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肿瘤的分类和临床表现
二. 颞叶肿瘤:
• 特征是有颞叶癫痫发作,表现为幻嗅、 幻味、继之嘴唇有吸吮动作,肢体抽搐 ,部分患者可出现对侧肢体的轻偏瘫。 颞叶以胶质瘤、脑膜瘤多见,尚有先天 性肿瘤或转移瘤。
三. 顶叶肿瘤:
• 特征是出现感觉障碍,包括体形、重量 、质地等皮质实体感觉及一般感觉障碍 ,而且还可有失用症与失读 症,或有视 野缺损,或有局限性癫痫。 顶叶以胶质瘤、脑膜瘤多见。转移瘤也 常发生于顶叶。
二十 先天性肿瘤
• 颅内先天性肿瘤包括:颅咽管肿瘤、上皮样囊肿、皮 样囊肿、畸胎瘤 、脊索瘤等。 1. 颅咽管瘤:特征是内分泌功能低下,发育迟缓、 闭经、阳萎、视力障碍,有时发生尿崩症,或颅内压 增高等。 2. 上皮样囊肿可出现相应的定位及颅内压迫症状。 3. 脊索瘤:多位于鞍区,斜坡等中线部位。可有的 局部脑神经损害症状。
八鞍区肿瘤:
• 鞍区肿瘤包括鞍内、鞍上与鞍旁肿瘤。 鞍内肿瘤的特征是能够引起垂体内分泌障碍、视力减 退、双颞侧偏盲、晚期失明。 鞍上肿瘤的特征为、视力障碍、内分泌功能减退、尿 崩症,有时嗜睡及颅内压增高。 鞍旁肿瘤的特征是能引起一侧视力减退与视野缺损, 有时出现颞叶癫痫。 鞍内肿瘤以垂体瘤多见;鞍上肿瘤有颅咽管瘤、脑膜 瘤、上皮样囊肿等;鞍旁肿瘤有脑膜瘤,三叉神经纤 维瘤,脊索瘤、血管性肿瘤及鼻咽癌颅底侵入等。
九 颅前窝、颅中窝交界肿瘤
• 特征是一侧或双侧视力减退,有时出现 精神障碍、颅内压增高与颞叶癫痫、侵 入眶上裂者,可有单侧眼球突出,眼球可同时向颅前窝、颅中窝生长 ,有时侵入眶上裂。
十脑干肿瘤
• 特征是依据肿瘤的部位与侵犯脑干的范围有所不同。 中脑肿瘤能引起同侧动眼神经麻痹、对侧肢体偏瘫。 脑桥肿瘤导致同侧面部麻木、面瘫、耳鸣、听力减退 、眩晕与对侧偏瘫。延髓肿瘤出现呛咳、声嘶、吞咽 困难与对侧偏瘫。以上均称为交叉麻痹,是诊断脑干 肿瘤的依据。还常见水平性与垂直性眼球震颤,而颅 内压增高出现较晚。 脑干肿瘤以胶质瘤最常见,尚可有血管性肿瘤
十四 小脑幕裂孔区肿瘤
• 特征是受肿瘤压迫部位的脑神经障碍, 对侧肢体轻偏瘫、眼球震颤、共济失调 及颅内压增高征象。 该处以小脑幕脑膜瘤、三叉神经纤维瘤 、上皮样囊肿多见,尚有血管性肿瘤, 软骨瘤等。
十五 枕骨大孔区肿瘤
• 特征是颈部疼痛,不同程度的肢体瘫痪与感觉 障碍,或同时有部分脑神经损害,声嘶、吞咽 困难、呼吸困难等。 该处常有枕骨大孔缘的脑膜瘤、由蚓部、小脑 半球、第四脑室内椎管生长的室管膜瘤、髓母 细胞瘤、延髓胶质瘤、血管网状细胞瘤、先天 性肿瘤及由脊髓上段向颅内生长得脊膜瘤、神 经纤维瘤、胶质瘤、脂肪瘤等。
六:丘脑与基底节肿瘤:
• 特征是可以在较长时间内无明显症状,首先症 状为对侧肢体肌力减退,锥体束症和感觉障碍 ,少数患者对侧半身肢体出现自发性疼痛,肿 瘤影响内束后部时,出现对侧“三偏”症状, 即偏瘫、偏身感觉障碍、与同向偏盲。有时可 出现听力减退,影响丘脑后部四叠体时,有双 眼上视不能,丘脑下部肿瘤可引起精神和意识 障碍、内分泌障碍或尿崩症等。 该部位以星形细胞瘤、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多 见。
视力视野改变 眼底可见原发性视神经萎缩 内分泌功能紊乱
• 松果体区肿瘤
梗阻性脑积水、眼球上视不能、儿童性早熟
• 后颅窝肿瘤
小脑半球肿瘤 患侧肢体协调运动障碍、眼球震颤、同侧肌 张力减低、腱反射迟钝、易向患侧倾倒 小脑蚓部 步态不稳、行走不能、站立时向后倾倒 桥小脑角 眩晕、耳鸣、进行性听力减退Ⅴ、Ⅶ神经 麻痹和小脑体征 末组颅神经(ⅨⅩⅥ) 麻痹及颅内压增高症状
四. 枕叶肿瘤: :
• 特征:此部位肿瘤少见,一般为顶叶、 颞叶胶质瘤浸润至枕叶,也有小脑幕上 或枕极的脑膜瘤。
五.中央区肿瘤:
• 特征:是以局限性癫痫发病,并有对侧 不同程度的肌力减退,锥体束征与感觉 障碍,感觉障碍以下肢为重,尚有皮质 实体感觉与一般感觉减退。 中央肿瘤以胶质瘤与脑膜瘤最常见,也 会有转移瘤等。
十二 小脑脑桥角肿瘤
特征是患侧耳鸣、听力减退、面部麻木、 面肌抽搐、眼球呈水平或震颤状,共济 失调等。 该部位以听神经瘤多见,上皮样囊肿与 脑膜瘤、三叉神经纤维瘤、小脑前外侧 胶质瘤、血管网状细胞瘤也时有发生。
十三 斜坡肿瘤
• 此肿瘤较少见,其特征是一侧或两侧多 发生脑神经损害症状,伴以一侧或两侧 肢体不同程度肌力减退、眼球震颤、共 济失调等,而颅内压增高症状较明显。
十一小脑肿瘤
• 特征是眼球震颤,小脑共济失调,这是发生在小脑半 球肿瘤的临床表现,其性质以星形细胞瘤多见,尚有 脑膜瘤、血管网状细胞瘤等。 若肿瘤发生在小脑蚓体部为,会引起躯干性共济失调 、枕部头痛与颅内压增高征象。视乳头水肿明显,常 有出血。 小脑半球肿瘤以星形细胞瘤多见,尚有脑膜瘤、血管 网状细胞瘤。小脑蚓体部位肿瘤多为髓母细胞瘤、星 形细胞瘤、室管膜瘤等。
十九神经纤维瘤
• 神经纤维瘤以听神经瘤多见,三叉神经纤维瘤次之, 动眼神经,面神经,舌咽、迷走、副神经纤维瘤等少 见。 1. 听神经纤维瘤临床特征:一侧耳鸣、体力减退、 面部麻木、面神经周围性瘫痪、共济失调。 2.三叉神经纤维瘤的临床特征是面部感觉减退,或 有三叉神经痛,有时引起颅内压增高。 3. 其他神经纤维瘤:其特征为有该神经损害的症状 表现.
十八 垂体腺瘤
• 垂体腺瘤的共同特征是额颞头痛、垂体内分泌障碍 、视力减退与双颞侧偏盲。 垂体腺瘤约占颅内肿瘤的10%,多为良性,常发于 中年。肿瘤大小在1cm一下,局限于蝶内者,称微腺瘤 。大于4cm以上者为巨大垂体腺瘤。 病理上分为:嫌色性腺瘤、嗜酸性腺瘤、嗜碱性腺瘤 、混合性腺瘤、垂体腺瘤。 按内分泌分类为:生长激素腺瘤、泌乳激素腺瘤、 ACT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腺瘤、促甲状腺激素腺瘤 ,少数情况下瘤内出血,称为垂体卒中,病情会急剧 加重。
十七 脑膜瘤
• 脑膜瘤为最神经胶质瘤发病率高,占颅内肿瘤的40-50%,其中包 括星形细胞瘤、多形性成胶质细胞瘤,少枝胶质瘤、室管膜瘤、 成髓细胞瘤,松果体瘤、脉络膜乳头状瘤、胶样囊肿等。多数神 经胶质瘤系浸润生长,但也有呈结节状,或两者并存,尚有囊性 变者。特征是肿瘤压迫脑组织或脑神经,出现相应的肢体功能障 碍,视力障碍,共济和内分泌失调与颅内压增高征象。多见的一 类颅内良性肿瘤,约占脑瘤的15%,一半多为单发,少数为多发 ,好发部位为矢状窦旁、大脑镰、大脑凹面、蝶骨嵴、外侧裂、 嗅沟、鞍结节、小脑幕、小脑脑桥角。尚可见于三叉神经、小脑 凹面、脑室内、斜坡与枕大孔区。 肿瘤在形态上有球形及扁平形,生长缓慢,但可以长至巨大。少 数有囊性变。多为缓慢发病,病程较长。 主要临床特征是癫痫、偏瘫、颅内压增高及受累脑神经功能 缺失等。脑膜瘤恶性变者约占1%。
二十一 血管性肿瘤
• 颅内血管性肿瘤多见,以血管网状细胞 瘤和海绵状血管瘤为主。 血管网状细胞瘤多见于小脑半球,蚓体 及脑干旁,少数位于大脑半球,海绵状 血管瘤多位于大脑半球,常出现肿瘤相 应部位的定位症状。
二十二 转移瘤与侵入瘤
• 特征:1. 颅内转移瘤常为急性发病,肿瘤可以 转移至脑的各个部位,出现相应的定位与急性 颅内压增高症状。多数来源于肺、消化道、乳 腺、子宫、肾脏及甲状腺的恶性肿瘤,也可有 肿瘤切除史。 2. 侵入瘤以鼻咽癌最常见,肿瘤由颅底侵入 ,出现相应的损害脑神经症状。
颅内肿瘤实际上是一个 包括几十种脑疾病的总 称,根据其发病部位, 现简述其特征:
一. 额叶肿瘤:
• 特征是常有精神症状,或有癫痫大发作 和局限性抽搐,可出现额叶对侧肢体的 轻偏瘫、抓握反射、锥体束征,运动性 失语与额叶共济失调等症状。 额叶是肿瘤好发部位,以胶质瘤、脑膜 瘤、先天性肿瘤、转移瘤为多见。
• • • • • • • •
脑膜肿瘤 神经鞘细胞瘤:神经鞘瘤、神经纤维瘤 垂体瘤 先天性肿瘤:颅咽管瘤、上皮样囊肿、奇胎瘤 血管性肿瘤:血管网状细胞瘤 转移性肿瘤 邻近组织侵入到颅内的肿瘤 未分类的肿瘤
发病部位
• 大脑半球>蝶鞍区>鞍区周围>桥小脑角> 小脑 >脑室>脑干 • 胶质瘤:大脑半球的皮质下 • 室管膜瘤:脑室壁 • 髓母细胞瘤:小脑脑蚓部 • 脑膜瘤:颅底的嗅沟、鞍区、斜坡上部 • 神经鞘瘤:桥小脑角 • 血管母细胞瘤:小脑 • 颅咽管瘤:鞍上区 • 脊索瘤:颅底、鞍背、斜坡
颅内肿瘤的分类及临床表现
神经外一科 梁素娟
概要
• 原发性: 脑组织、脑膜、脑神经、垂体、血管、残 余胚胎组织 • 继发性: 转移或侵入 • 儿童及青少年:后颅窝及中线部位多发 髓母细胞瘤、颅咽管瘤、松果体区肿瘤 • 老年患者:胶质瘤及转移瘤多发
分类
• 神经上皮组织肿瘤:
星形细胞瘤、少突胶质细胞瘤、室管膜瘤、脉络 丛肿瘤、松果体肿瘤、神经节细胞瘤、胶质母细 胞瘤、髓母细胞瘤
十六神经胶质瘤
• 神经胶质瘤发病率高,占颅内肿瘤的40-50%, 其中包括星形细胞瘤、多形性成胶质细胞瘤, 少枝胶质瘤、室管膜瘤、成髓细胞瘤,松果体 瘤、脉络膜乳头状瘤、胶样囊肿等。多数神经 胶质瘤系浸润生长,但也有呈结节状,或两者 并存,尚有囊性变者。特征是肿瘤压迫脑组织 或脑神经,出现相应的肢体功能障碍,视力障 碍,共济和内分泌失调与颅内压增高征象。
临床表现
• 颅内压增高的症状和体征
头痛 视乳头水肿 呕吐
• 局灶性症状和体征
刺激性症状:癫痫、疼痛、肌肉抽搐 麻痹症状:偏瘫、失语、感觉障碍
• 大脑半球
精神症状:额叶肿瘤 癫痫发作:额叶>颞叶>顶叶 感觉障碍:顶叶 运动障碍: 失语:运动性、感觉性、混合性、命名性 视野缺损:枕叶及颞叶深部肿瘤
• 鞍区肿瘤
七 脑室内肿瘤:
• 特征是可长期无定位症状,阳性神经征象少,常以颅内压增高 发病。 第三脑室前部肿瘤可出现内分泌障碍、尿崩症、嗜睡、不规则 发热等。 第三脑室后部肿瘤可出现双眼上视、下视障碍,瞳孔扩大,调 节反射障碍,小脑性共济失调,有时出现双侧锥体束征。 侧脑室肿瘤有眩晕、步态不稳、有时出现球麻痹。 改变头位时,引起剧烈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可出现急性 颅内压增高,或脑疝危象。 脑室肿瘤包括视管膜瘤、星形细胞瘤、髓母细胞瘤、颅咽管瘤、 畸胎瘤、脉络丛乳头状瘤、脑膜瘤、胶样囊肿等。 肿瘤呈孤立结节状、囊状,位于脑室内,或从邻近部位生长入脑 室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