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责任心与事业心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浪潮的冲击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和单位对员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责任心和事业心则是员工要达到这些要求所应的基础条件之一。
当某些词被不同行业的不同人反复的经常提起的时候,就意味着这些词必然有着适于这些行业的含义或代表着某种共通的规则。
责任心和事业心就是这样词汇的典型代表。
说道词汇,我们第一反应往往是想给它找一个准确的定义,然而对于责任心和事业心,你会发现很难给这两个词赋予准确的含义。
正如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不同阅历,不同学识,不同人生观的人对这两个词会有不同的理解。
个人比较欣赏国足前主教练塞尔维亚人米卢的一句话:态度决定一切。
这句话虽然有些夸大“态度”在决定事物发展当中的作用,但并非完全没有道理,因为一个良好的态度是带来改变或提高的基础,在这之上只要付出相应的行动,达到目标是水到渠成的事。
借用对“态度”的理解,在我看来责任心就是态度+能力。
面对这个世界上的不同的人、事、物,不同的人所持的态度都不相同。
你可以积极进取,你可以中规中矩,你还可以玩世不恭,无论因为什么,这些就是你的态度,它决定了你的行动和言语。
但仅仅这些是无法解释责任心的含义的,因为责任心不仅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行为的表现,这种行为的出现直接取决于你的态度。
然而在这个过程中起决定因素的不仅是
态度,还有能力,如果说态度是可以随时改变的主观意识,那么能力就是需要通过时间累积才能改变的客观存在。
说的偏激点,有时能力是要和天赋化上等号的,当然,在这个世界上,绝大多数的人是可以通过时间来改变自己的能力的,不同的只是时间的长短。
说的有些远,但并不是离题千里,记得钱钟书先生曾经说过一句话:年轻人常常误把自己的创作激情当作创作能力。
而现实中,又有多少人仅仅把别人的态度当成了这个人的责任心了。
当看到一个人的在工作中某种如火的热情,似乎就认为他有一份良好的责任心,这是不是有失偏颇,工作积极那仅仅是态度,态度对了只能说明有了一个良好的基础,你可以认为这是成功的一半,但没有能力的支撑,态度根本就是空中楼阁,毫无用处。
所以想要真正评价一个人的责任心就要看清这个人的态度,了解他现在的能力,态度为标,可以随时扭转;能力是本,需要时间培育。
标本若能和谐一致,责任心自然就体现出来。
如果说责任心是主观与客观叠加的产物,那事业心中主观的东西就稍微多了一些,但这个恰好能够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一个人责任心。
事业心的产生可以是因为对工作的热爱,可以是因为要达到生活的目标,可以是为了实现人生的价值。
在企业金字塔式的结构当中,每一个人都具有着不同程度的事业心,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位处高一些的人的事业心相对与低一层次的人要强很多。
但是如果想要取得更高的地位,实现自己的目标事业心是必不可少的,有了一份坚定的事业心,才有了追求进步的动力,有了努力工作的热情。
可以说,当事业心加强了,工作的态度必然会得到改变,此时若加上适当的能力,责任心
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
当团队中的人们都具有了一份事业心,和正确的态度,加以时日的能力培养,这个团队的明天将不可限量。
说了这么多关于个人对责任心和事业心的理解,最后在谈谈自己的责任心和事业心。
参加工作虽然时间不久,但自问自己还是具有一份足以称之为坚定的事业心,而且在工作中的态度也没有太大的问题,我想我欠缺的更多的是一种支撑我达到理想的能力,在将来的日子里我会积极学习并在同事们的帮助下不断提高自身能力,不仅仅体现出自己的责任心和事业心,更多的是为团队的整体前进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