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比较宪法论文:浅谈我国宪法的实施
比较宪法论文:浅谈我国宪法的实施
般是指宪法委员会、宪法法院或立法机关等,不包括普通法院。 二.我国宪法实施的现状以及问题 有的学者认为宪法的适用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宪法适 用包括公民和国家机关对宪法的遵守和司法中的适用;而狭义 的宪法适用仅指宪法在司法活动中的适用。还有的学者把宪法 的适用分为两部分:一是对违宪案件的审查和处理,即宪法监 督或违宪审查;二是依据宪法来裁决其他的具体纠纷案件。虽然 我国宪法以其至上的法制地位和强大的法制力量,有力保 障了人民当家作主,有力促进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 设,有力推动了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进程,有力促进了人权事业 发展,有力维护了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对我国政 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
4
求还不完全适应,需要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党要依 法领导依法执政,模范地遵守宪法和法律,严格按照宪法和法 律办事,实现党和国家关系、党和社会关系的法治化、规范化和 程序化。
权威不是高高在上,而是根植于群众之中。我国宪法明确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依照法律规定, 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 管理社会事务,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制化,实施依 法治国。 ”因而要让广大人民群众真正了解宪法,自觉遵守宪法, 提高全民的宪法意识,使宪法的基本精神和主要内容家喻户晓, 深入人心。同时,要让人民群众懂得保障宪法实施是每一个公民 神圣的权利和必须履行的义务,学会运用宪法,以宪法为武器, 同违反和破坏宪法的现象和行为作斗争,使人民群众成为捍卫 宪法的坚不可摧的钢铁长城。国家公职人员是人民群众管理国 家事务的执行者,不断增强其宪法观念,全面提高权力与责任 的认识,提高其宪法意识,对依法治国和政治文明建设,具有 重要意义。要通过法制宣传教育,使国家公职人员真正做到情 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全面提高依法办事、依 法监督的能力,促进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各级领导干部在建 设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中承担着重要职责,就更应该带头学习 宪法,忠实地执行宪法,牢固树立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 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观念,自觉遵守宪法,维护宪法的权威。
浅谈我国宪法的实施
-----青河恒叶
现的活动和过程。宪法只有在实践中得到切实有效的实施,只 有为人民的权利提供切实有效的保障,才能具有真正的权威和 尊严。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首要任 务和基础性工作。 2012 年 12 月,在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 30 周年大会上, 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强调指出,宪法与国家 前途、人民命运息息相关。维护宪法权威,就是维护党和人民 共同意志的权威。捍卫宪法尊严,就是捍卫党和人民共同意志 的尊严。保证宪法实施,就是保证人民根本利益的实现。只要 我们切实尊重和有效实施宪法,人民当家作主就有保证,党和 国家事业就能顺利发展。我们要更加自觉地恪守宪法原则、弘 扬宪法精神、履行宪法使命。同时强调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 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我们要坚持不懈抓好宪法实施工作, 把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2、加强和改善党对宪法监督工作的领导。党在宪法监督中
法律效力,在宪法第 5 条中规定了“四个一切” ,并在第 62 条、 的领导地位和作用是由党在整个国家中的地位和作用决定的。 第 67 条中赋予了最高权力机关监督宪法实施的权力。我国的宪 法监督制度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宪政建设也取得了 一定成就。但在现实生活中,不同程度的违宪现象仍然存在, 宪法监督制度还存在许多不完备的地方。比如,无专任的宪法监 在我国,无论是建立宪法监督制度,还是加强宪法监督工作, 都离不开党的正确领导。共产党作为执政党要带头遵守宪法, 为其他团体组织和全国人民树立一个良好的“守法者”和“护 宪者”的形象。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与新显出了全面贯彻实施宪法的重要性、 现实性 与紧迫性。 一.宪法实施的基本内容 宪法实施是指宪法规范在现实生活中的贯彻落实,即将宪法 文字上的、抽象的权利义务关系转化为现实生活中生动的、具 体的权利义务关系,并进而将宪法规范所体现的人民意志转化
为具体社会关系中的人的行为。 宪法实施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1.宪法的遵守 宪法的遵守通常指一切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依 照宪法规定从事各种行为的活动。宪法的遵守是宪法实施最基 本的要求,也是宪法实施最基本的方式。宪法的遵守通常包括 两层含义:一是依据宪法享有并行使权力和权利;二是依据宪 法承担并履行义务。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 法律的特权。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 2.宪法的适用 宪法的适用通常指国家司法机关在司法活动中贯彻落实宪 法的活动。在我国法学界,对于宪法的适用有着不同的理解。 有的学者认为,宪法的适用是指特定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的 程序,具体运用宪法处理违宪案件的专门活动。这里的机关一
1、建立专职的宪法监督机关,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最高国家
权力机关的宪法监督职能。我国最高权力机关具有立法机关和
重要职责,要规范政府行为,切实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监督审查机关双重身份,将陷入了一个不可自拔的矛盾——自 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保证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 要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健全法律体系,并狠抓落实,切实做 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 第二、完善宪法的监督保障体制。 宪法监督制度最早源于美国。1803 年,美国联邦最高法院 在审理马伯里诉麦迪逊案件时,首席大法官马歇尔的判决开创 了由联邦最高法院对国会制定的法律是否违宪进行审查的先 例,从而确立了由司法机关进行合宪性审查的制度。我国现行 宪法也有规定宪法监督制度,由宪法自身规定:宪法具有最高 己审查自己,自己监督自己,自己是自己的检察官,也是自己 的法官,其逻辑推论将是权力机关的立法是合宪的,否则它不 会制定这种立法;而一旦立法通过后,立法机关就不会再去怀 疑它的合宪性,否则就是自己怀疑自己,自己否定自己。因此, 权力机关应当肩负起宪法赋予的神圣职责,依法行使立法监督 权, 建立一个行之有效的专任宪法监督机构, 名称可以定为 “宪 法法院”或“宪法委员会” ,它是由全国人大产生,对全国人大 常委会直接负责的与最高法院平行并列的专门机构。
主要表现在:一是在相当一部分群众甚至一些领导干部中, 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 宪政意识和宪法观念十分淡薄,宪法权威没有真正树立起来;一 些不符合宪法或违宪事件时有发生,如在起草、制定规范性文 件过程中,违反宪法的有关规定;少数地方机关不按宪法规定任 免国家工作人员;有的执法部门和人员在履行职务过程中,侵犯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个别领导干部甚至以言代法,以权压 法,损害了宪法的权威。二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没有得到全面 法、全民守法进程。把国家各项事业和各项工作纳入法制轨道, 实行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维护社会公 平正义,实现国家和社会生活制度化、法制化。全国人大及其 常委会要加强重点领域立法,拓展人民有序参与立法途径,通 过完备的法律推动宪法实施,保证宪法确立的制度和原则得到 落实。国务院和有立法权的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要抓紧制定和
3、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违宪审查制度。违宪审查是指特定
的国家机关对某项立法或某种行为是否合宪所进行的具有法律 意义的审查和处理。这一制度的主要目的是制裁并处罚违宪行 为,尤其是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制定的违宪法律和法律性文件 的行为,以期达成制约国家权力,保障公民权利,保证宪法的 有效实施,并维护宪法的最高权威。 “违宪审查制度乃是宪法保 障制度中的一个主要的,最具有实效性的机制” 。同时,我国选 用何种违宪审查模式,应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还要充分的考 虑现有法律资源的合理配置,不可全盘摈弃我国现有的违宪审 查方式而全盘西化,以免造成资源浪费。 第三,加强法制宣传,牢固树立宪法观念 大力开展宪法学习宣传活动,努力增强全民的宪法意识和 法制观念,牢固树立宪法意识。维护宪法的权威,基础是全体 公民,关键是国家公职人员,重点是各级领导。我国宪法代表
摘要: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最高 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 定性、长期性,对于维护政治稳定、保障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 的作用,是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最有效的法律工具。宪法是依 法治国的基础和依据。依法治国的根本和核心是依宪治国,而 维护宪法的尊严和根本法地位,关键在于宪法的全面有效实施。 宪法的实施是指宪法在国家生活、社会生活中贯彻和实现的活 动和过程。宪法的生命力在于实施。宪法只有在实践中得到切 实有效的实施,只有为人民的权利提供切实有效的保障,才能 具有真正的权威和尊严。 关键词:宪法;宪法的实施;宪法的监督;违宪审查制度 正文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最高的 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 性、长期性,对于维护政治稳定、保障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的 作用,是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最有效的法律工具。但宪法的力 量不在于其崇高的地位,而在于有效实施。宪法的生命力在于 实施。宪法的实施是指宪法在国家生活、社会生活中贯彻和实
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宪法能否被司法机关作为审判活动的依 据,学术界尚未达成共识,但宪法具有的一般法律属性,以及 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司法实践表明,宪法适用不仅是宪法实施的 重要途径,而且也是法治国家加强宪政建设、树立宪法权威的 重要内容。 3.宪法的监督 宪法监督是“宪法实施的监督保障制度”的简称。宪法实施 的监督保障制度是保证宪法正确实施而对违反宪法的行为进行 监督的制度。它是维护宪法权威和尊严的一项重要制度,是现 代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宪法监督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 义的宪法监督是指国家为了监控、督促宪法实施而建立的各项 制度的总称,包括特定国家机关的监督和各种社会力量如政党、 舆论、公民等的监督;狭义的宪法监督是指特定的国家机关依 照法定的程序审理违宪事件的制度即“违宪审查制度” 。
2
尽管我国在宪法的实施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仍然存在 着许多的问题亟待解决,保证宪法实施的监督机制和具体制度 还不健全,缺乏专门的宪法监督机关和监督程序,监督方式单 一,以及违宪制裁措施的制裁性或惩罚性不过强使得宪法监督 缺乏应有的严肃性和强制性,降低了宪法监督的权威;有法不 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现象在一些地方和部门依然存在;关 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执法司法问题还比较突出;一些公职人 员滥用职权、失职渎职、执法犯法甚至徇私枉法严重损害国家 法制权威;公民包括一些领导干部的宪法意识还有待进一步提 高,宪法的权威还没有完全的树立起来,尊重宪法维护宪法还 没有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我们在决策以及解决社会矛盾时, 缺乏通过宪法途径解决问题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在化解矛盾的 方式上也没有完全形成在法制轨道内解决矛盾冲突的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