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支模细则

高支模细则

A.0.4新建厂房工程监理实施细则(高支模工程)内容提要:高支模工程概况本工程特点、难点监理工作依据监理组织机构监理工作流程监理工作控制要点及目标值监理工作方法及措施工程监理机构(章):专业监理工程师:总监理工程师(签字、执业印章):日期: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监制高支模工程监理实施细则1 高支模工程概况工程概况:工程为框架结构,地上 3 层(局部5层)多层厂房。

一层层高8.8米。

该厂房使用功能为机械制造。

由吴江市华鹰喷织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工程建设地位于吴江区八坼镇。

本施工组织设计以车间、辅助用房为例进行说明;有关工程建筑及结构设计概况,本高支模工程概况:(如有多种支模形式应分别说明)本高支模工程概况一览表表2 本工程高支模工程的特点、难点本工程高支模分部工程设计、施工特点、难点:2.1.1模板支撑体系设计楼层框架柱、梁及顶板模板的支撑限位,主要通过搭设钢管满堂排架体系受力;排架形式:采用Φ48*钢管搭设排架,立杆采用扣件连接组成排架支撑体系;支撑立杆下垫15mm厚300mm×300mm木模,木模下为混凝土楼面,立杆离地0.2m以内设置纵横向水平拉杆,水平纵横拉杆设置步距1.5m,其中最上层兼做枋木搁置钢管,搁置钢管需加一个扣件抗滑移。

在梁底垂直于梁跨方向满布竖向剪刀撑,在竖向剪刀撑部位的顶部,扫地杆处及支架中部再加设一道水平剪刀撑;局部适当调整(只允许调小不允许调大)大梁底的横杆间距,以便于在大梁底另专设纵向剪刀撑,以增强整个支撑系统的刚度。

为保证整个钢管排架支撑系统的稳定,其它未注构造做法,水平拉杆、斜撑、斜道等按规范要求。

高支模支撑系统搭设过程中,纵横向的水平拉杆,在过楼层时拉杆要求周边顶撑在梁侧面,形成高支模的竖向限位;高支模外有外脚手当外脚手超出二步不具备连墙拉结时,高支排架与外脚手拉结,形成整体受力,当上层结构施工时,利用结构拉结点做好拉结,同时拆除高支模与外架临时增设的拉结。

2.1.2施工特点、难点1、本工程高支模部位面积较大。

2、本工程梁、板跨度较大,最大跨度为12米。

3、本工程梁截面较大,最大梁截面350×1100㎜,4、本工程支撑高度较高,最高部位为8.8米。

本工程高支模分部工程监理质量控制的重点:高支撑模板系统应采用钢支撑作立柱,不得使用竹木作立柱,不得使用严重锈蚀、变形、断裂、脱焊、螺栓松动的钢支撑材料搭设支撑。

高支撑模板系统的钢支撑的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规范》。

建设工程高支撑模板系统施工前应由施工单位编制专项技术方案。

技术方案必须经企业的技术和安全负责人审批、签字并加盖企业技术和安全部门的公章等。

3 高支模工程监理工作依据经审查合格的设计文件。

本工程施工合同、协议等资料。

本工程《监理规划》。

经批准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施工方案。

本工程适用的高支模工程相关现行法律法规、技术标准规范及图集。

其他依据:<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的施工监督管理导则>(建质[2009]254号).4 项目监理部组织机构项目监理部组织机构框图:(示意,框图中可添加人员姓名)图项目监理部组织机构框图5 高支模工程监理工作流程(用框图表示)提出砼浇筑申请砼浇筑高支模工程施工阶段监理程序:(示意)技术和安全部门的公章才能报专家论证,经专家论证后,报监理审核通过后方可实施。

高支模搭设阶段的监理工作程序:5.3.1.施工单位应明确高支撑模板系统施工现场安全责任人,负责施工过程的安全管理工作。

施工现场安全责任人应在高支模搭设、拆除和混凝土浇筑前向作业人员进行质量、安全、技术交底,并将书面交底记录交监理公司备案。

5.3.2.高支撑模板系统施工应按经审批的技术方案进行,技术方案未经原审批部门同意,任何人不得修改变更。

5.3.3.支模立柱基础必须坚固,按设计计算要求严格控制支架沉降量。

支架的压缩变形值或弹性挠度,不得超过相应的结构计算跨度的1/1000。

立柱的支承面是泥土地面时,应采取排水措施,并应在平整、夯实后加设满足承载力要求的垫块支承立柱。

5.3.4.支模分段或整体搭设安装完毕,经企业技术和安全负责人或其书面委托人主持分段或整体检查合格,报监理公司验收合格后方能进行钢筋安装。

5.3.5.高支模系统施工现场应搭设工作梯,作业人员不得从支撑系统爬上爬下。

5.3.6.支模搭设、拆除和混凝土浇筑期间,无关人员不得进入支模底下,并由安全员在现场监护。

浇筑混凝土的施工监理工作程序:混凝土浇筑时,施工单位应派安全员专职观察模板及其支撑系统的变形情况,发现异常现象时应立即暂停施工,迅速疏散人员,待排除险情并经施工单位安全责任人检查,报监理部同意后方可复工;监理部应指派监理工程师对高支撑模板系统施工技术方案的实施和各安全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应及时发出监理通知,通知施工单位限期整改;施工单位整改完毕后,将整改情况书面报送监理备案。

地基处理的监理工作程序:旁站监理土方回填情况,检查回填土的土质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规范的规定,夯实的机械和回填厚度、夯实遍数是否符合要求,确保回填土密实度达到设计要求.支架拆除的监理工作程序:5.6.1、拆除应按一定的顺序进行,一般是“后支的先拆,先支的后拆;先拆非承重部分,后拆承重部分,由上而下;先拆侧向支撑,后拆竖向支撑”。

拆除时不要用力过猛,拆下来的材料应整理好及时运走,做到工完场地清。

5.6.2、模板的拆除对结构混凝土表面、强度要求应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表4.5.2的规定。

其他程序或流程:(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增减、调整)预应力模板需在预应力张拉完后拆除.6 高支模工程监理工作控制要点及目标值根据施工组织设计文件、施工合同及相关标准的要求,本高支模工程质量目标确定为:合格,确保无安全事故。

本高支模工程的检验及主要验收内容如下:高支模工程检验及主要验收内容一览表表本高支模工程监理质量控制点。

材料、设备进场检查验收。

6.3.1 专业监理工程师对高支模工程所用进场材料和设备检查内容有:钢管,扣件,模板,预应力筋和锚具等。

6.3.2材料的见证取样:高支模方案设计要求。

6.4.1、水平杆设置沿支撑立柱高度设置纵横水平拉杆(连续拉通设置),第一道水平拉杆在离地面200mm处设置(纵下横上扫地杆);以上按每步1200~1600mm进行连续设置,梁底另行设置短钢管承重水平杆;水平杆搭接不应在同一平面上,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接头不应设置在同跨内;梁底另设一道水平承重杆,梁底水平承重杆与第二道水平杆间距不超过1500。

6.4.2、剪刀撑设置1)、竖向剪刀撑a、在模板支撑架外侧四周围均设置竖向连续式剪刀撑,剪刀撑宽度为4~6 m;b、为了便于实际操作,剪刀撑统一采用6000㎜钢管搭设。

纵向剪刀撑与楼面夹角成45°~60°沿高支架四周从低至顶连续布置;搭接处采用旋转扣件搭接,搭接长度不小于1000mm,并且搭接处扣件不少于三个,剪刀撑与立杆交接处用旋转扣件与立杆扣牢。

2)、水平剪刀撑在竖向剪刀撑部位的顶部(即梁底水平杆处)和扫地杆处设置水平剪刀撑,支模高度大于8 m时,在支架中部再加设一道水平剪刀撑;6.4.3、立杆支撑设置1)、450×1500㎜截面梁:梁底木枋设置3根,梁支撑立杆的横向间距1300mm,纵向间距800㎜。

为了安全起见,在梁底增设两道承重立杆,为增强支撑架稳定性,梁底承重立杆距梁边均为150mm,同时梁底立杆均采用双扣件连接,增加扣件抗滑移系数。

2)、120㎜厚楼板:枋木间距250mm,立杆的纵距800mm,立杆的横距800mm,能满足安全施工要求;为结合工程实际开间尺寸进行施工操作,立杆纵横间距统一按立杆布置图所示尺寸进行调整,严禁超过验算尺寸。

6.4.4、连墙件设置1)、连墙件应满足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的要求,水平间距为6~9m,竖向间距为2~3 m设置一个固定结点与建筑拉结;2)、连墙件采用钢管抱柱做法;连墙件与周边结构柱子拉结成一体;3)、连墙件设置在水平剪刀撑下,竖向间距与水平剪刀撑间距相同。

6.4.5、立杆下基础处理安装高支架体时下一层结构排架不允许拆除,特别注意的是安装高支架体时下两层结构排架不允许拆除,直至浇捣完成高支部分砼并达到设计强度75%以上方可拆除下层结构排架。

架体立杆下垫300mm宽方形15㎜厚木模板。

为了使高支模立杆与下层结构立杆受到较偏心力作用,应尽可能减小上下层立杆错位,施工时应两层立杆位置对比结合施工,如不能满足对应位置的,应在高支模支撑系统立杆下层结构对应位置增设立杆,以确保安全。

高支模施工专项方案审查的监理要点。

高支模的专项施工方案必须经施工单位技术和安全负责人审批签字并加盖企业技术和安全部门的公章才能报专家论证,经专家论证后,报监理审核通过后方可实施。

同时高支模施工专项方案的编制内容、必须符合住建部〔2009〕87号文的规定。

高支模搭设过程的监理工作要点。

支模立柱基础必须坚固,按设计计算要求严格控制支架沉降量。

支架的压缩变形值或弹性挠度,不得超过相应的结构计算跨度的1/1000。

立柱的支承面是泥土地面时,应采取排水措施,并应在平整、夯实后加设满足承载力要求的垫块支承立柱。

支模分段或整体搭设安装完毕,经企业技术和安全负责人或其书面委托人主持分段或整体检查合格,报监理公司验收合格后方能进行钢筋安装。

高支模系统施工现场应搭设工作梯,作业人员不得从支撑系统爬上爬下。

支架预压监理工作要点。

混凝土浇筑的监理工作要点。

检查砼的产品合格证及原材料检测报告,砼强度等级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检查混凝土的浇筑顺序和浇筑方法、振捣的密实度,浇筑砼时密切检测支顶架的沉降及变形,并按施工方案及时处理。

支架的拆除阶段监理要点。

拆除应按一定的顺序进行,一般是“后支的先拆,先支的后拆;先拆非承重部分,后拆承重部分,由上而下;先拆侧向支撑,后拆竖向支撑”。

拆除时不要用力过猛,拆下来的材料应整理好及时运走,做到工完场地清。

模板的拆除对结构混凝土表面、强度要求应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表4.5.2的规定。

7 高支模工程监理工作方法及措施审查内容:审查承包单位、分包单位的安全生产保证体系、质量保证体系是否建立、健全;审查承包单位报送的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按要求需专家论证的是否组织论证并按论证意见修改完善,并提出审查意见;审查施工单位报送的进场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的报告,审查地基处理后的检验报告、支架搭设后的自查报告、支架预压后的沉降观测报告和高支模拆除的申请报告等;重点要认真审查施工单位方案中的技术方案的可行性,内容的完整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