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雷检测应知应会 100 题一、填空题1.2、SPD 绝缘电阻测试合格标准是不小于。
34、等电位连接的过渡电阻测试采用空载电压量,过渡电阻一般不应大于5、防雷建筑物的分类是根据其重要性、发生雷电事故的可能性和后果,按防雷要求分为三类。
6789、当在线路上多处安装 SPD 与限压型 SPD 之间的线路长度不宜小于 10m,若小于 10m 应加装退耦元件。
之间的线路长度不宜小于 5m。
10、防雷接地与交流工作接地、直流工作接地、安全保护接地共用一组接地装置时,接地装确定。
1112、雷电电磁脉冲屏蔽材料宜选用钢材或铜材。
选用板材时,其厚度宜13入原始记录表。
14击。
15间隔时间为16、当户外采用非屏蔽电缆时,从人孔井或手孔井到机房的引入线应穿钢管埋地引入,埋地长度 l 可按公式计算,但不宜小于 15m。
17、安装在电路上的 SPD,其前端宜有后备保护装置。
1819202,室外进、出21、信号线路浪涌保护器接地端宜采用截面积不小于2的铜芯导线与设备机房等电位连接网络连接,接地线应短直。
22、电子信息系统与防雷引下线最小平行净距,最小交叉净距。
2324、具有0区或20区爆炸危险场所的建筑物为第一类防雷建筑物。
25、预计雷击次数大于/a 的部、省级办公建筑物和其他重要或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物以及火灾危险场所为第二类防雷建筑物。
26、具有 2 区或 222728对称布置,其间距沿周长计算不宜大于下线,应在跨距两端设引下线并减小其他引下线的间距,专设引下线的平均间距不应大于29接收天线及低压架空线等。
30不锈钢、热镀锌钢、钛和铜板的厚度不应小于锌板的厚度不应小于31、用滚球法计算避雷针保护范围时,其滚球半径,一类建筑物为二类建筑物为三类建筑物为一类建筑物避雷网格二类建筑物避雷网格三类建筑物避雷网格3233、独立接闪杆的杆塔、架空接闪线的端部和架空接闪网的各支架处应至少设34、引下线距地面的在易受机械损坏的地方,地上的至地下3536、国家级计算中心、国际通讯枢纽等对国民经济有重要意义且装有大量电子设备的建筑防雷建筑物;预计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 0.05 次/a防雷建筑物。
3738、除第一类防雷建筑物外,金属屋面的建筑物宜利用其作为接闪器,但金属板下面有易燃物品时,其厚度,铁板不应小于39、当一类防雷建筑物太高或其他原因难以装设独立接闪杆(带,网)时,其防直击雷的接地装置应48di/dt 分别为以后雷击的雷电流幅值分别为 di/dt 分别为40、二、选择题1、人工接地体可分为人工。
(A)A.垂直接地体B.水平接地体C.离子接地棒D.接地模块。
2、安装在低压配电系统中的电涌保护器,其作用是。
(A)A. 限制瞬态过电压B.分泄电涌电流C. 电磁屏蔽D. 防雷电电磁脉冲3、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分为首次检测和定期检测。
(A)A. 首次检测和定期检测B. 首次检测和年度检测C.定期检测和验收检测D 定期检测和竣工检测4、防雷区的划分的意义为:(A)A.可以计算出LPZ内空间雷电电磁脉冲的强度,以确认是否需要采取进一步的屏蔽措施或设备的摆放位置;B.确定等电位连接的位置;C.确定等电位连接导体的最小截面;D.确定SPD的选型;5、当树木在第一类防雷建筑物接闪器保护范围外时,应检查第一类防雷建筑物与树木之间的净距,其净距应大于 m。
(A)A 5B 4C 3D 计算后确定6、除第一类防雷建筑物独立接闪杆和架空接闪线(网)的接地装置有独立接地要求外,其他建筑物应利用建筑物内的等与外部防雷装置连接构成共用接地系统。
(ABCD)A.金属支撑物B.金属框架或钢筋混凝土的钢筋等自然构件C.金属管道D.低压配电系统的保护线(PE)7、对于电子设备等电位连接的检测,应测量以 UPS 及电池柜金属外壳、电子设备的金属外壳、机房内消防设施、其他配套设施金属外壳、线缆的金属屏蔽层、金属线槽位、防静电地板支架、金属门窗等各类金属体与等电位连接带(或等电位端子板)之间的电气连接情况:(ABCD)A. 配电柜(盘)内部的 PE 排及外露金属导体;B.设备机架、金属操作台;C.光缆屏蔽层和金属加强筋;D.机房内的金属暖气及管道。
8、防雷装置检测作业应。
(ABCD)A.具备保障检测人员和设备的安全防护措施;B.雷雨天应停止检测;C.攀高危险作业应遵守攀高作业安全守则;D.检测仪表、工具等不能放置在高处,防止坠落伤人。
9、在现场将各项检测结果如实记入原始记录表,原始记录表应有签名。
(ABC)A.检测人员B.校核人员C. 现场负责人D. 领班。
10、编制的检测报告在经检测员和校核员签字确认,签发,并应加盖检测单位检测专用章后方可送出。
(D)A. 现场负责人B. 现场现场数据记录人C. 检测报告编制人D. 技术负责人11、在 LPZ0A 或 LPZ0B 区与 LPZ1 区交界处应设置总等电位接地端子板,总等电位连接端子板与接地装置的连接不应少于处?(C)A .4 B. 3 C.2 D. 112、设备与机房等电位连接网络之间连接导体的最小截面积为平方毫米?(D)A. 50B. 25C. 16D. 613、电子信息系统设备由 TN 交流配电系统供电时,从建筑物内总配电柜(箱)开始引出的配电线路必须采用系统的接地形式。
(B)A .TT B. TN-S C .TN-C D. TN-C-S14、电源线路浪涌保护器在各个位置安装时,浪涌保护器的连接导线应短直,其总长度不宜大于。
(A)A.0.5mB.1mC.5mD.10m15、需要保护的电子信息设备的耐冲击电压类别为 I 类,其耐冲击电压额定值 Uw 为(A)A. 1.5 kvB. 2.5 kvC. 4 kvD. 6 kv16、天津地区年雷暴日为 28.4 天左右,所以天津地区属(B)A. 少雷区B. 中雷区C. 多雷区 D .强雷区17、各级浪涌保护器应能承受在安装点上预计的放电电流,其有效保护水平 Up/f 值应小于相应类别设备的。
(A)A.UwB.U0C.UpD.Uc18、中型计算中心、银行支行、雷达站的电子信息系统的雷电防护等级为。
(B)A. A 级B. B 级C. C 级D. D 级19、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应根据需要保护的设备数量、类型、重要性、耐冲击电压额定值及所要求的电磁场环境等情况选择雷电电磁脉冲的防护措施有。
(ABCD)A等电位连接和接地B电磁屏蔽C合理布线D能量配合的浪涌保护器20、钢质接地体应采用焊接连接,其搭接长度应符合规定。
(ABCD)A 扁钢与扁钢(角钢)搭接长度为扁钢宽度的 2 倍,不少于三面施焊。
B 圆钢与圆钢搭接长度为圆钢直径的 6 倍,双面施焊。
C圆钢与扁钢搭接长度为圆钢直径的 6 倍,双面施焊。
D扁钢和圆钢与钢管、角钢互相焊接时,除应在接触部位双面施焊外,还应增加圆钢搭接件;圆钢搭接件在水平、垂直方向的焊接长度各为圆钢直径的 6 倍,双面施焊。
21、采用角钢埋于土壤中作人工接地体,应采取的防腐措施是。
(C)A、镀铜B、镀镍C、镀锌D、镀铬22、如图所示的游标卡尺的读数是?(B)A、14.50mmB、14.45mmC、14.58mmD、14.60mm23、采用多根引下线时,宜在各引下线上距地面米之间装设断接卡。
(C)A、0.5-2.0B、0.4-1.8C、0.3-1.8D、0.2-1.524、大气中的雷电,对人类危害最大的是哪一类(D)A、云内闪电B、云际闪电C、云空闪电D、云地闪电25、我国建筑物防雷规范 GB50057-2010 中,地面落雷密度 Ng 的计算公式为(A)A、Ng=0.024Td1.3 B、Ng=0.015 C、Ng=0.01Td D、 Ng=0.04Td1.526、在检查配电柜内电源电涌保护器电源侧是否带电时,可使用。
(B)A、万用表B、SPD 测试仪C、绝缘电阻测试仪D、兆欧表27、敷设于土壤中的接地体连接到混凝土基础内起基础接地作用的钢筋或钢材的情况下,土壤中的接地体宜采用或镀铜或不锈钢导体。
(A)A、铜材B、钢材C、非金属D、离子接地棒28、依据我国国家标准,在第一、二、三类建筑物中当高度分别超过 m 时,应采取防侧击的措施。
(C)A:20、30、45 B:25、40、55 C:30、45、6029、用滚球法确定装置的保护范围,需要了解数据。
(ABCD)A.建筑物的防雷类别B.防雷装置的高度C.被保护物的高度D.被保护物至防雷装置的水平距离30、对第二类和第三类防雷建筑物,在没有得到接闪器保护的屋顶孤立金属物的尺寸不超过以下列数值时,可不要求附加的保护措施:(BC)A、高出屋顶平面不超过 0.5 mB、上层表面总面积不超过 1.0 m2C、上层表面的长度不超过 2.0m D 、上层表面的长度不超过 1.0m。
三、判断题1.为接地需要而埋设的接地体为自然接地体。
×2.电涌保护器的电压保护水平值等于所测量的限制电压值。
×3.首次检测分为新建、改建、扩建建筑物防雷装置施工过程中的检测和投入使用后建筑物防雷装置的第一次检测。
√4.定期检测是按规定周期进行的检测。
√5.当检查接闪带时,其横截面积小于标称值的 1/3 及以上时,应判断为锈蚀严重。
√6.首次检测接闪器时,应用测高仪(或经纬仪)、卷尺、直尺、卡尺等测量接闪器的材料规格、高度、支架高度、支架间距。
√7.除低层和多层建筑物外,其他建筑物不应利用女儿墙内钢筋做为暗敷接闪器。
√8.引下线的布置一般采用明敷、暗敷或利用建筑物内主钢筋或其它金属构件敷设。
√9.专设引下线可沿建筑物最易受雷击的屋角外墙明敷,建筑艺术要求较高者可暗敷。
√10.第一类防雷建筑物的独立接闪杆的杆塔、架空接闪线的端部和架空接闪网的各支柱处应至少设二根引下线,与各自的接地装置连接。
×11.首次检测时,应用卷尺测量每相邻两根专设引下线之间的距离,记录专设引下线布置的总根数,每根专设引下线为一个检测点,按顺序编号检测。
√12.检测每根专设引下线与接闪器的电气连接性能,其过渡电阻不应大于 0.2Ω。
√13.采用仪器测量专设引下线接地端与接地体的电气连接性能,其过渡电阻应不大于 0.2Ω。
√14.每次接地电阻测量宜固定在同一位置,采用同一型号仪器,采用同一种方法测量。
√15. SPD 的绝缘电阻测试仅对 SPD 所有接线端与 SPD 壳体间进行测量,且应正负极性各测试一次。
×16.检测土壤电阻率和接地电阻值宜在非雨天和土壤未冻结时进行。
现场环境条件应能保证正常检测。
√17.应使用在检定合格有效期内的检测仪器。
√18.检测时,接地电阻测试仪的接地引线和其他导线应避开高、低压供电线路。
√19.现场检测时,应严格遵守受检单位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
√20.设置的接闪杆越高,对附近卫星天线及机房设备的防雷保护越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