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现代数学之父-华罗庚

中国现代数学之父-华罗庚



初中文凭打天下
• ,当初初中毕业考入上海中华职业学校,正奋发前进时,家里 遭了火灾。华罗庚的父亲叫华瑞栋(字祥发),人称“华老 祥”。华老祥13岁当学徒,学做生意,非常精明能干,后来自 己开小店,规模渐大,扩展到几间门面,却不幸遭了火灾,烧 个干净。他收拾残局,在金坛“清河桥”东侧开了个号为“乾 生泰”的小店,主要是代卖棉花,从中拿点佣金,顺便卖点棉 线、火柴、蜡烛、香烟之类日用杂货。 • 这场大火烧掉了华老祥的生意场,也破灭了华罗庚的求学梦。 华罗庚辍学回家后,成天在那间小店里协助父亲忙进忙出。已 经爱上数学的他告诫自己:“绝不能这样沉沦下去!”于是, 他一边做生意,一边学数学,白天数铜钱,晚上算习题,抱着 王老师留下的几本数学书,入迷如痴,有时怠慢了顾客,有时 忘记了记账、收钱。有一次他终于把父亲惹火了,老头子把那 一大堆演算稿和书籍撕的撕、烧的烧,急得华罗庚抱着破书和 残稿满屋子团团转。
中国现代数学之父
华罗庚的个人简介
• 华罗庚(1910.11.12—1985.6.12),汉族,江苏 省常州市金坛市人,世界著名数学家,中国 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他 是中国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典型群、自 守函数论与多元复变函数论等多方面研究的 创始人和开拓者,也是中国在世界上最有影 响的数学家之一,被列为芝加哥科学技术博 物馆中当今世界88位数学伟人之一。国际上 以华氏命名的数学科研成果有“华氏定理”、 “怀依—华不等式”、“华氏不等式”、 “普劳威尔—加当华定理”、“华氏算子”、 “华—王方法”等。美国著名数学史家贝特 曼称:“华罗庚是中国的爱因斯坦,足够成 为全世界所有著名科学院的院士”。1985年6 月12日,因心脏病突然发作,于日本东京病 逝。
谢谢观看!
华罗庚的学生————陈景润
• 那是在北京召开数学研究会的时候。 • 有一天,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收到了一位普通中学青 年教师的来信。 • 信的大意是:我读了你写的《堆垒素数论》,觉得这 本书写得很好。可是经过反复核算,发现有一个问题 的计算错了。这好比是在明珠上蒙上了一粒微尘,希 望您能更正。 • 华罗庚读完信,翻开书来看,再一算,果然有错,他 赞不绝口:“真是太好了,他的意思完全正确,他很 有才华。” • 华罗庚在数学研究会上宣读了这封信,写信的青年也 被邀请来参加会议。这个青年就是陈景润,后来他也 成了一个有名的数学家。 • 就这样,华罗庚从自己的错误中发现了一个难得的人 才。
华罗庚进入清华大学
• 1930 年的一天,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熊庆来,坐在办公室里看一本 《科学》杂志。看着看着,不禁拍案叫绝:“这个华罗庚是哪国留学 生?”周围的人摇摇头,“他是在哪个大学教书的?”人们面面相觑。 最后还是一位江苏籍的教员想了好一会儿,才慢吞吞地说:“我弟弟 有个同乡叫华罗庚,他哪里教过什么大学啊!他只念过初中,听说是 在金坛中学当事务员。” • • 熊庆来惊奇不已,一个初中毕业的人,能写出这样高深的数学论文, 必是奇才。他当即做出决定,将华罗庚请到清华大学来。 从此,华罗庚就成为清华大学数学系助理员。在这里,他如鱼得水, 每天都游弋在数学的海洋里,只给自己留下五、六个小时的睡眠时间。 说起来让人很难相信,华罗庚甚至养成了熄灯之后,也能看书的习惯。 他当然没有什么特异功能,只是头脑中一种逻辑思维活动。他在灯下 拿来一本书,看着题目思考一会儿,然后熄灯躺在床上,闭目静思, 开始在头脑中做题。碰到难处,再翻身下床,打开书看一会儿。就这 样,一本需要十天半个月才能看完的书,他一夜两夜就看完了。华罗 庚被人们看成是不寻常的助理员。 第二年,他的论文开始在国外著名的数学杂志陆续发表。清华大学破 了先例,决定把只有初中学历的华罗庚提升为助教。
教育家————华罗庚
• 华罗庚还是一位数学教育家,他培养了 像王元、陈景润、杨乐等一大批卓越的 数学家。 • 为培养青年一代,他还为中学生编写了 一些课外读物。 • 华罗庚以一种热爱科学、勤奋学习,不 求名利的精神,献身于他所爱的数学研 究事业。他抛弃了世人所热爱的金钱名 利地位。最终,他的事业成功了 !
青年时期的华罗庚
华罗庚的贡献
工 作 中 的 华 罗著:《堆垒素数论》、 《指数和的估价及其在数论中的应用》、《多复变函 数论中的典型域的调和分析》、《数论导引》、《典 型群》(与万哲先合著)、《从单位圆谈起》、《数 论在近似分析中的应用》(与王元合著)、《二阶两 个自变数两个未知函数的常系数线性偏微分方程组》 (与他人合著)、《优选学》及《计划经济范围最优 化的数学理论》,其中八部为国外翻译出版,已列入 20世纪数学的经典著作之列。 此外,还有学术论文150 余篇,科普作品《优选法评话及其补充》、《统筹法 评话及补充》等,辑为《华罗庚科普著作选集》。 • 他是当代自学成才的科学巨匠、蜚声中外的数学家; 他写的课外读物曾是中学生们打开数学殿堂的神奇钥 匙;在中国的广袤大地上,到处都留有他推广优选法 与统筹法的艰辛足迹……
数学家华罗庚的小故事
• 有一次,他被叫去看卖棉花的铺子,这时有个妇女去买棉花,华罗庚 正在演算一个数学题,那个妇女问:“一包棉花多少钱?”然而勤学 的华罗庚却没有听见,就把算的答案答了一遍,那个妇女尖叫起来: “怎么这么贵?”这时的华罗庚才知道有人来买棉花,就说了价格, 那妇女便买下一包棉花走了。华罗庚正想坐下来继续演算时,才发现 刚才算题目的草纸被妇女带走了。 这下可急坏了华罗庚,于是,他便 不顾一切地去追,一个黄包车师傅见了,便让他坐车追,后来终于追 上了,华罗庚不好意思地说:“阿姨,请,请把草纸还给我。”那妇 女生气地说:“这可是我花钱买的,可不是你送的。”华罗庚急坏了, 于是他说:“要不这样吧!我花钱把它买下来。”正在华罗庚伸手掏 钱之时,那妇女好像是被这孩子感动了,不仅没要钱,还把草纸还给 了华罗庚。 这时的华罗庚才微微舒了口气,回家后,又演算起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