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声音的特性知识总结

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声音的特性知识总结

1 声音的特性

--by仙女老师

一、音调:声音的高低(尖细程度)

1、频率:发声体每秒振动的次数

(1)意义:反映发声体振动的快慢

(2)符号:f

(3)单位:赫兹,Hz

2、频率越大.(振动越快)→音调越高.

频率越小.(振动越慢)→音调越低.

3、实际应用

长. 松. 粗.→振动频率越小(慢) 音调越低.

短. 紧. 细.→振动频率越大(快) 音调越高.

例子:①弦乐器:弦越细、越紧、越短,弦振动越快,音调越高

②管乐器:空气柱越短,振动越快,音调越高

※对于装有水的玻璃瓶:敲(瓶中的水和瓶身....振动→水多→振动慢→音调低)

吹(瓶中的空气..振动→水多空气少→振动快→音调高)

二、响度:声音的大小

1. 振幅:发声体振动时,偏离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

2. 响度影响因素:①振幅

②听者到发声体的距离

③声音的分散程度

3. 力度影响振幅:力度越大,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例如:引吭高歌,震耳欲聋

三、音色:(音品)

影响因素:与发声体的结构和材料,发声方式有关

例如:辨音识人,声音密码锁

【声音的三要素对比】

项目 音调 响度 音色

概念 声音的高低 声音的大小(或强弱) 声音的特征

影响因素 频率 振幅和距离 发声体本身、如材料、发声方式等

描述 尖细或低沉 响亮或微弱

改变方法 改变发声体的松紧、长短、粗细 改变力的大小 改变发声体的振动方式等

描述 如尖锐刺耳 如震耳欲聋 如“闻其声知其人”

说明 1、频率:是指物体在1s内振动的次数,表示物体振动的快慢,单位是赫兹,符号为Hz

2、振幅:是指物体振动时偏离中心位置最大距离

2

四、超声波、次声波

1、人耳可听频率:20Hz~20000Hz

2、超声波:频率大于20000Hz

(1)特点:①穿透性强,方向性好

②人耳听不见, 猫狗、海豚、蝙蝠可听见

(2)应用:B超,声呐,超声导盲仪,超声碎石等

3、次声波:频率小于20Hz

(1)特点:①传播距离远,能量大,破坏力强

②人耳听不见, 狗、大象可听见

(2)应用:预报地震、海啸、台风等

4、声音的利用

(1)声音可传递信息....→例如定位,测距,挑拣材料,B超诊断病情等

(2)声音具有能量....→例如超声波碎石,声波武器等

五、噪声的危害与控制

1、当代四大污染:噪声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

2、噪声:

(1)发声体做杂乱无章的无规则的振动发出的声音(物理学角度)

(2)妨碍人们正常工作、休息、学习,以及对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环保角度)

3、声音的等级:分贝(dB)

(1)听觉下限:0dB

(2)保证正常休息:小于50dB

(3)保证正常工作学习:小于70dB

(4)保护听力....:小于..90dB....

4、减弱噪声的方法:

(1)声源处...(例如摩托车上的消音器)

(2)传播过程中.....(例如公路两旁植树或安装隔音板)

(3)人耳处...(例如佩戴耳塞或捂住耳朵)

5、噪声的应用:除草、脱水等

——我不怕千万人阻挡,只怕自己投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