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审计理论与实务 精品
第七章 公司治理与内部审计
第一讲
内部审计概述
内部审计概念和业务类别 定义:1、独立性和客观性; 2、一种咨询和保证活动; 3、采用系统化、规范化的方法; 4、任务是对组织的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程 序进行评估和改善; 5、目的是为组织增加价值并提高组织的运作 效率,帮助组织实现目标。
内部审计概念
1、内部审计产生的客观基础: 内部审计产生的客观基础是受托经济责任关系 , 所谓受托经济责任关系是指财产资源所有者与 经营管理者、上级管理者和下级管理者之间形 成的委托或受托经营管理的关系 。 2、内部审计的性质:
内部审计作为内部管理和控制的重要手段,与 企业单位中其他管理和控制措施相比具有综 合性、高层次。
1、审计证据的类型:书面证据、实物证据、口头证据、电子视听证 据、环境证据。 口头证据是指与被审计事项有关的人员提供的言词材料。例如 被审计事项知情人的陈述、被调查人的口头答复。 2、取证时应考虑的因素: (1)不同类型证据相组合的必要性; (2)审计目标的指导性; (3)审计风险; (4)成本效益的考量; (5)重要性。 3、评价审计证据的充分性和适当性(可靠性、相关性、有用性)
-----在实践中,内部审计地位的高低往往取决于:
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层次;内部审计的职责;内部 审计机构工作开展情况。
内部审计人员的基本条件:
1、具备必要的学识及业务能力,熟悉本组织的经营活 动和内部控制,不断接受后续教育以保持和提高专业 胜任能力。 2、遵循职业道德规范,恪守应有的职业谨慎 3、保持独立与客观,不负责被审计单位经营活动和内 部控制的决策与执行 4、具有较强的人际交往技能,能恰当地与他人进行有 效沟通
XX省内部审计协会
全省内审人员执业资格考前培训之二
《内部审计理论与实务》
内部审计理论与实务
★★★内部审计准则和职业道德规范 ★★★★审计程序和技术方法、内部审计报告 ★内部控制审查与评价、风险管理、公司治理 ★★内部审计概论
《内部审计理论与实务》讲授内容
第一部分 内部审计基本理论 第一章 内部审计概述 第二章 内部审计准则与职业道德规范 第二部分 内部审计方法与程序 第三章 内部审计程序 第四章 内部审计技术方法 第八章 内部审计报告 第三部分 内部审计实务 第五章 内部控制审查与评价 第六章 组织风险管理
内部审计的业务范围
财务审计; 经营审计; 专项审计; 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兼有财务审计与经营审 计的内容); 其他交办审计。
内部审计的特征
1、服务的内向性; 2、审查和评价的及时性和广泛性; 3、与本单位目标的紧密相关性。
第一讲
内部审计概述
内部审计的宗旨:为本组织的管理者提供服务 内部审计的作用:1、监控作用; 2、咨询作用; 3、风险预警作用;4、信息鉴证作用。 内部审计的组织机构形式:1、董事会或董事会下设的审 计委员会形式;2、监事会模式;3、总经理模式(这是 最主要的一种形式);4、纪检、监察合署模式;5、隶 属于财会部门模式。
内部审计的行业管理
内部审计行业自律管理 中国内部审计协会
1、制定内审准则和职业道德准则 2、提出指导内部审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3、组织培训和职业资格、技术职称考试 4、交流内部审计工作经验 5、协调行业内外关系 6、开展国际交往活动
第二讲
内部审计准则与职业道德规范
•一、内部审计准则
1、国际内部审计准则的主要内容 (1)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内部审计职责说明书(SRIA1947) (2)内部审计实务标准(属性标准、工作标准、实施标准) 国际审计准则----工作标准的内容包括:审计业务计划;报告审计结果;管 理内部审计活动;监测审计结果的处理情况。 (3)内部审计实务公告 2、中国内部审计准则 (1)中国内部审计基本准则:一般准则;作业准则;报告准则;内部管理 准则。------它具有阐明内部审计原理、指导内部审计工作规范性要求的功 能。 (2)具体准则(29#) (3)实务指南(3#)
审计工作底稿
编制审计工作底稿-----审计人员需要把审计 证据的计划、收集、分析、解释和综合等一 系列过程记录于工作底稿,作为审计结论的 依据。 1、类型(P60) 2、内容:审计对象名称、审计目的、审计日 期或期间、审计师签名及日期、目录或索引 号。 3、复核
二、内部审计职业道德规范
1、国际内部审计协会的内部审计职业道德 规范(1968年) (1)与内部审计职业和实务相关的原则: 正直;客观;保密;能力。 (2)描述内部审计人员预期行为规范的 行为原则。 2、中国内部审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 (2003年)
第三讲 内部审计程序
内部审计程序模式 1、传统内部审计程序---控制导向审计程序 2、现代内部审计程序---风险导向审计程序 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的一份研究报告表明, 内部审计模式将从控制导向审计向风险导向审 计转变。
审计实施阶段
1、调查和测试内部控制 2、扩大测试和审计结果 3、获取审计证据----审核、观察、监盘、询问、
函证、计算、分析性复核; 例题:下列各项中不能采用函证法进行审计取证 的事项是: A. 债权和股票; B. 财产担保和财产抵押
C. 会计凭证和会计报表;D. 短期投资和长期投资
审计证据
第三讲 Fra bibliotek内部审计程序
审计准备阶段 审计实施阶段 审计终结阶段 后续审计 内部审计管理
审计准备阶段
1、选择审计项目:确认被审计事项;确定相关风险因素并评估其重要性程 度。 2、委派审计人员,编制项目审计计划 (1)组成审计组 (2)编制项目审计计划 项目审计计划的内容: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审计目的、审计范围及审 计策略;重要性和审计风险的评估;审计组的构成和审计时间的分配及 预算安排;对专家和外部审计工作结果的利用;其他有关内容。 (3)制定审计实施方案,下发审计通知书 审计实施方案的基本内容:审计目标;审计内容、方法和程序;执行人及 执行日期;审计工作底稿的索引号;其他有关内容。 审计通知书的内容:被审计单位、项目名称;审计目的、范围和时间; 被审计单位应提供的资料和其他必要的协助;审计小组名单,审计机构 及其负责人的签章和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