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交通调查
第十章 公共交通调查
三、城市公共交通现状调查 1、公交客运需求调查
(1)高峰小时线路跟车调查 到站时间 区间是否堵车 站点上下客人数 上客抽样调查:下车站、是否要转车、 上车前是否转车、等车时间等 (2)站点上下车人数调查 调查时间:6:30~19:30 调查时期:工作日
公交线路()行车方向(X-Y)调查日期、时间、天气、调查人
第十章 公共交通调查
三、城市公共交通现状调查 7、轨道交通调查
见图10-1
8、辅助公交调查
(1)出租车调查 (2)轮渡调查
公共交通调查实习调查表
公交线路()行车方向(X-Y)调查日期、时间、天气、调查人
站 站名 序
到站 时刻
离站 时刻
自上 站始
是否
拥堵
上客 数
下客 数
等车 时间
上车乘客抽样询问
下车 站
是否 要转 车
上车 前是 否转 车
公共交通调查数据分析
区间运行时间分布 站点上下客人数分布 各站点平均等车时间估计
5、主要交通枢纽情况调查
调查内容 衔接方式
常规公交与地铁 常规公交与铁路
地铁与铁路 地铁换乘 公路客运枢纽
衔接的公交线路及数量 换乘站距 客流量 上下乘客人数
第十章 公共交通调查
三、城市公共交通现状调查 6、城市居民调查
(1)调查内容 满意度 不满的方面:等车时间长、运行时间长、换乘不便等 (2)调查方法 问卷法 群众来信 直访法
第十章 公共交通调查
一、公共交通系统的组成 公共交通工具 公共交通线路网(密度、步行时间、非直线系数) 车站与场站(站距、服务面积:300m,>50%; 500m,>90%) 公共交通运营管理系统
第十章 公共交通调查
二、城市公共交通系统所处环境调查 1、城市社会经济基础资料调查
人口资料 国民经济指标 运输量 交通工具拥有量
车辆年检法、明信片法
6、城市道路流量调查
道路机动车流量 交叉口机动车流量 道路(电动)自行车 交叉口(电动)自行车流量 核查线流量(校核交通城市公共交通系统所处环境调查 7、交通设施调查
道路(等级、机非分割方式、几何属性、单行线、公交专用线) 交叉口(类型、位置、控制方式) 停车场(位置、形式、容量)
站 站名 序
到站 时刻
离站 时刻
自上 站始
是否
拥堵
上客 数
下客 数
等车 时间
上车乘客抽样询问
下车 站
是否 要转 车
上车 前是 否转 车
第十章 公共交通调查
三、城市公共交通现状调查 2、公交车辆调查
(1)数据来源:公交公司 (2)调查项目 公交车辆总数 各种车型数量 总做位数 车龄统计数据 车辆完好率
第十章 公共交通调查
三、城市公共交通现状调查 4、站点及场站现状调查
(1)公交车站调查 车站位置 车站形式(是否为港湾) 停靠线路及线路数 站距 衔接枢纽情况 (2)公交场站调查 数量及分布 场站面积、服务车种及数量、服务半径
第十章 公共交通调查
三、城市公共交通现状调查
调查方法:家访法、电话询问法、明信片法、 城市出入口询问法、公交卡调查法
调查表,参见表10-4
第十章 公共交通调查
二、城市公共交通系统所处环境调查 5、机动车出行OD调查
公交车出行OD调查(行车记录仪) 出租车出行OD调查(出租车公司) 其他:发(收)表格法、路边询问法、车辆牌照法、
2、城市土地利用基础资料调查
土地利用性质 就业岗位数 就学数 商品销售额
第十章 公共交通调查
二、城市公共交通系统所处环境调查 3、城市居民出行OD调查
调查方法:家访法、电话询问法、明信片法、工作出行调查法、 职工询问法、公交卡调查法(月票调查法)
调查表,见表10-4
4、城市流动人口出行OD调查
第十章 公共交通调查
三、城市公共交通现状调查 3、公交线网及线路调查
(1)线路调查 具体走向 线路长度 沿途站点序列 线路平均运营时间 发车间隔 配车数 公交专用道条数及隔离形式 非直线系数
第十章 公共交通调查
三、城市公共交通现状调查 3、公交线网及线路调查
(2)线网调查 线网密度(计算) 任意两点(小区)可达性 换乘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