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专题II 课题1植物细胞工程
专题II 课题1植物细胞工程
3、实现的技术: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就是在无菌和人工控制条件下,将离 体的植物器官、组织、细胞,培养在人工 配制的培养基上,给予适宜的培养条件, 诱导其产生愈伤组织、丛芽,最终形成完 整的植株。
2.1 植物细胞工程
二、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 (一)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实验:胡萝卜的组织培养
1、实验原理:
2.1 植物细胞工程
二、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 (二)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 3、过程
二、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 (二)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 3、概念
将不同种的植物体细胞,在一定条件下融合成杂种 细胞,并把杂种细胞培青成新的植物体的技术。
4、成果
番茄一马铃薯(并没有得到预期结果) 烟草一海岛烟草、胡萝卡一羊角芹、白菜一甘蓝等 种间或属间杂种,在生产上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其中"白菜一甘蓝"同普通白菜相比,具有生长期短 、耐热性强和易于贮藏等优点。
2.1 植物细胞工程
二、植物细胞工程的实际应用 (一)植物繁殖的新途径 3、神奇的人工种子
(1)天然种子的不足 ①培育时间长;②易发生性状分离而丧 失其优良特性;③受季节、气候和地域的限 制;④占用大量的土地 (2)人工种子: 就是以植物组织培养得到的胚状体、不定 芽、顶芽和腋芽等为材料,经过人工薄膜包 装得到的种子。
①分化的植物细胞一般都具有全能性。 ②分化细胞→(脱分化)→愈伤组织→( 再分化)→胚状体或丛芽→完整植株 ③分化的植物细胞仍具有形成完整植株所 需要的全部基因。
2.1 植物细胞工程
二、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 (一)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实验:胡萝卜的组织培养 2、实验目的: (1)尝试进行植物的组织培养。 (2)了解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原理 3、材料用具:(略)
2.1 植物细胞工程
二、植物细胞工程的实际应用 (一)植物繁殖的新途径 2、作物脱毒
(2)脱毒苗 植物分生区附近(如茎尖)的病毒极少,甚 至无病毒。因此,切取一定大小的茎尖进行组 织培养,再生的植株就有可能不带病毒,从而 获得脱毒苗。 用脱毒苗进行繁殖,种植的作物就不会或 极少感染病毒。 (3)实例: 在马铃薯、草莓、甘蔗、菠萝和香蕉等主 要经济作物上已获得成功。
2.1 植物细胞工程
二、植物细胞工程的实际应用 (二)作物新品种的培育 1、单倍体育种
(1)常规育种的不足 时间长 (2)单倍体育种的过程:
①花药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植株; ②利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植株幼苗,使 染色体加倍,即可得到稳定遗传的优良品种。 育种时间大大缩短!
2.1 植物细胞工程
二、植物细胞工程的实际应用 (二)作物新品种的培育 2、突变体的利用
5、优点
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扩大杂交亲本范围, 培育新优良品种。
• 1.为什么“番茄—马铃薯”超级杂种植株没 有如科学家所想像的那样,地上长番茄、地 下结马铃薯? • 生物基因的表达不是孤立的,它们之间 是相互调控、相互影响的,所以马铃薯—番 茄杂交植株的细胞中虽然具备两个物种的遗 传物质,但这些遗传物质的表达受到相互干 扰,不能再像马铃薯或番茄植株中的遗传物 质一样有序表达,杂交植株不能地上长番茄 、地下结马铃薯就是很自然的了。
三、植物细胞工程的实际应用 (一)植物繁殖的新途径
1、微型繁殖: (1)概念: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不仅可 以保持优良品种的遗传特性,还可以高效 快速地实现种苗的大量繁殖,因此人们形 象地把用于快速繁殖优良品种的植物组织 培养技术,叫做植物的微型繁殖技术,也 叫快速繁殖技术。
2.1 植物细胞工程
二、植物细胞工程的实际应用 (一)植物繁殖的新途径
来源:在植物的组织培养过程中,由 于培养细胞一直处于不断的分生状态,容 易受到培养条件和外界压力(如射线、化 学物质等)的影响而产生突变。 应用:筛选出对人们有用的突变体, 进而培育成新品种。
2.1 植物细胞工程
二、植物细胞工程的实际应用 (三)细胞产物的工厂化生产
原理: 用组织培养技术大量繁殖植物,再从 中提取相应的细胞产物,从而实现细胞产 物工厂化生产。 成果: 人参皂试干粉、紫杉醇、蛋白质、脂 肪、糖类、药物、香料、生物碱等。
1.在组织培养实验中,为什么要强调所用器械 的灭菌和实验人员的无菌操作? 培养基含有丰富养分-(有利于)→培养物 和杂菌(争夺营养、产生有害物质)的生长 污染因素:外植体带菌、培养瓶和各种器 械灭菌不彻底、操作人员操作不规范等。
在20 世纪60 年代, 一些科学家就尝试将番 茄和马铃薯杂交,试图 培育出一种地上长番茄、 地下结马铃薯的“超级 作物”。但是这些杂交 尝试均没有成功,你能 分析其中原因吗? • 不同的两种生物之 后来能培育出番茄与 间,存在着天然的生殖 马铃薯的杂交后代吗? 隔离,用传统的有性杂 如果可以,是用什么 交方法不可能得到二者 技术实现的? 的杂种后代。
2.1 植物细胞工程
一、利用菊花的花瓣培养出菊花
1、原理:
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具有某种生物全部遗传信息的任何一个细胞, 都具有发育成完整生物体的潜能。
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基因 在生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细胞 会有选择性地表达出各种蛋白质, 为什么不会表现出全能性,而是 从而构成生物体的不同组织和器官。 分化成各种组织和器官。
专题2 细胞工程
• 细跑工程是指应用细胞生物学和分子 生物学的原理和方法,通过细胞水平 或细胞器水平上的操作,按照人的意 愿来改变细胞内的遗传物质或获得细 胞产品的一门综合科学技术。根据操 作对象的不同,可分为植物细胞工程 和动物细胞工程两大领域。
科学家利用菊花的花瓣培养出的菊花。 为什么能够培养出来?如何培养?
1、微型繁殖 (2)实例:一些优良的观赏植物、经济 林术、无性繁殖作物等都已经实现了利用 快速繁殖技术来提供苗木。 兰花、生菜、杨树以及无子西瓜的试 管苗,都已形成一定规模的产业化生产。
2.1 植物细胞工程
二、植物细胞工程的实际应用 (一)植物繁殖的新途径 2、作物脱毒
(1)问题: 马铃薯和草莓都是无性繁殖的作物, 它们感染的病毒很容易传播给后代。病毒 在作物体内逐年积累,就会导致作物产量 降低,品质变差。
2.1 植物细胞工程
二、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 (一)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实验:胡萝卜的组织培养
4、方法步骤: (1)胡萝卜根切段(洗净消毒) (2)对在胡萝卜段进行消毒。 工作平台:超净工作台( 或接种箱) 消毒顺序:酒精溶液(30S)→无菌水 →次氯酸钠(30min)→无菌水(2-3次)
2.1 植物细胞工程
二、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 (一)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胡萝卜的组织培养
4、方法步骤: (3)切取含有形成层的小块(无菌滤纸、解 剖刀); (4)将小块接种到诱导培养基上。 (5)培养诱导出愈伤组织:23-26℃ 恒温 避光条件下培养(注意观察污染情况及愈伤 组织生长情况) (6)愈伤组织转接到分化培养基继续培养 ,分化形成试管苗(幼苗)。
•
2.1 植物细胞工程
二、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 (二)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 1、关键步骤
(1)除去细胞壁:
方法:纤维素酶和果胶酶
(2)原生质体的融合:
方法:人工诱导 物理法:离心、振动、电激等; 化学法:聚乙二醇(PEG) 融合后可能出现的杂交细胞: 番茄-番茄杂交细胞;马铃薯-马铃薯杂交 细胞;番茄-马铃薯杂交细胞。
用一根嫩枝条就可以培育出10万株以上的幼苗, 用高产奶牛的耳细胞做供体就可以生产出众多的高产 奶牛吗? 这些都需要通过细胞工程来实现。 细胞工程应用的领域十分广泛,例如: 应用动物细胞培养技术,可以大量地生产各种抗 病疫苗; 应用杂交瘤技术,能为人类提供诊治肿瘤的单克 隆抗体; 应用动物克隆和植物微繁技术,可以快速繁殖动 植物的优良品种; 应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能创造出靠常规杂交 育种无法得到的作物新品种……
2、基本过程:
(1)细胞的脱分化。即让已经分化的细胞(如 花瓣细胞),经过诱导后,失去其特有的结构和 功能而转变成未分化细胞(如具有分生能力的薄 壁细胞)的过程,再形成愈伤组织。 (2)再分化。愈伤组织在一定的培养条件下, 又可以再分化出幼根和芽,形成完整的小植株。
2.1 植物细然界中有一种含有叶绿体的原生动物 ──眼虫,说明植物的细胞器同样可以在 某些动物细胞中存活,请探讨:动物细胞 与植物细胞之间可以实现杂交吗?如果理 论上可行,请设计出具体实验方案。 • 根据眼虫的特点,动物细胞和植物细 胞之间在理论上是可以实现杂交的。具体 的实验方案可以设计如下:
2.1 植物细胞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