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上一章我们讲了机床夹具设计基础

上一章我们讲了机床夹具设计基础

主要孔
平面加工 平面加工
第五码位
辅助孔及 齿形加工
辅助孔及 齿形加工
辅助码位 第 第第第 六 七八九 码 码码码 位 位位位
尺 材毛加 坯工 形精
寸 料状度
辅助孔及 齿形加工
10
7. 2 零件分类编码系统
2.JLBM—1零件分类编码系统
名称类别矩阵码
第一位
第二位
粗分类
细分类
形状及加工码
第 第第 第 第第
❖ 教学难点:
成组技术的编码方法; CAPP方法。
2
7. 1 成组技术原理
7.1.1 成组技术的基本概念 所谓成组技术(Group Technology,简称
GT),就是用科学的方法将企业生产的多种产品、 部(组)件和零件,按照特定的相似性准则(分类 系统)分类归组,并按零件族的工艺要求配备相应 的工装设备,采用适当的布置形式组织成组加工, 从而实现产品设计、工艺制造和生产管理的合理化 和科学化,以达到扩大批量的目的。

三 四五 六 七八

位 位位 位 位位

辅助码
第第第第第 第
十 位
十 一 位
十 二 位
十 三 位
十 四 位
十 五 位
轮盘类
环套类 回 转 销杆轴类 类 零 齿轮类 件
异形件类
专用件类
非 杆条类 回 转 板块类 类 座架类 零 件 箱壳体类
盘盖 保护盖 法兰盖 离合器盖 分度盘 手轮 皮带轮 滚轮 活塞 其它
7
7. 2 零件分类编码系统
编码类型:
❖ 层式结构(单码):
层式结构的后一位码受前一位码制约,是对前一位码 进行更详细地说明。层式编码容量大,关系复杂。但 由于层式结构具有相对紧密性,能以有限个位数传递 大量有关零件信息。
❖ 链式结构(多码):
链式结构中每位码都具有独立含义,与前一位码无关。 链式编码容易掌握,容量较小,它可以方便地处理具 有特殊属性的零件。
外部形状 及加工
基功 本能 形要 状素
回转类零件
内部形状 平面 及加工 曲面加工


外 表

本能面 表
形要及 面 状素端

辅助加工
非孔 同成 轴形 线刻
线
非回转类零件
外部形状 及加工
主孔及 内部加工
辅助加工
总平 曲 外主 内

体面 面 形孔 部
形加 加 要加 加 状工 工 素工 工
助 孔 成 形
主要 尺寸
材毛 热直长精
坯 径
原 处或
始 宽

料状 理度度度
( ) 环套类等 细分类略
11
7. 2 零件分类编码系统
JLBM—1系统的结构基本上是和奥匹兹系统相同的, 只是为了弥补奥匹兹系统的不足。奥匹兹系统对零 件的描述比较粗糙,尤其是对零件的工艺特征的描 述尚显不足。JLBM—1系统把奥匹兹系统的形状加 工码加以扩充,把奥匹兹系统的零件类别码改为零 件功能名称码,把热处理标志从奥匹兹系统中的材 料热处理码中分离出来,主要尺寸码由原来的一个 环节扩大为两个环节。JLBM—1系统除了增加形状 加工的环节,比奥匹兹系统可以容纳较多的分类标 志外,它在系统的总体组成上,要比奥匹兹系统简 单,因而也容3
转 体
L/D≥3
零 L/D≤2有异形
件 L/D>2有异形
特殊的
非 A/B≤3
回 转
A/C≥4
A/B>3
体 A/B≤3
零 A/C<4
件 特殊的
第二码位 外表面形状
外表面形状
形状代码
第三码位 内回转表面加工
内部形状
第四码位 平面加工
平面加工
主要形状 主要形状 主要形状 主要形状
内外表面 形状
组 生 提高生产效率
产 减少生产周期
加 面 降低零件成本

貌 减少在制品等
6
7. 2 零件分类编码系统
7.2.1 零件编码的概念 编码:
用一串数字和拉丁字母甚至汉字来描述零件的 结构形状特征和工艺特征。
代表零件特征的每一个字符称为特征码,所有 特征码有规律的组合就是零件的编码。由于每一个 字符代表的是零件的一个特征,而不是一个具体的 参数,因此每种零件的编码并不一定是唯一的。
❖ 混合式结构:
大多数编码系统都采用混合式结构,而其中的某些码 位按层式结构。
8
表7—1 各国的主要成组技术分类系统
西德
OPITZ(切削、磨削、冲压件),STUTTGART,PITTLER,GILDEMEIS TER, ZAFOSPIES,PUSCHMAN
东德 前苏联 前捷克斯洛伐克 英国 挪威 瑞典 荷兰 前南斯拉夫
回顾
❖ 上一章我们讲了机床夹具设计基础,了解 了机床夹具的概念,知道了专用夹具的设计 方法、步骤及各种专用夹具的设计要点 。今 天我们开始学习第七章:
❖ 成组技术(GT)与计算机辅助工艺规程 设计(CAPP)
1
第7章 成组技术与CAPP
❖ 教学重点:
了解成组技术的概念; 了解零件编码的方法; 了解成组技术的常用组织形式; 了解CAPP的概念和CAPP方法。
美国
DDR(标准),WALTER,AUERSWALD MITROFANOV,LITMO,VPTI,NIITMASH,GUREVICH VUOSO,VUSTE,MALEK BRISCH,PERA,SALEORD,GAF(冲压件) TEKLA PGM MICLASS(TNO) IAMA CODE,PARTS—ANALOG,SAGT,ALLIS—CHAMERS,HOLE—CODE,BUCCS,
ASSEMBLY—PART—CODE,CINCLASS,DTH
日本
KC(﹣1、2),KK(﹣1、2、3),冲压件分类,铸件(分类)成本计算,丰田工机,东芝 机械,日立制作所等
9
7. 2 零件分类编码系统
7.2.2 编码系统简介 1.奥匹兹(Opitz)零件分类编码系统
第一码位 零件分类
L/D≤0.5
3
7. 1 成组技术原理
7.1.2 成组技术的基本原理
任何一种机器产品中的组成零件都可以分成三大类:
第一类(A类)专用件
第二类(B类)相似件
第三类(C类)标准件
成组技术主要针对的是B类相似件,因此,如
果能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就可将那些看似孤立的零
件按相似性原理划分为具有共性特征的一组,在加
工中以群体为基础集中对待,从而有可能将多品种
小批量生产转化为大批量的生产类型。利用零件的
相似性原理,将零件分类成组,这就是成组技术产
生的基本出发点。
4
7. 1 成组技术原理
三类零件产品中所占比例(%)
~
~ ~
标准件
相似件
专用件
5
7. 1 成组技术原理

结构形状


尺寸大小

成零组技材术料原、毛理坯 :

设备工装
工 艺

分 类 成 组
成改
变 提高加工质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