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历史典故
南怀瑾,一代国学大师生在这里。
研究庄老文化,孔孟之道的深奥的人。
温州数学家曾出不绝,1/4的中科数学家都温州的额,其中又以苏步青、谷超豪为代表。
温州话更是温州绝无仅有的文化之一,在世界来看汉字是最难懂的语言,在中国,最难懂的方言就是温州话了,排在第一位。
抗日时期温州话经常用作情报传递的途径。
在战国前,公元前192年为东瓯王的都城。
浙南一带称作瓯东晋323年,在东南,有个人看中了这地。
一个围绕瓯江的小城由此而建,名为瓯。
这个风水专家郭璞,让温州靠倚三山一水两分海。
晋代时期,备受李白欣赏的谢公谢灵运,在温州任永嘉太守,并留下许多诗和池上楼一个以诗命名的楼。
宋代温州民间发明了南戏,才演变出今天这么多名剧种,是中国戏剧的鼻祖。
而且宋代的温州人早已产生了重商思想了。
南宋靖康之乱,宋徽宗曾逃至江心屿,住了很久。
文天祥亦在这江心屿看着江水东逝流下不少诗句。
《坛经》收录了一名重要的温州永嘉禅师,他是六祖慧能大师的法嗣,即玄觉禅师。
明代初期,刘基辅佐朱元章打下天下,大家是知道诸葛亮和吴用的,刘基即是如此。
嘉靖年间,温州出了个官至内阁首府,相当于宰相位的张璁。
同时该年间,温州的鲍一中,成为国最厉害的围棋手。
古代,文林带着儿子文征明亦在温作官。
雁荡山更是被徐霞客收入其游记,沈括的《梦溪笔谈》和方孝孺的《中山草堂记》中。
书法家蔡襄、范成大、汤显祖都留下许多诗句和题壁。
中国有三山五岳,这三山就是黄山、庐山、雁荡山。
谢灵运正是在在登雁荡山时发明了谢公屐。
康有为在1924年游历雁荡,留下20多件作品。
茅盾有诗《接客僧》,苏轼有诗《次韵周寄雁荡山图二首》。
温州状元王十朋在江心屿又留下绝对:云朝朝朝散,水长消。
江心屿是一座孤岛,岛上有东西二塔,它和西湖一样“一湖印双塔,又与江外的城市隔绝。
烟台条约开放温州以后,英国人驻江心屿想拆掉东塔。
不料那天台风刮起,阻止了拆塔工程,东塔的顶部后来也长出了一棵千年榕树。
清代末期,孙冶让,一代改革教育家,又为近代化中国作了巨大贡献。
近代时期,张爱玲亦来温寻找那个滥情的胡兰成,他们一起走遍
了温州的庙观。
上松台山时,胡拒绝了张的请求,张爱玲呆了20多天涕泣而去。
袁世凯也曾任温处道,在温州地方为一方官。
弘一大师李叔同一生出家24年,在温州就住了12年,常驻于庆福寺,研究佛家经典,如《华严经》,写下许多文章诗歌,如《清凉歌集》。
丰子恺在赴日留学前也专程来温与弘一大师辞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