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近几年高考地理试题的分析及思考曲延萍做完今年的地理新课标卷 1 卷 II 卷,总体感觉试题难度不大,考查的内容也很基础,知识结构稳定,知识点分布合理,无偏、繁、怪、难和超纲题目,整体难易适中,突出课上强调的地理空间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能力的考查,注重考查主干知识和综合分析能力,体现出 “能力切入,能力考查 ”的高中新课改高考命题要求。
现谈一谈对近几年高考试题的分析和思考。
一.大纲的变化总体来看考试大纲只是个别语言文字有轻微变化,无实质内容的改变。
二.考核目标与要求地理学科命题注重考查考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学科素养,即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考核目标与要求主要有: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等四个方面。
这四个方面又分为三个不同的水平层次。
(见下表)目标 要求ⅠⅢ(一)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二)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三)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四)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三.试题考点分析获取试题提供的地理信息,理解试题要求以及考查意图将所学地理知识与试题 准确地运用地理知 的形式和内容建立正确 识和有关信息,认 的联系 识和说明地理问题正确表达事物的地理现 把握地理事物的本 能从地理角度对 时政热点问题、身象,准确描述和解释地 质和规律,并作出边的现实问题作理事物的特征 正确的阐释出正确的解释、评运用判断、归纳、演绎、在 论 证 中 观 点 明价,因此、因时制宜地提出科学解比较、概括等方法论证 确、表述清晰、逻决问题的方法与地理问题 辑严谨措施我对近四年地理全国新课标卷 1 卷和 II 卷进行了对比。
因为近年的地理卷基本体现了:知识抽样,能力覆盖,重视图表考查等特点,所以我重点对比了考点、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所占分值,图表能力等方面,现分析如下:(一) 考点分析知识考点 2016 年 2015 年 2014 年 2013地球运动1 卷 6 题地理计 1 卷 3 题正午太阳高 1 卷 5 题区域定位算 度的时空变化 1 卷 10 题地理计算 II 卷 8 题区时和 II 卷 3 题区域定位地方时的计算 II 卷 4 题正午太阳高 度II 卷 5 题地球地图知识的应用最短航线问Ⅱ提炼地理信息的有效内容和价值,并对其进行分析与整 合题大气II 卷 7 题气象灾 1 卷 37 题青藏高 1 卷 1 题 2 题我国太 1 卷 9 题等压线判读害的成因原冻土及其影阳能的分布特点和太与风向判断II 卷 8 题气候变响,热棒倾斜原阳能开发的影响11 题天气系统的时暖的影响因间变化II 卷 4 题 5 题沙36 题中国西南攀枝尘暴天气花地区的气温特征II 卷 9 题地理图和天气特征表的判读II 卷 6题影响台湾年II 卷 10 题纬度和均温分布因素水域对气温的影7 题台湾降水量的响分布10 题影响海雾的因素11 题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水II 卷 9 题河流水 1 卷 2 题 3 题水循II 卷 6 题我国不同流 1 卷 4 题地形对降水文特征环原理的应用域的水循环的影响: 1 卷 8 题 9 题影响II 卷 7 题人为因素对II 卷 9题寒流的降温海冰资源分布的水循环的影响作用因素II 卷 10 题影响降水的II 卷 11 题减少河因素流凌汛危害的措II 卷 36 题( 1)沼泽施形成原因,河口渔业资源地壳、地 1 卷 7,8,9 题外力 1 卷 10 题 11 题: II 卷 36 题( 1)河流II 卷 36 题风力流水质作用海岸变化趋势沉积作用的外力作用整体性和 1 卷 10,11 题山地 1 卷 7 题实验植被的 1 卷 6 题自然带分布差异性的垂直地带性变化II 卷 37 题种植桉树37 题:堪察加半II 卷 8 题整体性特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岛自然特征及整体性II 卷 6 题自然带的分布人口城市 1 卷 4 题:城市 1 卷 6 题影响城市分 1 卷 7 题人口变化与6 题:城市布的因素城市化1 卷 10 题 11 题人口8 题美国城市人口增长变化II 卷 1 题 2 题城市化II 卷人口迁移的影进程和影响响农业 1 卷 36 题:茉莉II 卷 1 题 2 题 3 II 卷 11 题农业地域类 1 卷 1 题农业生产条种植农业发展区题基塘农业的影型件位分析响,价值,变化II 卷 37 题三江平原的 3 题交通对农业生II 卷 1 题 2 题:现原因环境特点及其对农业产的影响代茶园的优势II 卷 6 题中资企生产的影响II 卷 3题影响农业生业在国外进行渔产的因素 4 题 5 题地业生产膜的作用及负面作II 卷 37 题农业可用持续发展II 卷 8题影响樟树分布的因素工业 1 卷 1,2,3 题: 1 卷 4 题 5 题飞机 1 卷 37 题沙特磷酸盐 1 卷 37 题区域鲈鱼工业区位选择、场的地理区位因工业区位条件及对环产业产业转移;素境的影响5 题:产业集聚 1 卷 36 题大盐湖36 题:工业发展卤虫产业的发展区位分析II 卷 3 题 5 题:产业转移II 卷 4 题工业区位因素地域联 1 卷 37 题II 卷 7 题交通对 1 卷 4 题 5 题影响铁 1 卷 2 题交通运输方系生产的影响路选线的因素式选择区域可持 1 卷 36 题(4)区 1 卷 1 题地表覆 1 卷 9 题大气污染对续发展域可持续发展盖物的水土保持植被的影响II 卷 1 题:区域农作用 1 卷 36 题措那湖沙源业发展II 卷 36 题尼日利及成因,对铁路的影II 卷 10 题 11 题:亚铁路,气候特响水利工程建设点及其影响II 卷 36 题II 卷 36 题:流域II 卷 37 题( 1)综合开发与治理题河套平原的地势特点等值线和 1 卷 7 题:等值 1 卷 8 题图表的判读II 卷 1题地理图表的图表线的判读判读选修 1 卷 42 题:旅游 1 卷 42 题:徒步 1 卷 42 题旅游地的自 1 卷 42 题旅游开发的开发条件评价旅游的风险然环境43 题江南丘陵洪灾43 题:冰川泥石43 题:城市水患43题地震引发的次生成因及治理流灾害发生的原的原因地质灾害44 题矿渣的危害与因44 题:喀斯特地44题坡耕地侵蚀的危治理44 题:高位虾池区土壤保护害及措施II 卷 42 题神农架吸对环境的不利影II 卷 42 题旅游交II 卷 42 题老工业区工引游客的原因响通方式及其原因业遗产旅游43 题低温对东北农II 卷 42 题:旅游43 题城市涝灾原43题地质灾害分布特作物的影响资源价值及开发因点及原因44 题环太湖泉水污条件44 题贵州省喀斯44题野生动物数量减染的危害和治理II 卷 43 题:洪涝特地区环境问题少的原因及保护灾害II 卷 44 题:固体废弃物污染问题(二)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所占的分值对比(没有统计选做题)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所占的分值大致相当,但人文地理所占的比重上升,体现了学地理是为了用地理的新课程思想。
(三)能力考查对比⑴获取和整合地理信息的能力;⑵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⑶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基本规律的能力;⑷论证和探究地理问题并用之于实践生活的能力。
从近几年的地理能力考查对比看,选择题的考查基本体现了对⑴获取和整合地理信息的能力;⑵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的要求。
非选择题的考查体了⑴获取和整合地理信息的能力;⑵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⑶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基本规律的能力考查要求;⑷论证和探究地理问题并用之于实践生活能力的考查,一般在非选择题的36 题或 37 题会有体现。
所以整个试卷对能力的考查覆盖的很全面。
四.试卷特点(一)全国卷与地方卷共同的特点重视知识理解与灵活应用能力、迁移能力的考查;重视地理图表信息解读与应用能力的考查,尤其是区域图、等值线图;重视信息提取与处理能力的考查;Ⅱ卷综合题都以区域地图(一道中国地理、一道世界地理 )做载体呈现等。
(二)全国卷自身突出的特点①全国卷最能体现“学习生活中的地理”这一特色,它多运用真实新材料,创设贴近生活的新情景,且情景、材料相对较单一,这就要求提高对新情景的快速理解与解读的能力。
②多围绕一个主题层层设问,反复追问,这一特点主要体现在Ⅱ卷综合题,比如全国Ⅱ卷 2015 年围绕尼日利亚铁路分布修建问题命题、围绕河套平原水资源利用问题命题。
③综合题得分点分值不固定,一个得分点可以是 1 分、 2 分、 3 分、 4 分甚至 5 分,这可能会对新加入全国卷考试省区的考生是一个挑战,会制约“以分值答题”的常规答题模式,影响学生的“踩点”答题。
④综合题注重思维过程,部分设问缺乏答题模板,对解读、提取、应用图表、文字材料信息的能力、思维过程和逻辑分析能力要求更高,比如全国Ⅱ卷2014年分析建三江农作物虫害较少的气候原因、简述建三江水稻种植过程中化肥施用量较少的原因, 2015 年指出长期维持河套灌渠功能必须解决的问题,并简述原因。
2016 年分析勘察加半岛大型野生动物植食性和肉食性动物数量较少的原因等。
五.试题特点 (以 2016 年 2015,全国 1 卷为例 )2016 年 1 卷考查第一、彰显地理学科区域特点。
本套地理试题大部分从区域特点入手,了广西横县茉莉种植,勘察加半岛的自然特征, 2015 年考查青藏地区太阳能利用、新疆兰新铁路选线、青藏地区错那湖风沙、沙特阿拉伯磷酸盐工业等。
选做题也均考查了中国不同区域的区域发展问题。
如青海湖鸟岛深度游、青藏地区东北部地质灾害、季风区坡耕地切沟等环境生态问题。
第二、突显了地理学科的地图功能。
每一题组都附有地理图像,全套地理试题共用了10幅。
今年对地理统计图应用篇幅较大,既有图表统计又有坐标统计。
这说明地理高考要求中对学生的读图、分析、提取信息,运用图表解决问题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第三、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 ,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创新。
选择题 7~ 9 题、 10~11 题、 36 题、 37 题都具体反映出这一思想。
7~9 题根据实验统计数据推断生物量变化, 10~11 题根据美国人口迁移数量和占总人口比例统计图推算美国人口自然增长规律、总人口数量,36 题是通过错那湖周边环境推断风沙来源及成因,37 题是根据沙特地理环境对沙特磷酸盐工业生产条件、工业生产影响进行探究。
第四、试题设计更细节化、更灵活化。
选择题第 3 题很巧妙地将地球运动与太阳辐射能分布结合在一起,选择题第 6 题兰新铁路沿线城镇分布受限因素,选择题10、11 题利用某国1900 年到 2010 年人口迁移数、移民比重计算推出该国人口增长、人口数量,综合题36 题西42湖鸟岛深度游所需生活用品、 43 题本次地震后图示区域次生灾害严重的原因等,这些设问非常的细化、非常的具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