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厂相关名词解释一、基础概念1、火力发电厂:利用化石燃料燃烧释放的热能发电的动力设施,包括燃料燃烧释热和热能电能转换以及电能输出的所有设备、装置、仪表器件,以及为此目的设置在特定场所的建筑物、构筑物等附属设施。
(所谓构筑物就是不具备、不包含或不提供人类居住功能的人工建造物,比如水塔、水池、过滤池、澄清池、沼气池等。
一般具备、包含或提供人类居住功能的人工建造物称为建筑物。
)2、热力学:研究各种不同能量之间(特别是热能与他种能之间)相互转化的规律,以及与物质性质之间的关系的学科,是物理学的一个分支。
3、传热学:研究热量传递规律的学科。
传热是自然界和工程实践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之一。
热力学第二定律指出:热量总是自发地由高温传向低温,因此哪里有温差,哪里就有热量传递,传热学正是研究这一现象的一门学科。
4、流体力学:是研究流体(液体和气体)的力学运动规律及其应用的学科。
流体力学是力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主要研究流体本身的静止状态和运动状态,以及流体和固体界壁间有相对运动时的相互作用和流动的规律。
二、锅炉5、锅炉:利用燃料燃烧释放的热能或其他热能加热给水以生产规定参数和品质的蒸汽、热水的机械设备。
6、自然循环锅炉:依靠炉外下降管和炉内上升管间工质密度差而推动水循环的锅筒锅炉。
(工作介质,简称“工质”,是各种热机中借以完成能量转化的媒介物质。
)7、直流锅炉:依靠给水泵压头使水一次通过各个受热面并全部变为过热蒸汽的锅炉。
8、循环流化床锅炉:采用循环流化床燃烧方式的锅炉,按规定参数、品质生产蒸汽,用于火力发电、供热或其它用途,简称循环床锅炉。
(循环流化床燃烧:利用气、固两相流化床工艺,在物料平均粒径的终端流速的条件下实现流化床状态并经过分离器将大部分逸出的物料重返床内形成循环的一种燃用固体燃料的燃烧方式。
)(流化床:当流体通过床层的速度逐渐提高到某值时,颗粒出现松动,颗粒间空隙增大,床层体积出现膨胀。
如果再进一步提高流体速度,床层将不能维持固定状态。
此时,颗粒全部悬浮于流体中,显示出相当不规则的运动。
随着流速的提高,颗粒的运动愈加剧烈,床层的膨胀也随之增大,但是颗粒仍逗留在床层内而不被流体带出。
床层的这种状态和液体相似称为流化床。
)9、锅炉燃烧:将制备好的燃料与空气一起送进锅炉炉膛,在一定的温度和时间条件下产生剧烈氧化,发出光和热,并生成燃烧产物的过程。
10、锅炉炉膛:锅炉中组织燃料燃烧的空间,也称燃烧室,是锅炉燃烧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代锅炉的炉膛除了要把燃料的化学能转变成燃烧产物的热能外,还承担着组织炉膛换热的任务,因此它的结构应能保证燃料燃尽并使烟气在炉膛出口处已被冷却到锅炉对流受热面安全工作所允许的温度。
(燃烧设备:经过制备的燃料和经过预热的空气同时引入燃烧空间,形成连续稳定燃烧火焰的装置。
)(炉膛换热:燃料在锅炉炉膛内进行燃烧的同时,将放出的热量传递给受热面的过程。
)11、煤粉制备系统:为满足锅炉燃烧要求,将原煤碾磨成细粉并经气力输送方式以一定风煤比和温度将其送进锅炉炉膛,进行悬浮燃烧所需设备和有关管道的组合。
(悬浮燃烧:燃料以粉状、雾状或气态随同空气经燃烧器喷入锅炉炉膛,在悬浮状态下进行燃烧的方式。
这一燃烧方式通用于气、液、固体燃料,通称火室燃烧。
)12、磨煤机:将破碎后最大粒度为30mm的原煤磨制成锅炉燃烧所需合格煤粉的机械设备。
13、给煤机:按照负荷要求能准确调节磨煤机给煤量的机械设备。
14、给粉机:自煤粉仓向锅炉燃烧器一次风管道配送煤粉的装置。
运行中,要求给粉机能跟随锅炉负荷的变化调节其给粉量,并保证给每只燃烧器的煤粉量均匀。
15、风机:通风机的简称,是将原动机的机械能转变为气体能量的一种输送气体的机械。
火力发电厂锅炉通风用的风机(送风机、引风机、一次风机和排粉机等)亦称电站风机。
16、送风机:供给锅炉燃料燃烧所需空气的风机。
布置在锅炉空气预热器之前。
17、一次风机:供给锅炉燃料燃烧所需一次空气的风机。
按其在系统中的安装位置,有冷一次风机和热一次风机之分。
冷一次风机布置于空气预热器之前,从大气或从送风机出口冷风道抽吸空气,并提供所需能量,使空气通过预热器(通常为三分仓预热器)、中速磨正压直吹系统,并输送煤粉经燃烧器进入炉膛燃烧;热一次风机布置于空气预热器之后,将预热器出口的高温空气送入制粉系统作为干燥剂,随后将煤粉经燃烧器输送入炉膛燃烧。
18、引风机:将锅炉燃烧产物(烟气)从锅炉尾部吸出并经烟囱排入大气的风机,又称吸风机。
为减轻烟气中灰粒对风机的磨损,引风机布置在除尘器之后。
19、低NO x煤粉燃烧器:能降低和抑制NO x生成的煤粉燃烧器。
低NO x煤粉燃烧器通过特殊的结构设计,采用空气分级、燃料分级、浓淡燃烧和烟气再循环等技术措施,尽可能地降低燃烧区的氧浓度和火焰的峰值温度,减少在高温区的停留时间,抑制NO x的生成,或使已生成的NO x在下游区域还原成N2。
20、锅炉蒸发系统:将工质加热至产生蒸汽的受热面及其连接管路的总合。
因工质在蒸发系统中流动的主推动力来源的不同,一般分为自然循环、控制(或称辅助)循环和直流三种基本形式。
自然循环靠下降管与上升管间工质密度差来推动水循环。
控制循环是在下降管和上升管之间串接循环泵用以辅助水循环并使工质作强制流动。
直流靠给水泵扬程使工质在蒸发系统内作一次强制性流动。
21、锅炉对流受热面:布置在锅炉对流烟道中,主要以对流换热方式接受烟气热量并传递给工质的受热部件。
包括对流管束、防渣管束、过热器和再热器的对流部分、省煤器及空气预热器。
布置在炉膛出口的半辐射式过热器(后屏)通常也包括在内。
(对流管束用于小容量锅炉,作为蒸发受热面。
防渣管束是锅炉蒸发受热面的一部分,由后墙水冷壁管在炉膛出口烟窗处将管距拉大而成。
可以保护后面密集的过热受热面不结渣堵塞)22、过热器:把饱和蒸汽加热到额定过热温度的锅炉受热面部件。
当锅炉负荷或者其它工况改变时,应保证过热汽温的波动在允许范围内。
23、再热器:把汽轮机高压缸(或中压缸)的排汽重新加热到一定温度的锅炉受热部件。
24、省煤器:利用锅炉排烟加热给水的受热部件。
用来降低排烟温度,提高锅炉效率,节约燃料耗量,故称为省煤器。
25、空气预热器:利用锅炉尾部烟气的热量加热燃料燃烧所需空气以提高锅炉效率的热交换装置。
空气预热器安装在锅炉后部,加热后的空气(热空气或热风)温度达200—400℃,这对改善燃料着火和燃料完全燃烧十分有利;锅炉煤粉制备系统也需要由其供给热风作为干燥剂和供输送煤粉之用。
烟气流经空气预热器后温度下降到100—200℃,然后从锅炉本体排出。
26、回转式空气预热器:由烟气、空气交替地流过蓄热元件进行热交换的空气预热器,属于再生式换热装置。
三、汽轮机27、汽轮机:将蒸汽的热能转换为机械能的叶片式旋转原动机。
汽轮机为火力发电厂主要设备之一,它接收锅炉送来的蒸汽,将蒸汽的热能转换为机械能,驱动发电机发电。
28、热电联产汽轮机:能同时承担供热和发电两项任务的汽轮机。
热电联产汽轮机的工作方式是将汽轮机中已做过功的部分或全部蒸汽供给热用户,从而减少这部分蒸汽在热力循环中排入凝汽器所引起的冷源损失,提高热能利用率和循环热效率。
29、汽轮机本体:主要由静子和转子两大部分组成,与回热加热系统(包括抽汽、给水、凝结水及疏水系统等)、调节保安系统、油系统以及其他辅助设备共同组成汽轮机组。
30、汽轮机汽缸:汽轮机本体的外壳。
是蒸汽在其间完成能量转换的重要部件。
31、汽轮机转子:由主轴、叶轮(或转鼓)、动叶片和连轴器等汽轮机旋转部件组成的组合体。
32、盘车装置:汽轮机起动前和停机后,为避免转子弯曲,用外力使转子连续转动的装置。
33、凝汽器:接受汽轮机排汽并使之冷凝的热交换器。
凝汽器利用水或空气作为冷却工质,直接或间接同蒸汽接触,将蒸汽凝结成水,在汽轮机排汽口建立和保持一定的真空,使进入汽轮机的蒸汽膨胀到尽可能低的冷端压力。
此外,汽轮机还有汇集各种疏水、补给水,储存凝结水的功能。
(疏水:各种蒸汽管道和用汽设备中的蒸汽凝结水)34、循环水泵:为凝汽器提供冷却用水的水泵。
四、发电机35、同步发电机:由原动机带动以直流励磁的磁极转子旋转,使静止部分的定子绕组感应出交流电动势从而输出电力的交流电机。
36、透平发电机定子:透平发电机本体的静止部分,又称静子,是透平发电机的关键部件之一。
它由导磁的定子铁芯、导电的定子绕组以及固定铁芯和绕组并形成冷却介质通道的机座结构(包括机座、端盖、铁芯压圈、固定绕组的绝缘支架、槽楔等)三部分组成。
37、透平发电机转子:透平发电机的旋转部分。
主要有导电的转子绕组,即励磁绕组(包括引线、集电环),导磁的铁芯(大、小齿和轭部)以及转子轴伸、护环、中心环和风扇等组成。
其作用是在励磁绕组中通入励磁电流产生磁场,在原动机带动下旋转,切割定子绕组,感应出交流电动势。
38、透平发电机额定功率:透平发电机符合于定额的输出功率,也称额定出力或额定容量。
(功率是指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
)(透平发电机:由汽轮机或燃气轮机驱动的发电机。
与锅炉、汽轮机合称火电厂的三大主机。
现代的透平发电机都是三相交流同步发电机,她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将汽轮机或燃气轮机的机械能变为电能输出。
)39、透平发电机冷却方式:透平发电机采用的冷却介质和冷却方法的组合。
主要冷却方式有:全空冷(定子和转子绕组以及定子铁芯全部用空气冷却)、全氢冷(定子和转子绕组用氢表面冷却或内冷,定子铁芯氢冷)、水氢氢(定子绕组水内冷,转子绕组氢内冷,定子铁芯氢冷)、水水空(定子和转子绕组水内冷,定子铁芯空气冷却)、水水氢(定子和转子绕组水内冷,定子铁芯氢冷)、全水冷(定子和转子绕组以及定子铁芯均采用水冷)。
40、水内冷发电机冷却水系统:向水内冷发电机不间断地供应水温和水质符合标准的冷却水并具有自动监控功能的所用设备和装置的组合。
由于对定、转子绕组冷却水质的要求有所不同,系统结构也不同,冷却水可分开成定子和转子两个独立的闭式循环系统。
五、电厂化学41、电厂化学:一门与火力发电厂生产过程密切相关的应用化学。
(根据火力发电厂用的水、油和燃料的特性及其在生产过程中的物理化学反应规律,研究这些介质的各种处理的理论和技术。
电厂化学的研究目的是防止热力设备的结垢、积盐和腐蚀;防止充油设备油质的老化;改善锅炉燃烧工况,节约燃料;为发供电设备的安全经济运行提供保障。
此外,为了节约用水和保护环境,还应研究天然水的高效利用和废水的再利用。
)42、火力发电厂水处理:采用物理、化学或生物的方法,将火力发电厂生产过程中的各种用水和排放水处理成符合相应水质要求的技术。
(火电厂水处理的目的就在于预防热力设备结垢、腐蚀和积盐,确保可靠生产,并尽量做到节水和控制环境污染。
按热力系统水、汽流程和用水情况,火电厂水处理包括锅炉补给水、凝结水、疏水和生产回水、锅炉给水、锅内水的处理,以及循环冷却水和废水等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