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编号:LX-FS-A55388 几种常见职业病防治知识
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plan the important work to be done in the future, and require the personnel to jointly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or
activity reaches the specified standard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几种常见职业病防治知识
使用说明:本安全管理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安全相关工作进行具有统筹性,导向性的规划,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
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一、尘肺热点问答
云南返乡农民工尘肺病事件,为我们再次敲响了尘肺危害劳动者健康的警钟。
尘肺病是我国最主要的职业病,不仅患病人数多,而且危害大,是造成劳动者劳动能力降低、致残和影响寿命的疾病,也是国家规定的赔偿性职业病。
希望通过这期内容,使大家进一步了解尘肺病的相关知识,以便预防和控制尘肺病的发生。
1、什么是尘肺病?
尘肺病是由于在生产活动中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引起的以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
肺
纤维化就是肺间质的纤维组织过度增长,进而破坏正常肺组织,使肺的弹性降低,影响肺的正常呼吸功能。
2、我国法定的尘肺病有哪些?
尘肺病是对生产性粉尘引起的肺纤维化疾病的统称,我国法定职业病目录中包括矽肺、煤工尘肺、电墨尘肺、碳墨尘肺、石棉肺、滑石尘肺、水泥尘肺、云母尘肺、陶工尘肺、铝尘肺、电焊工尘肺、铸工尘肺以及根据《尘肺病诊断标准》和《尘肺病理诊断标准》可以诊断的其他尘肺等十三种。
3、尘肺病有哪些临床表现?
尘肺病无特异的临床表现,其临床表现多与合并症有关。
尘肺病早期矽肺没有明显自觉症状,或者只有很轻微的自觉症状,往往是通过职业健康检查时才会发现。
但随着疾病的进展,特别是晚期的矽肺病人,就会出现或轻或重以呼吸系统为主的自觉症状。
病人常见的首发症状是气短。
病情较轻的,往往在从事重体力劳动或爬山时感到气短,稍微休息一会儿,就能好转。
再严重一点的,做一些轻体力劳动,走上坡路或上楼梯时有明显气短。
病情严重或有并发症时,由于呼吸和循环功能受到明显损害,会出现胸闷、气短,咳嗽、咳痰,胸痛、呼吸困难,还可以有咯血、无力、消瘦、失眠、食欲减退等。
如果有发热,肝大和浮肿,则可能并发了别的疾病。
4、如何预防尘肺病?
尘肺病预防的关键在于最大限度防止有害粉尘的吸入,只要措施得当,尘肺病是完全可以预防的。
那么,有哪些预防措施呢?我国针对防尘降尘制定了
“革、水、密、风、护、管、教、查”八字方针,大致内容可分为两个方面:
⑴技术措施
用工程技术措施消除或降低粉尘危害,是预防尘肺病最根本的措施。
⑵卫生保健措施
①接尘工人健康监护:包括上岗前体检、岗中的定期健康检查和离岗时体检,对于接尘工龄较长的工人还要按规定做离岗后的随访检查。
②个人防护和个人卫生:佩戴防尘护具,如防尘安全帽、防尘口罩、送风头盔、送风口罩等,讲究个人卫生,勤换工作服,勤洗澡。
5、哪些行业及工种易患尘肺病?
(1)矿山开采:各种金属矿山的开采,煤矿的掘进和采煤以及其它金属矿山的开采,是产生尘肺的主
要作业环境,主要作业工种是凿岩、爆破、支柱、运输;
(2)金属冶炼:含金属矿石的粉碎、筛分和运输;
(3)机械制造业:铸造配砂、造型,铸件的清砂、喷砂以及电焊作业;
(4)建材行业:如耐火材料、玻璃、水泥、石料生产中的开采、破碎、碾磨、筛选、拌料等;石棉的开采、运输和纺织;
(5)公路、铁路、水利建设中的开凿隧道、爆破等。
6、如何选用防尘口罩(面罩),多长时间需要更换?
防尘口罩的选用要注意三点:第一是口罩要能有效的阻止粉尘进入呼吸道。
一个有效的防尘口罩必须
是能防止微细粉尘,尤其是对5 微米以下的呼粉尘进入呼吸道,也就是必须是国家认可的“防尘口罩”。
必须指出的是一般的纱布口罩是没有防尘作用的。
第二是适合性,就是口罩要和脸型相适应,最大限度的保证空气不会从口罩和面部的缝隙不经过口罩的过滤进入呼吸道,要按使用说明正确佩戴。
第三是佩戴舒适,主要是又要能有效的阻止粉尘,又要使戴上口罩后呼吸不费力,重量要轻,佩带卫生,保养方便。
防尘口罩戴的时间长了就会降低或失去防尘效果,因此必须定期按照口罩使用说明更换。
使用中要防止挤压变形、污染进水,仔细保养。
7、怀疑自己可能得了尘肺病,该到哪里去诊断、就医?
怀疑自己得了尘肺病,应先到原工作单位取得职业史相关证明材料,再到单位所在地或者本人居住地
依法承担职业病诊断的医疗卫生机构进行职业病诊断,该医疗卫生机构应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批准。
具体可以向当地卫生部门进行咨询。
8、得了尘肺病怎么办?
尘肺病的纤维化是不可逆的病变,目前还没有一种根治的办法。
因此,已经诊断为尘肺病者,首先要立即调离粉尘作业,适当安排好工作或休养;其二,开展健身疗法,坚持体育锻炼、加强营养,以提高身体抵抗力;其三,重视心理治疗,帮助病人消除恐惧心理及麻痹大意思想;四是积极治疗合并症与并发症。
二、电焊工的职业危害与防护
在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电焊作业几乎涉及到所有的工业领域,电焊工的数量急剧上升,电焊中的职业危害也日趋突出。
特种作业的电焊,其主要职业危害是粉尘、有毒气体、高温、电弧光、高频电磁
场等。
一、电焊作业中的主要危害:
1、金属烟尘的危害,电焊烟尘的成分因使用焊条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焊条由焊芯和药皮组成。
焊芯除含有大量的铁外,还有碳、锰、硅、铬、镍、硫和磷等;药皮内材料主要由大理石、荧石、金红石、纯咸、水玻璃、锰铁等组成。
焊接时,电弧放电产生4000℃一6000℃高温,在熔化焊条和焊件的同时,产生了大量的烟尘,其成分主要为氧化铁、氧化锰、二氧化硅、硅酸盐等,烟尘粒弥漫于作业环境中,极易被吸入肺内。
长期吸入则会造成肺组织纤维性病变,即称为电焊工尘肺,而且常伴随锰中毒、氟中毒和金属烟雾热等并发病。
2、有毒气体的危害,在焊接电弧所产生的高温和强紫外线作用下,弧区周围会产生大量的有毒气体,
如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等。
3、电弧光辐射的危害,焊接产生的电弧光主要包括红外线、可见光和紫外线。
其中紫外线主要通过光化学作用对人体产生危害,它损伤眼睛及裸露的皮肤,引起角膜结膜炎(电光性眼炎)和皮肤胆红斑症。
二、电焊作业职业危害的防护:为了降低电焊工的职业危害,必须采取一系列有效的防治措施。
1、提高焊接技术,改进焊接工艺和材料。
通过提高焊接技术,使焊接操作实现机械化、自动化、人与焊接环境相隔离,从根本上消除电焊作业对人体的危害。
由于电焊产生的危害大多与焊条药皮成份有关,所以通过改进焊条材料,选择无毒或低毒的电焊条,也是降低焊接危害的有效措施之一。
2、改善作业场所的通风状况.通风方式可分为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其中机械通风是依靠风机产生的
压力来换气,除尘、排毒效果较好,因而在自然通风较差的室内,封闭的容器内进行焊接时,必须有机械通风措施。
3、加强个人防护措施.加强个人防护,可以防止焊接时产生的有毒气体和粉尘的危害。
作业人员必须使用相应的防护眼镜、面罩、口罩、手套,穿白色防护服、绝缘鞋,决不能穿短袖衣或卷起袖子,若在通风条件差的封闭容器内工作,还要佩戴使用有送风性能的防护头盔。
4、强化劳动保护宣传教育及现场跟踪监测工作.对电焊作业人员应进行必要的职业安全卫生知识教育,提高其自我防范意识,降低职业病的发病率。
同时,还应加强电焊作业场所的尘毒危害的监测工作以及电焊工的体检工作,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三、苯及其化合物职业危害和预防
苯及其化合物包括:苯、甲苯、二甲苯等化合物。
常见的作业环境有:1.在生产中,苯存在于生产苯酚、硝基苯、苯胺、橡胶、塑料、农药等行业中。
2.在销售使用过程中,喷漆、刷漆、涂漆、刷胶、粘胶、印刷、制革、制鞋、玩具、家俱制造等作业都能接触。
接触苯、甲苯、二甲苯等化合物能引起以下职业危害:短时间接触高浓度苯及其化合物易引起急性中毒,出现神经衰弱症状,如头痛、头晕、疲劳乏力、睡眠不好、记忆力减退等。
长期接触超过一定浓度的苯及其化合物可引起慢性中毒,出现造血系统损害,如白细胞减少、贫血等,严重导致白血病。
皮肤长期接触可使皮肤干燥、皲裂,敏感者容易出现皮疹、湿疹、毛囊炎及脱脂性皮炎。
预防苯及其化合物中毒必须采取综合措施:1.使用新材料、改进新工艺。
2.采用自动化和密闭化作业。
3.加强通风排气。
4.使用有效的个人防护用品,如防毒面具、口罩等。
5.加强作业场所环境浓度监测。
6.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
请在该处输入组织/单位名称
Please Enter The Name Of Organization / Organization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