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对偶句仿写用仿佛写一个比喻句

对偶句仿写用仿佛写一个比喻句

对偶句仿写-用仿佛写一个比喻句用仿佛造比喻句1、走进花市仿佛走进了花的海洋2、远处是潺潺的小溪流,那悦耳的声音,仿佛是一首波动人心弦的乐曲。

3、一轮明月从东方升起,仿佛是一个金盘子4、夜晚,天上的星星仿佛是无数颗美丽的小眼睛5、眼前这片美景让我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

6、小鸟抖动着彩翼,仿佛展开一把五色的绢扇.7、下雪了,仿佛是为了冬的寒冷而伤感。

8、天上的云仿佛一团棉花9、天上的小星星一闪一闪仿佛一眨一眨的仿佛期待什么。

10、桃花的颜色仿佛是小姑娘害羞的脸11、树上的大苹果仿佛是红着脸的胖娃娃。

12、是秋天金黄的麦子,仿佛给大地铺上了一层黄色的地毯。

13、是漫天飞舞的樱花,仿佛洁白的雪精灵在空中欢快地跳动。

14、少先队员们胸前那火红的红领巾仿佛一团团火在胸前飘扬。

15、泉水叮咚,鸟儿啾啼,仿佛是一首美妙的交响曲。

16、秋天,树叶仿佛是一个会跳舞的精灵,从树上翩翩飞舞而下。

17、那温柔的话语,仿佛母亲双手,抚慰着我心中的伤痕!18、母亲的殷切关怀,仿佛是一注氤氲的温泉,让我沉浸其中.19、明净的湖水晃动着绿岛和白云的倒影,仿佛仙境一般。

20、漓江的水真绿呀,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21、老师仿佛是一盏灯,为我们照亮前方的路。

22、蓝蓝的天空仿佛是一片没有尽头的大海。

23、看着她在草坪嬉戏的身影,仿佛蝴蝶一样美丽24、海浪仿佛是一个顽皮的孩子,在沙滩上乱蹦乱跳。

比喻句仿写练习比喻就是打比方,即抓住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的相似点,用一事物来比喻另一事物。

比喻分为明喻、暗喻、借喻三类。

明喻一般由本体,喻体和比喻词构成。

暗喻的比喻词有了变异,一般不用明显表示比喻的词语,而用判断词“是”或陈述变化的词“成了”等等。

借喻则直接比喻体替代本体。

比喻的主要作用是: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代抽象为具体。

根据比喻的特点,仿写下列句子。

1.仿照例句,以“记忆”或“友情”开头,另写一句话。

例句:遗忘是心的缝隙,漏掉了多少珍贵的昨天?1.记记里心灵的底片,珍藏了多少美好的往事?或:友情是冬天的太阳,温暖了多少冰冷的心灵?2.仿照例句,任选一种事物,写一个句子。

例句:教师的周围飘着粉笔屑,不,那不是粉笔屑,它是孕育智慧的花朵。

2.例如①父亲的脸上流淌着汗水,不,那不是汗水,它是滋润禾苗的甘露。

②医生的身上穿着白大褂,不,那不是白大褂,它是阻挡病魔的屏障。

3.仿照例句,另写一个句子,要求能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愿望。

例句:我不是挺立在高山峻岭中的巨松,也不是曲身于斗室中的盆景,而是辽阔草原上的一棵小草——为壮丽的山河添上一笔绿色。

3.例如:我不是令人眩目的星月,也不是华堂丽室中的红烛,而是原野中的一点萤火——为沉默的黑夜带来一点亮色。

4.仿照例句,以“你”开头,另写一个句子。

例句:你如果是一块鹅卵石,就不要抱怨不能成为一块美玉。

4.你如果是一泓清泉,就不要抱怨不能拥有大海的壮丽。

5.仿照例句,以“热爱”开头,另写一句子。

例句:兴趣是什么?兴趣是帆,兴趣是桨,它让我们在知识的海洋中尽情地遨游。

5.热爱是阳光,热爱是雨露,它使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快乐地成长。

6.仿照下面例句,另写一个句子。

例句:生活好比旅行,理想是旅行的路线,失去了路线,只好停止前进。

6.学习好比登山,毅力是登山的阶梯,没有毅力,只好退下来。

7.仿照下面一句话的句式,仍以“人生”开头,接着写一句话。

例句:人生如一本书,应该多一些精彩的细节,少一些乏味的字眼。

7.例如:人生如一首歌,应该多一些抒情的乐曲,少一些愁苦的叹息。

8.仿照下面一句话的句式,接着写一句话,使之与前面的内容、句式相对应,修辞方法相同。

悲观者说,希望是地平线,就算看得见,也永远走不到;乐观者说,8.希望是启明星,即使摘不到,也能告诉人们曙光就在前头。

9.仿照下面一句话的句式和修辞,以“时间”开头,接着写一个句子。

书籍好比一架梯子,它能引导我们登上知识的殿堂;9.一条河流,它让我们洗去许多不愉快的记忆10.仿照下面一句话的句式和修辞,以“思考”开头,接着写一个句子。

思考是打开智慧大门的钥匙,思考是通向成功彼岸的桥梁。

11.以“爱心”为陈述对象,以“泉水”或“歌谣”为喻体,接着写一句话。

爱心是一片照射在冬日的阳光,使贫困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11.爱心是一股流淌在沙漠里的泉水,使口渴难忍的人感到生命的再生。

或:爱心是一首飘落在夜空的歌谣,使孤独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

12.下面是毕业前夕的班会上,数学老师为同学们写的一句赠言,请你仿照它的特点,以语文老师的身份为同学们也写一句。

数学老师:人生只有抛物线、曲线、不规则线,没有直线。

语文老师:人生只有逗号、分号、省略号,没有句号。

13.根据下面句子表达特点,请在空格处接着写出比喻的内容。

巍巍诸峰,如盘龙,如驰象,如_______,如_______,如童子拜佛,如_______,如犀牛望月,如________……真是喻啥像啥,惟妙惟肖。

13.玉笋锦屏老翁扶藜天马行空14.依次填入下列空格处的比喻内容。

春联,是文学殿堂里的一朵奇葩,它出自千万人之手,各显千秋,豪放若大江东去,婉约如___________,粗犷像旭日喷薄,细腻似___________,洋洋洒洒,蔚为大观。

14.小桥流水风拂杨柳15.下面几个比喻,意思连贯。

请以“学校”作为首句的陈述对象,选择恰当的喻体,仿写四个句子。

祖国是一座花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北方就是园中的腊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小兴安岭是一朵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森林就是花中的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15.学校是一方园圃,教室就是园圃中的沃土,学生是沃土中盛开的花朵,求知的欲望就是花朵上闪亮的露珠。

比喻句仿写集合比喻句1、生活像一团雾,暂时走不出迷雾的你可能会很迷茫。

2、生活像一盘棋,棋局中的每一步,都需要你认真思考,谨慎而行。

3、生活像一栋你生活的大房子,它可能空虚无物,它也可能被你布置的丰富多彩。

4、生活像一幅你要创作的黑白分明的画卷,它有光明有黑暗,有积极有消极,画的主基调是白还是黑,那就要看你的意境了。

5、生活像一条山路,虽然崎岖,但总是在往前行。

6、生活像一束光芒万丈的火焰,它的光芒照亮了你我他。

7、生活像一场戏,需要你投入全部精力去演好你自己的角色。

8、生活像一道道菜,菜的美味否,那就要看你这个掌勺的师傅的水平了。

9、生活像一只网,以你为中心向外延伸而去。

10、生活像一座座入云的险峰,只有毅力坚强的人才能不断地征服它们。

11、生活像一个万花筒,你身在其中有时却不知道它有多精彩。

12、生活像一杯酒,需要你慢慢的酿造、品味。

13、啊,牵牛花开了。

六角形的花,像个小酒杯,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更加显眼夺目。

14、鸡冠花,远远看去红得像一团火。

走近一看,嗬,朵朵都像大公鸡头上的红冠子。

15、美人蕉那宽大的叶子,像一把绿色的芭蕉扇。

16、喇叭花的花冠美极了。

它的花蕊有六根左右,很细,像大头针一样。

它的花瓣像喇叭,它的顶端像五角星,下面是白色的,上面是紫色的,中间是粉红的,它像支架一样托着喇叭口。

它的叶子绿绿的、薄薄的,形状跟桃心似的。

17、小草用自己星星点点的绿色,织成了一块块绿茵茵的地毯。

18、茸茸的绿草,随着地形的连绵起伏,直达天际,像是给大地铺上了一层层厚厚的绒毯。

19、一树洁白的花朵,像雪,像玉,像云,像飞迸的浪花。

20、晴朗的天空是蓝色的,很像一片大海,也像一床蓝色的棉被。

21、圆圆的月亮真像个白玉盘。

22、月亮有时又不那么圆,好象白玉盘缺了半边,有时又像一只两头尖尖的小船。

比喻、连类比喻句仿写的切入点(网友来稿)郭稳福比喻是把两种不同类的事物用来打比方。

喻体和本体之间要有相似点才能打比方,然而因为事物的特点很多,因此要仔细分析例句的本体与喻体是在性质、功用、形状,还是色彩、危害等方面的特点相似。

如果抓住了例句的本体与喻体之间某方面的特点相似,我们就能联想到自然和生活中在这方面相似的许多事物,从而为仿写打开缺口。

例如:叶子的出水很高,像亭亭舞女的裙。

这是个比喻句,此句的本体出水很高的荷叶与喻体亭亭的舞女的裙,圆形特点相似,而且叶子和裙子都有轻柔的性质特点,所以能打比方。

如果我们掌握了这个句子的本体和喻体之间的相似点是两者之间的形状,那么生活中形状相似的事物就多了。

这样我们可以仿写若干个诸如如下的句子:粉笔,上大下小,像坚实挺拔的电线杆。

仿写最难的是连类比喻句。

如李乐薇的《我的空中楼阁》一文的开头:山如眉黛,小屋恰是眉梢的痣一点。

山如眉黛,小屋如痣都好理解,它们的形状特点相似,但是仿写时无从下手。

这里因为除了要对两个本体与两个喻体的特点相似了解外,还要分析两个本体与本体的关系,两个喻体与喻体的关系。

这里的山与小屋、眉梢与痣的关系紧密相连,性质上一大一小,位置一上一下。

如果我们认识了这些关系、位置、大小相似的特点,就能联想到自然与生活中的许多事物在这些方面相似。

例如:花盆与花,小船与海,天空与天空中的小鸟等。

于是我们可以这样任选两个事物作本体这样仿写:无边无垠的大海如辽阔无边的天空,那海面上的一叶扁舟恰是天空飞翔的一只鸟。

再看看2000年全国高考试题第26小题的仿写吧。

这个题是一个没有喻词的连类比喻句仿写。

原题是这样的:下面两个句子都写到“虚伪”。

前一句直接表述,言简意赅;后一句连续类比,形象生动。

请在“友谊”、“勇敢”、“信任”中任选一个词仿写两句话。

虚伪和欺诈产生罪恶蚜虫吃青草,绣吃铁,虚伪吃灵魂。

第二句是连类比喻句,它前面是从虚伪的危害特点出发,用蚜虫吃草的危害,绣吃铁的危害来比喻虚伪的危害,或者说三者的危害相同,形象生动说明抽象的虚伪内含。

虚伪与蚜虫吃草、绣吃铁的危害特点相似。

这是这个比喻的出发点。

如果我们仿写从某个事物的危害为出发点还不够,因为仿写要求还有一个要把虚伪换成“友谊”、“勇敢”、“信任”。

这三个词与例句是反义词。

因此仿写的出发点和思想内容都要与例句相反,即出发点应是某一事物的积极的重要性功能或作用。

这样我们就能在自然与生活中找到本体和喻体另造句子。

如:快挺靠白帆,鸟靠翼,友谊靠诚信蜜蜂酿蜜,葡萄酿美酒,诚信创造幸福。

老马拉车,老牛耕地,诚信为人。

总之,如果例句比喻句简单一点,仿写会很方便,如果是类比比喻就会很难,有时无从下手,我们必须对例句的本体与喻体进行分析,找到相以特点,看它们是在性质、形状、色采,还是在危害、功用等方面的特点相似。

连续类比的句子还要对两个本体和喻体的关系作分析,才能打开思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