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一幅漫画:15种现代艺术流派
最近在微博上看到一幅漫画,觉得还挺有意思的,在这里说一下这些流派究竟是什么吧。
P.S 我发现这天居然是愚人节,这真的和愚人节没有什么关系。
1.现实主义realism
现实主义是一个被广泛运用的艺术概念,泛指艺术对于自然的忠诚。
而在艺术史中,狭义地指一场十九世纪中后期起源于法国的艺术运动,主张以准确观察为基础,表现普通民众以及他们的日常现实生活。
正如它的创始人之一,法国画家库贝尔所说——“我不会画天使,因为我从没有见过他。
”
米勒,《拾穗》,1857
2.印象派impressionism
印象派起源于1860年代的法国,因莫奈的画作《印象•日出》而得名。
它抛弃了古典艺术“绘画中最重要的就是线条”的告诫,着重于展现光影的改变而否定轮廓。
不过,这幅漫画里的人物的轮廓模糊,色彩由一个个小点组成,更像是修拉创立的
点彩画派(pointillism)。
它通常被归为新印象派(neo-impressionism)或者后印象派(post-impressionism)。
(在西方艺术语言中,“后”意味着“反”,说修拉是印象派会让人家不高兴的)。
这种画法以光谱中的原色为理论依据,将细小的原色斑点分布在画布上,而通过观察者的眼睛调和色彩,是一种相当Geek的技巧。
修拉,《大碗岛星期日的下午》,1886
3.野兽派fauvism
野兽派是20世纪崛起的画派,最大的特点就是色彩大胆鲜艳,笔法率直奔放,也难
怪艺术评论家把它形容为“野兽”。
漫画中,人物色彩鲜明,连眼球都涂成了红色,与绿色形成鲜明对比。
野兽派的领军人物是法国画家马蒂斯。
有人这么揶揄他这幅《戴帽子的女人》——“一罐颜料掼在公众的面前”。
马蒂斯,《戴帽子的女人》,1905
4.新艺术运动Art Nouveau
新艺术运动是一个在20世纪初盛行的艺术运动,主要体现在建筑和室内设计领域。
它最重要的风格就是有活力、波浪形和流动的线条,特别是花卉或藤蔓等的曲线。
在《漫画》中,主人公陷入一片“新艺术”的藤蔓中不知所措。
代表画家是捷克画家阿尔丰斯•慕夏。
慕夏,《四季》,1896
5.表现主义Expressionism
表现主义自20世纪初从德国兴起,与法国的野兽派几乎同时出现。
在作品中,艺术家着重表达内心的情感,尤其是恐惧,焦虑等负面情感,对现实往往扭曲和抽象化。
实话说,没有办法概括出表现主义的一些标志性的绘画特征。
比如,表现主义既可能像野兽派那样运用奔放的色彩,也可能在抽象主义的范畴纯粹运用色块与线条。
蒙克,《呐喊》,1893
6.立体派Cubism
立体派是20世纪初在法国兴起的艺术流派,代人物是毕加索和布拉克。
正如漫画中展现的一样,它的典型特征就是将事物还原成一个个立方体来表现。
毕加索,《弹曼陀铃的少女》,1910
7.未来主义Futurism
发源于意大利的艺术思潮,强调对科技、工业化等元素的表现。
在《漫画》中,苍蝇拍挥舞时的一系列痕迹都定格在画作上,体现了未来主义表现运动轨迹的特点。
这幅《系着皮带的狗》是意大利画家巴拉根据穆布里奇研究运动的多次曝光摄影作品而画成。
画中的妇女的脚、裙摆、狗、链条……这些运动的系列凝固在同一张画幅中,给人以运动感。
巴拉,《系着皮带的狗》,1912
8.抽象主义Abstract art
准确来说,抽象主义只是一种风格样式,和“具象艺术”相对。
它抛弃了对外在物的再现,纯粹运用线条,色彩等基本要素。
之后提到的至上主义、行动绘画、极少主义,都带有鲜明的抽象特点。
而如立体主义和超现实主义,虽然同样令人费解,但因为仍然保留了一些可以辨析的形象而不属于抽象主义。
《漫画》中的风格感觉和
俄罗斯画家康定斯基所运用的一些元素类似。
但他通常被归为表现主义画家。
风格派的领袖,荷兰画家蒙德里安也是抽象主义风格。
康定斯基,《构成第8号》,1923
蒙德里安,《百老汇爵士乐》,1942-43
9.达达主义Dadaism
叛逆、虚无、破坏一切……达达主义这个流派就和它的名字(据说是一群人在词典中随便翻出来的一个词)一样,追求偶然和无意义。
在法国艺术家马塞尔•杜尚的手里,把小便器放到展览馆,就是一件雕塑——《泉》;在《蒙娜丽莎的微笑》上添上两撇胡子,就又是一幅名作——《L.H.O.O.Q.》。
(创作“杜甫很忙”的同学早生一点说不定也能创作一个流派?)《漫画》是由一张张碎片拼接起来的图形,这是达达主义传到德国后发扬的一种名为照片蒙太奇(photomontage)的手法,也就是将从杂志、报纸等剪下来的图片和文字,重新拼贴起来。
汉娜•霍克,《用达达餐刀切除德国最后的魏玛啤酒肚文化纪元》,1919
10.至上主义Suprematism
至上主义是俄罗斯的一个抽象绘画流派。
想知道它的风格是怎样的,就来欣赏下他的创始人马列维奇的一个非常、非常、非常、让人、觉得、坑爹的作品——《白色底上的黑色方块》。
马列维奇,《白底上的黑色方块》,1913
后来,他又创作了一幅画,叫做《白色上的白色》。
注意一下这个白色方块是有一定角度倾斜的,是不是感觉绘画元素丰富了很多呢?
马列维奇,《白色上的白色》,1918
11.形而上主义Metaphysics
形而上主义紧随未来主义,但两者有着截然不同的艺术主张。
当未来主义歌颂机器文明的科技成就,极力否定过去时,形而上派则怀念意大利古典艺术成就,追求绘画的哲学意味。
形而上画派的作品充满一种描绘冷漠孤寂的神秘感和梦幻效果,表现出物体超越时空的性质,可以说是超现实主义的先驱。
契里柯,《海克特和安德洛玛刻》,1917
12.超现实主义Surrealism
长着苍蝇翅膀的奶牛,人嫁接到树干上,苍蝇拍伸出一个抽屉——漫画集成了一系
列现实中不可能存在的“超现实”。
超现实主义是起源于法国,盛行于1920年代的艺术流派,以潜意识和超越现实的梦幻为创造源泉。
达利,《记忆的永恒》,1931
13.行动绘画Action painting
这是二十世纪40年代中期出现在纽约的画派,也称抽象表现主义(Abstract Expressionism),强调创作的自发性,随机和无意识。
《漫画》中只是几笔泼洒的黑色颜料,仿佛是苍蝇拍挥舞的痕迹。
抽象表现主义的创始人波洛克就是用泼洒,滴溅,甩动等方式作画,有时也用沙子、铁钉和碎玻璃等非同寻常的工具掺着颜料在画布上摩擦,创造出纵横交错的抽象图案。
这幅由他创作的《第5号》,可能是历史上最贵的一幅画,曾经成交价格1.4亿美元。
波洛克,《第5号》,1948
14 波普艺术Pop art
“波普”即是“流行”(Popular)的缩写,也是“棒棒糖”(lollypop)的口语词。
1950年代发源在英国,于美国兴起的艺术运动。
长久以来,包括报纸的插图、流行音乐、广告、漫画、侦探小说,这些能够以粗浅的形式和恶俗趣味赢得普通人欢心的大众文化,却不是社会艺术的主流。
波普艺术则试图拥抱流行和通俗艺术,把它们搬进艺术馆中。
理察•汉密尔顿,《究竟是什么使今日家庭如此不同、如此吸引人呢?》,1956
15.极少主义minimalism
正如它的名字一样,极少主义是一种简化到极致的抽象艺术流派。
它主张只使用极少的色彩和形象,也叫做ABC艺术、直接艺术等。
它和其他抽象艺术的区别在于,极少主义的作品不再是情感和思想的载体,它传达的是纯粹的形式,纯粹的媒介。
所以,即使是同样一块颜色方块,放到至上主义、抽象表现主义和极少主义的艺术家眼中,表达的含义也是不一样的。
诺兰德,《桥》,1964
16.最后,我也来创作一个风格的漫画吧。
嗯,这就是是20世纪60年代后期在美国兴起的超级现实主义(Hyperrealism)。
理查德·埃斯蒂斯,《巴士的倒影》,1972
本文由Lithium42授权(果壳网)发表,文章著作权为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