳光下清晰可见,突起的礁盘四周形成了一道看 不见的环型水下屏障,海水冲击向上翻腾,拍出一线延绵十公里的白浪, 十分美丽。然而在六到九月的台风季节这里将会怎样就难讲了。 从地质构造上看,黄岩岛是中国大陆架的自然延伸。黄岩岛以东有 幽深的马尼拉海沟,海沟最深处水深5377米,是南中国海水深最深的地 区之一,马尼拉海沟是中国中沙群岛与菲律宾群岛的自然地理分界。
拉蒙-弗洛雷斯塔,基达帕万工商协会主席称,一批大约价值7亿菲 律宾比索的板烟香蕉已在中国的一些主要港口腐烂掉。之前,这批 香蕉被禁止入境,因为北京政府和菲律宾存在斯卡伯勒浅滩的领土 争端。 拉蒙告诉本报记者,“棉兰老岛的种植园主和农民敦促总统阿 基诺三世立即采取干预措施,快速解决领土争端。中国贸易商已经 停止向我们购买香蕉和菠萝。通过坚定的决议,这种僵局可以以外 交的方式解决。”
与西沙南沙岛礁密集不同,黄岩岛是周边数十万平方 公里海域内唯一露出水面的礁盘,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而且这个礁盘面积巨大,达到 150平方公里,超过了 南沙任何一个单独的礁盘,为南沙美济礁面积的3倍, 可以说中沙黄岩岛是”少而精“的岛礁。黄岩岛整个 礁盘浅水区(水深1米左右)面积广阔,开发建设十 分方便。礁盘口门宽大,经过疏浚深挖建设后可以进 出大型舰艇。由于有一圈完整的环礁阻挡,礁盘外风 浪无法进入泻湖,一直是渔船的避风良港。 黄岩岛的地理位置,对于中国神圣领土的完整性, 对于开发南海的经济,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黄岩岛的 战略位置同样对菲律宾至关重要,它离菲律宾首都马 尼拉仅300多公里,曾是驻菲美海军武器试验场。如 果说西沙扼守南中国海的西门、监控越南的话,那么 黄岩岛就扼守南中国海的东门、监控菲律宾。
“领海基线”的划法
据史料记载,1279年,元代著名天文学家郭守敬奉旨进行“四海测验”,在南海的 测量点就在黄岩岛。这说明,至少在元朝中国就已发现了黄岩岛。 1935年1月,中国政府由内政部、外交部、海军部和教育部等官方机构派员组成的水 陆地区审查委员会公布的南海诸岛132个岛礁沙滩中,黄岩岛以斯卡巴罗礁之名,并作为 中沙群岛的一部分列入了中国版图。1947年10月,民国政府核定和公布的南海诸岛新旧 名称对照表中,将斯卡巴罗礁改成为民主礁,列在中沙群岛范围内。1983年中国地名委 员会授权对外公布“我国南海诸岛部分地名”时,将黄岩岛作为标准名称,同时以民主 礁为副名。中国历代政府出版的官方地图均将黄岩岛标为中国领土。黄岩岛一直不间断 地在中国广东省、海南省的管辖下。中国政府关于南海诸岛主权公告和声明中均指出黄 岩岛领土主权属于中国。 二、中国一直对黄岩岛进行长期开发和利用 黄岩岛海域是我国渔民的传统捕鱼场所。自古以来,我国渔船就经常赴黄岩岛海域 进行渔业生产活动。中国国家统计局、国家地震局、国家海洋局等多次对黄岩岛及附近 水域进行科学考察。
上世纪90年代以前,国际社会对中国拥有黄岩岛主权[2]从未 提出任何异议,不存在对该岛的主权之争。 1992年以来,菲律宾前国家安全顾问戈勒斯声称黄岩岛 是菲律宾国土,挑起争端。 菲学者:黄岩岛确属中国 [3] 从1993年起,菲律宾对该岛进行勘测、考察和巡逻。 1997年,菲律宾海军毁坏了中国主权标志;当一艘载着中、 美、日三国无线电爱好者的中国船只抵该岛考察时,菲律宾竟 在外交场合称中国“企图占领黄岩岛”,还制定了作战原则以 维护其“主权”。1998年,菲律宾成立了包括舰艇部队、航 空分遣队和情报部队的专门机构。 1999年,菲军舰多次驱赶、撞沉中国渔船。并特意将淘 汰的军舰“BRP Benquet ”搁浅在黄岩岛(11月3日)上。中 国要求菲律宾拖走。作为总理朱镕基正式访问菲律宾的前提, 12月5日“BRP Benquet”被拖离了黄岩岛。2004年菲律宾又 将其置于南沙中业岛。
中国常规导弹潜艇南海巡视
依据1898年的《巴黎协议》、1900年的《华盛顿协议》、1930年的《英美条 约》,东经118°线为菲律宾领土的西部边界,而黄岩岛在此之外。1935年颁布的菲 律宾《宪法》和1961年的菲律宾《领海基线法》中菲律宾政府均重申了这一界线。 1990年代以前菲律宾出版的地图也未将黄岩岛列入其领土,国际社会(包括菲 律宾)对中国拥有黄岩岛主权从未提出任何异议。但当时黄岩岛处于美国的控制之 下。 2009年3月10日菲律宾总统阿罗约不顾中国的反对,正式签署“领海基线法”, 将中国的南沙部分岛礁和黄岩岛划入菲领土。据菲媒体报道,菲总统府文官长埃尔 米塔2009年3月11日宣布,尽管中国抗议并坚称对南沙群岛拥有主权,但阿罗约还是 于前一天签署了第9522号共和国法案,即“菲律宾领海基线法”。他告诉媒体, “领海基线法”并未特别宣称斯普拉特利群岛(指南沙群岛)和斯卡伯勒浅滩(指黄岩 岛)归属菲,因为菲对这两个岛屿的主权主张“已经在现存法律中得到体现”,“不 需要再在新签署的法案中得到体现了”。 埃尔米塔声称,该法案的通过符合《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并且“新的 法律并不是要扩张领土,只是要对领海基线进行技术上的调整”。 注意事项 目前中菲两国在岛上都没有永久设施或主权标志。中国主权标志于1997年被菲 军破坏。 截止到2008年,黄岩岛地区还是被菲律宾海军实际控制。旅游潜水(1998)和 业余无线电探险(1994,1995,1997 和2007)也是允许的,但会受到菲律宾海军 的监视。
黄岩岛[1]自古就是中国固有领土,中国最早发现、 命名黄岩岛,并将其列入中国版图,实施主权管 辖。黄岩岛是中国海南省南海中沙群岛中唯一露 出水面的岛屿。东距菲律宾苏比克湾约126海里。 四周为距水面半米到3米之间的环形礁盘。礁盘外 形呈等腰直角三角形。月湖东南端有一个宽400米 的通道与外海相连,中型渔船和小型舰艇可由此 进入,从事渔业活动或者避风。 黄岩岛东经120度以西,北纬20度以南,10度 以北,正好夹在2条纬线的正中间。北距广州600 海里,东距菲律宾苏比克湾约126海里。黄岩岛四 周为距水面半米到3米之间的环形礁盘。礁盘外形 呈等腰直角三角形,其内部形成一个面积为130平 方公里、水深为10—20米的湖。
黄岩岛位于东经117度51分、北纬15度07分,而手持 GPS在三个操作点实测的位置分别是东经117度47分 56秒、北纬15度05分55秒,东经117度48分02秒、北 纬15度05分56秒,以及东经117度49分09秒、北纬15 度05分55秒。多种不同数据的原因是,黄岩岛不是一 个点,而是一片方圆十来公里的区域。其中大部分为 礁,只有百十来块在涨潮时也能露出水面的岛石,少 数几块大个儿的十来平方米,小者如同倒扣的脸盆。 根据联合国的国际海事公约,无论涨潮落潮都是 干地者为岛,否则为礁。中国人自古称之为黄岩岛, 而美国人叫“Scarborugh Shoal”,其它西方人叫 “Scarborough”,翻译过来都是“斯卡巴洛礁 (Scarborough Reef)”,中国在四十年代也曾一 度改称为“民主礁”。从整体讲究竟该叫岛还是礁, 只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黄岩岛属于我国中沙群岛的组成部分,位于东经118°以西,与菲律宾隔海相望,是 我国东南沿海渔民的传统渔场。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121条,黄岩岛是在涨潮时 高于水面、自然形成的陆地区域,而不是终年隐藏于水底的沙洲或暗礁。从地质构造上 看,黄岩岛是中国大陆架的自然延伸,而不是一个游离的海岛。 中国对黄岩岛的领土主权拥有充分法理依据。 一、中国最早发现、命名黄岩岛,并将其列入中国版图,实施主权管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