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床主轴箱设计[1]
方案A、B可节省一根传动轴。但是,其中一个传动组
内有四个变速传动副,增大了该轴的轴向尺寸。这种方案
不宜采用。
根据传动副数目分配应“前多后少”的原则,方案C是
可取的。但是,由于主轴换向采用双向离合器结构,致使
Hale Waihona Puke Ⅰ轴尺寸加大,此方案也不宜采用,而应选用方案D
2) 确定变速组扩大顺序:
12=2*3*2的传动副组合,其传动组的扩大顺序又可以有以下6
4. 估算传动件参数,确定其结构尺寸: (1) 确定传动件计算转速: 1) 主轴: 主轴计算转速是第一个三分之一转速范围内的最高一 级转速,即 nj = nmin=74.3r/min 即n4=75r/min; 2) 各传动轴: 轴Ⅲ可从主轴为75r/min按72/18的传动副找上去,似 应为300r/min。但是由于轴Ⅲ上的最低转速106r/min经传 动组C可使主轴得到26.5r/min和212r/min两种转速。 212r/min要传递全部功率,所以轴Ⅲ的计算转速应为 106r/min。轴Ⅱ的计算转速可按传动副B推上去,得 300r/min。 3) 各齿轮: 传动组C中,18/72只需计算z =18 的齿轮,计算转速为 300r/min;60/30的只需计算z = 30 的齿轮,计算转速为 212r/min。这两个齿轮哪个的应力更大一些,较难判断。 同时计算,选择模数较大的作为传动组C齿轮的模数。传 动组B中应计算z =19的齿轮,计算转速为300r/min。传动 组A中,应计算z = 24的齿轮,计算转速为600r/min。 (2) 确定主轴支承轴颈直径: 参考《金属切削机床课程设计指导书》表2,取通用机 床钢质主轴前轴颈直径D1 = 80mm,后轴颈直径D2 = (0.7
种形式:
A.12=21*32*26 B。12=21*34*22
C.12 =23*31*26 D。12=26*31*23
E.22*34*21
F。12=26*32*21
根据级比指数非陪要“前疏后密”的原则,应选用第一种方案。
然而,对于所设计的机构,将会出现两个问题:
① 第一变速组采用降速传动(图1a)时,由于摩擦离合器径 向结构尺寸限制,使得Ⅰ轴上的齿轮直径不能太小,Ⅱ轴上的 齿轮则会成倍增大。这样,不仅使Ⅰ-Ⅱ轴间中心距加大,而 且Ⅱ-Ⅲ轴间的中心距也会加大,从而使整个传动系统结构尺 寸增大。这种传动不宜采用。 ② 如果第一变速组采用升速传动(图1b),则Ⅰ轴至主轴间 的降速传动只能由后两个变速组承担。为了避免出现降速比小
传动过程中,会采用三联滑移齿轮,为避免齿轮滑移中的干
涉,三联滑移齿轮中最大和次大齿轮之间的齿数差应大于4。 所选齿轮的齿数符合设计要求。
(4) 验算主轴转速误差: 主轴各级实际转速值用下式计算:
比。
n = nE*(1-ε)u1 u2 u3 式中 u1 u2 u3 分别为第一、第二、第三变速组齿轮传动
~0.85)D1,取D2 = 65 mm,主轴内孔直径d = 0.1 Dmax ±10 mm ,其中Dmax为最大加工直径。取d = 40mm。 (3) 估算传动轴直径:(忽略各传动功率损失)
按扭转刚度初步计算传动轴直径: d= 式中d —— 传动轴直径;
N —— 该轴传递功率(KW); ——该轴计算转速(r/min); []—— 该轴每米长度允许扭转角 这些轴都是一般传动轴,取[]=10/m。 代入以上计算转速的值,计算各传动轴的直径: Ⅰ轴:d1 = 26mm;
应力循环次数过多,疲劳寿命降低;包角α减小,带的传 动能力降低。一般按照下式初定中心距a0
0.75(d1+d2)≤a0≤2(d1+d2),此次设计定为450mm。 由几何关系按下式初定带长L0:
L0≈2 a0+0.5 (d1+d2)+ (mm) 按相关资料选择与L0较接近的节线长度LP 需中心距,
式中:m —— 带轮的个数;
代入相关的数据计算得:u = 13.125[s-1]≤40[s-1]
符合设计要求。
5) 确定三角胶带的根数Z:
根据计算功率PC和许用功率[P0],可求得胶带根数Z,
带入各参数值计算,圆整结果为3,即需用3根胶带。 6) 确定初拉力F0和对轴的压力Q: 查《机床课程设计指导书》表15知,A型胶带的初拉力 F0 的范 围为100~150[N] ,此处确定为120 [N]。 作用在轴上的压力Q = 2 F0·z·sin=705.4[N]。 5. 结构设计: (1) 带轮设计:
为了使带的弯曲应力σb1不致过大, 应使小轮直径 d1≥dmin, d1也不要过大,否则外轮廓尺寸太大。此次设计 选择d1 = 140mm。大轮直径d2 由计算按带轮直径系列圆整 为315mm。
验算带速,一般应使带速v在5~25m/s的范围内。 v==10.5m/s,符合设计要求。
3) 确定中心距a、带长L、验算包角: 中心距过大回引起带的颤动,过小则单位时间内带的
U= = = = 3) 绘制转速图:(见附图1) (3) 确定齿轮齿数: 利用查表法求出各传动组齿轮齿数如下表:
第一变速组
第二变速组
第三变速组
齿数 72
72
106
和
齿轮 z1 z2 z3 z4 z5 z6 z7 z8 z9 z10 z11 z12 z13 z14
齿数 24 48 42 30 19 53 24 48 30 42 18 72 60 30
按下式计算所
a≈a0+ 考虑安装、调整和补偿初拉力的需要,中心距a的变动范围
为
(a-0.015 a+0.03)
由以上计算得中心距a = 434.14mm,带长为1600mm。 验算包角:= 1800-*57.30 = 156.9≥1200,符合设计
要求.
4) 计算胶带的弯曲次数u : u=[s-1]≤40[s-1]
于允许的极限值,常常需要增加一个定比降速传动组,使系统 结构复杂。这种传动也不是理想的。 如果采用方案C,即12 =23*31*26,则可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 (见图1c)。其结构网如图2所示。
变速 组
(2) 绘制转速图: 1) 验算传动组变速范围: 第二扩大组的变速范围是R2 = =8, 符合设计原则要求。 2) 分配降速比: 该车床主轴传动系统共设有四个传动组,其中有一个是带传 动。根据降速比分配应“前慢后快”的原则及摩擦离合器的工作 速度要求,确定各传动组最小传动比。
1.8
1.0
0.3
0.67
差%
主轴转速 n7
n8
n9
n10
n11
n12
标准转速 212
300
425
600
850
1180
实际转速 216.53 302 431.43 606.3 845.6 1208
转速误
2.1
0.67
1.5
1.1
0.5
2.3
差%
转速误差满足要求。 (5) 绘制传动系统图:(见附图2)
ε取0.05
转速误差用主轴实际转速与标准转速相对误差的绝对值表
示:
△ n = | |≤10(Φ-1)%
其中主轴标准转速
转速误差表
主轴转速 n1
n2
n3
标准转
26.5 37.5
53
速
n4
n5
n6
75
106
150
实际转速 27.3 37.75 53.93 75.78 105.7 151
转速误
3.0
0.7
1) 确定摩擦片的径向尺寸: 摩擦片的外径尺寸受到外形轮廓的限制,内径又由安装它的轴 径d来决定,而内外径的尺寸决定着内外摩擦片的环形接触面 积的大小,直接影响离合器的结构与性能。表示这一特性系数 是外片内径D1与内片外径D2之比,即 一般外摩擦片的内径可取:D1=d+(2~6)=26+6=32mm; 机床上采用的摩擦片值可在0.57~0.77范围内,此处取=0.6, 则内摩擦片外径D2=53.3mm。 2) 按扭矩确定摩擦离合面的数目Z:
2. 确定结构方案: (1) 主轴传动系统采用V带、齿轮传动; (2) 传动形式采用集中式传动; (3) 主轴换向制动采用双向片式摩擦离合器和带式制动器; (4) 变速系统采用多联滑移齿轮变速。
3. 主传动系统运动设计: (1) 拟订结构式: 1) 确定变速组传动副数目: 实现12级主轴转速变化的传动系统可以写成多种传动副组合: A.12=3*4 B. 12=4*3 C。12=3*2*2 D.12=2*3*2 E。12=2*2*3
根据V带计算,选用3根A型V带。由于Ⅰ轴安装摩擦离 合器及传动齿轮,为了改善它们的工作条件,保证加工精
度,采用卸荷式带轮结构。 (2) 主轴换向与制动机构设计: 本机床是适用于机械加工车间和维修车间的普通车床。主轴换向比 较频繁,才用双向片式摩擦离合器。这种离合器由内摩擦片、外摩 擦片、止推片、压块和空套齿轮组成。离合器左右两部门结构是相 同的。左离合器传动主轴正转,用于切削加工。需要传递的转矩较 大,片数较多。右离合器用来传动主轴反转,主要用于退回,片数 较少。这种离合器的工作原理是,内摩擦片的花键孔装在轴Ⅰ的花 键上,随轴旋转。外摩擦片的孔为圆孔,直径略大于花键外径。外 圆上有4个凸起,嵌在空套齿轮的缺口之中。内外摩擦片相间安 装。用杆通过销向左推动压块时,将内片与外片相互压紧。轴Ⅰ的 转矩便通过摩擦片间的摩擦力矩传递给齿轮,使主轴正传。同理, 当压块向右时,使主轴反转。压块处于中间位置时,左、右离合器 都脱开,轴Ⅱ以后的各轴停转。 制动器安装在轴Ⅲ,在离合器脱开时制动主轴,以缩短辅助时间。 此次设计采用带式制动器。该制动器制动盘是一个钢制圆盘,与轴 用花键联接,周边围着制动带。制动带是一条刚带,内侧有一层酚 醛石棉以增加摩擦。制动带的一端与杠杆连接。另一端与箱体连 接。为了操纵方便并保证离合器与制动器的联锁运动,采用一个操 纵手柄控制。当离合器脱开时,齿条处于中间位置,将制动带拉 紧。齿条轴凸起的左、右边都是凹槽。左、右离合器中任一个结合 时,杠杆都按顺时针方向摆动,使制动带放松。 (3) 齿轮块设计: 机床的变速系统采用了滑移齿轮变速机构。根据各传动轴的工 作特点,基本组、第一扩大组以及第二扩大组的滑移齿轮均采 用了整体式滑移齿轮。所有滑移齿轮与传动轴间均采用花键联 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