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梦游天姥吟留别(优质课) 2PPT课件

梦游天姥吟留别(优质课) 2PPT课件

2、大胆的夸张,丰富的想象。
3、语言精炼清新,长短句式参差多 变,四言、五言、六言、九言交错运用、 节奏有缓有急,富有音乐美,具有极强 的表现力。
45
个性化的浪漫
★ 与一些人写得遇仙人纯系偶然,是仙人对自 己的恩宠不同,李白开篇就说明他寻访仙境是 主动的,是蓄谋已久的,他已探知瀛洲难求, 但不肯罢休,再次访得越人,把全部热情投给 了天姥山。 ★ 与一些人只敢觐见一二仙人的奢望不同,李 白竟调来“如麻”的仙人,一时祥云纷纷日月 生辉,分明是仙家盛会。
文章线索的分类分为以下几类: 1、以人物为线索 2、 以事情为线索 3、以物品为线索 4、以地点为线索 5、以时间为线索 6、以感情为线索
22
文章线索的作用 贯穿全文,使文章浑然一体,使结构完整严谨.这
是明线, 如果有暗线,是与明线共同贯穿全文,也为抒发
的感情找到了一个很巧妙的切点,但有时会有双 线索,即两条线索相辅相成,既处处相关联,又 看似毫无关系,是文章线索的难点!
8
解题:
梦游天姥 : “梦游”, 梦中游览。“天姥”指天姥山,
在今浙江新昌县东五十里,东接天台山。传说曾有登此山 者听到天姥(老妇)唱歌之声,故名。
吟:诗体名称,属于歌行体。特点:
1、篇幅较多,容量大。 2、平仄没有近体诗那样严格。 3、用韵较灵活,可一韵到底,也可几句转一韵。 4。以七言为主,杂有长短句式。
世间行乐亦如此,
古来万事东流水。
这种对人生的伤感情 绪和逃避现实的态度, 表现了李白思想当中
别君去兮何时还? 且放白鹿青崖间,
消极的一面。
须行即骑访名山。
40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梦游天姥
使我不得开心颜。
怎么能够低头弯腰伺候 那些有权有势的人,使 我不能够心情愉快呢!
直抒胸臆
留别。 借“梦游天姥” 抒发感慨,向东 鲁朋友及自己人 生过去告别,以 诗明志。
梦游天姥吟留别
1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对联
千古诗才,蓬莱文章建安骨 一身傲骨,青莲居士谪仙人
——写李白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杜甫 李杜文章在,光芒万丈长
——韩愈
3
梦游天姥吟留别
李白
7
背景
诗人被赐金放还,离开长安后, 先到洛阳与杜甫相会,结下友谊。随 后又同游梁、宋故地,这时高适也赶 来相会,三人一同往山东游览,到兖 州不久,杜甫西入长安,李白南下吴、 越故地。这首诗就是他行前写的。这 已是离开长安后的第二年。政治上的 失败使他胸中块垒难消,这首诗便是他 的“发愤之作”。
云霞明灭或可睹 (灭,暗)
势拔五岳掩赤城 (超出 遮掩 )
栗森林兮惊层巅 (使…颤栗;使…惊)
云青青兮欲雨 (动词,下雨)
訇然中开
( 打开,动词)
虎鼓瑟兮鸾回车 (弹奏)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低头;侍奉)
18
1.文章的线索是什么?
展示讨论
2.作者在写梦游之前写了什么? 有什么用意?
3.作者写了哪些梦中之景? 运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
23
作者写到了瀛洲,五岳,天台。 这些景物是为了衬托天姥山的高大与神奇。 瀛洲是中国神话传说中的仙山,是一个可以想却 终难以到的地方,但是天姥山却是一个实实在在 可以去的地方。这一个衬托还原了天姥山一个实 实在在存在的个体,却在某种程度上却又有着与 瀛洲一样神奇的因子。 接着作者继续写五岳与天台,用它们来衬托 天姥山的高大巍峨。作者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写天台与五岳的高大,来反衬天姥山,使读者对 天姥山充满向往,随作者的思绪梦游天姥山就顺 理成章了。
★ 与那些凡夫俗子只敢远远瞻拜不同,李白让 自己登上天姥山后,“洞庭湖天石扉,訇然中 开”,反倒是仙境为礼遇作者而隆重敞开。
46
在人间一身傲骨的李白,到了神 仙世界孔没有丝毫自惭形秽。这是 因为李白认为自己本就属于神仙世 界,既然地上人俗世丑陋不堪, “谪仙”当然应该重返仙界。
嫉恶如仇 狂放浪漫
47
24
作者在写梦游时写了 魂飞剡溪——凄清幽静 着屐登山——高峻雄奇 黄昏山景——幽深恐怖 洞天仙境——金碧辉煌、热闹非凡
25
夸张 ⑴夸张的特点 为追求某种表达效果,对原有事物进行合乎情理的着意扩 大或缩小。要求使用时不能失去生活的基础和根据,不能 漫天浮夸,要给人以真实感。 ⑵夸张的种类 ①扩大夸张。例如: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②缩小夸张。例如: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③超前夸张。例如:未饮心先醉,眼中流血,心内成灰。 ⑶夸张的作用 有利于突出事物的本质和特征,鲜明地表现出作者对事物 的感情态度,增加语言的生动性。
26
诗眼: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
——揭示主旨,表现诗人追求个 性自由和蔑视权贵的精神。
27
世间赏心乐事也像这样(虚幻),自古以来 许多事情像东流的水一样一去不复返。告别 你们东鲁诸君,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回来?暂 且把白鹿放在青青的山崖间,等到要行走的 时候就骑上它去访问名山。
追求乐土
4.文章结尾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 情?全文的主旨句是什么?
19
全诗脉络
梦游前
梦游中
梦游后
20
写作思路
请找出诗歌中关键性的过渡性语句。
由现实转入梦境: “我欲因之梦吴越”。 由梦境转入现实: “忽魂悸以魄动……失向来之烟霞”。
21
文章线索就是贯穿一篇文章,即在文章的不 同段落中都可见的词、句子或是情况等等;并且 在解读文章时可以依照用来解读文章含义,了解 文章主旨的关键词条。
留别:是自己要走了,写诗赠给留住在此地的朋
友。(说明写作目的)
9
景点欣赏
岩 泉 龙 吟
鉴湖泛舟
天台顶峰
10
天姥登临11ຫໍສະໝຸດ 121314
15
16
瀛洲 yíng
天姥 mǔ
剡溪 shàn
渌水 lù 脚著谢公屐 zhuó. jī
石扉
fēi
澹澹
dàn
訇然
hōng
魂悸

17
烟涛微茫信难求 (信,的确、实在)
思想感情:对统治者的蔑视和反抗。
41
中心思想:
作者用幻想世界的美好衬托现实世界 的丑恶,用诗人在幻想世界的自由翱翔衬 托他在现实世界的失意和碰壁。
写出了作者憎恶黑暗现实、追求自由 乐土的理想,表现了蔑视权贵的精神。
44
艺术特色:
1、全诗运用对比手法,从现实 (浑浊、冷酷)到梦境(美妙、欢 乐),又回到现实。
李白的人生在天宝三年经历了 一次沉重的挫折,但经历了挫折后 的李白却走出了与官宦之道不一样 的精彩人生,绣口一吐,就吐出了 半个盛唐。人生总会有灿烂的阳光, 也会有凄冷的风雨。让我们从李白 人生如梦的感慨中感悟到他积极一 面,相信乌云上面有晴空,风雨过 后是彩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