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教育制度5.1 《大纲及指南》课后习题详解1.什么是教育制度?学制在古代和现代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答:(1)教育制度的含义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各种教育机构和教育规范系统的总和,它包括教育制度环境和教育制度安排两方面。
教育制度环境是指一系列用来指导教育生产过程的基本规则,教育制度安排是支配各个不同的教育单位之间可能合作与竞争方式的一种安排。
按照制度变迁理论,制度环境的变化将决定着制度安排的变化,而制度安排则是制度环境的具体体现和延伸。
广义的教育制度是指国民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为实现其国民教育目的,从组织系统上建立起来的一切教育设施和有关制度。
狭义的教育制度是指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系,具体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目的、要求、入学条件、学制年限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2)学制在古代和现代的发展历程学制不是从来就有的,它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历程。
①古代学制。
在原始氏族时代,社会还处于混沌未分化状态,教育还没有从生产劳动中分离出来,还没有产生学校,因此那时就不可能有学制。
在进入古代阶级社会之初,由于社会的分化,教育从生产劳动中第一次分离出来,于是就产生了古代学校,后来还有了简单的学校系统,因此就产生了古代学制。
由于古代学制只有等级性和阶级性,没有生产性和科学性,这就决定了古代学制的不系统和不完善。
古代学制没有严格的程度划分,没有严格的教学年限的规定,学校类型很少,层次简单,只有蒙学和大学,甚至连中学都没有。
②现代学制。
现代学制是人类进入现代社会之后的产物,它是社会的进一步分化,特别是教育从生产劳动中第二次分离的结果。
现代学校培养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类人才,因此,现代学校不但有阶级性,而且还有生产性和科学性。
这就决定了现代学校教学内容上的科学性及其与生产劳动密切联系的性质,决定了学校规模上的群众性和普及性,结构上多层次的特点,从而确定了现代学制的系统和完善的性质。
在现代学制中,现代学校教育机构系统是最严密的和最有效的教育施教机构系统,并且是其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
2.试述现代学校的产生、发展和现代学制的形成。
答:现代学制是随着现代学校的产生、发展而形成的,现代学校的产生是依照两条路线进行的。
一条是自下而上地发展的,是以最早的中世纪大学及后来大学为顶端,向下延伸,产生了大学预科性质的中学,经过长期演变,逐步形成了现代教育的大学和中学系统;另一条是自下而上地发展的,是由小学(及职业学校),而中学(及职业学校),并上延至今天的高等职业学校。
前者是学术性的现代教育系统,后者是群众性的现代教育系统。
从横向的学校阶段来看,现代学校的产生、发展和现代学制的形成的情况如下:(1)大学和高等学校在欧洲,随着商业、手工业和城市的发展,大概在12世纪时就产生了中世纪大学。
到14世纪时,欧洲已经有了几十所大学。
这些大学一般设有文科、神学科、医学科和法学科等,其中文科主要教授“七艺”,属普通教育性质,起着后来的普通中学的作用,是大学的预科。
当时大学的四科,对入学年龄和修业年限都没有严格的规定。
文科一般为6~7年,其他三科为5~6年。
在文科学习三四年,修完文法、修辞学和辩证法“三艺”,获得在文科任教许可证的,就是硕士。
文科修业期满,就有权进入大学其他三科中的某一科学习,毕业合格,并获得任教许可证的,就是博士。
现代大学和现代高等学校是经过两条途径发展起来:一条是通过增强人文学科和自然学科把中世纪大学逐步改造成为现代大学,如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和巴黎大学等;另一条是新创办的大学和现代高等学校,如伦敦大学、洪堡大学、巴黎高等师范学校等。
现代大学和现代高等学校是在18~19世纪随着市场经济、现代生产和现代科技的发展而发展和完善起来的。
(2)中学①古典文科中学。
欧洲文艺复兴前后,曾出现了以学习“七艺”和拉丁文或希腊文为主要内容的一类学校。
这些学校修业年限不等,有6年的、也有8~10年的,它们的教学内容、毕业生的规格要求也与中世纪大学的文科基本相同,都是为大学培养预备生和为教会、国家培养僧侣、官吏的。
这类学校在教育史上一般称为古典文科中学,这类学校与中世纪大学的文科的联系是十分明显的,有的就是从中世纪大学的文科演变而来的。
②实科中学。
18世纪初,由于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社会提出了对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的需求,于是在欧洲出现了一类以实用学科和现代外语为主要课程的实科中学。
比起古典文科中学来,实科中学更适应生产和社会经济的需要,更接近生活,具有更鲜明的现代中学的特点。
实科中学的出现是中等教育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它意味着中等学校在现代学校的方向上迈出了有决定性意义的一步。
实科中学同具有浓厚古代学校传统的古典文科中学经历了两百年的长期斗争,并取得越来越强大的地位,同时促使古典文科中学不断改进和发展,二者都逐步变成了愈益完善的现代中等学校。
(3)小学欧洲在文艺复兴以前有一种行会学校和基尔特学校,主要学习本族语的读写、计算和宗教,这是欧洲城市最早的初等学校。
文艺复兴时期,教会又办起了许多小学,这些可称为小学的前身。
在18世纪末到19世纪,欧洲发生了以蒸汽机的发明和广泛使用为标志的第一次工业革命。
这场革命要求劳动者必须具有初步的读、写、算能力和一定的自然与社会常识,从而推动了以劳动人民子女为主要对象的小学教育的广泛发展。
到19世纪后半叶,英、德、法、美、日都先后通过了普及初等教育的义务教育法,初等教育由此得到普及。
(4)初级中学从19世纪到20世纪中叶,发生了以电气在工业上的广泛应用为标志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它要求劳动者必须具有更高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
这一要求促进了义务教育的延长,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义务教育延长到了8~9年。
延长的这部分教育统称初中教育,实施初中教育的学校一般叫初级中学。
在欧洲各国,这类学校都只是小学的延伸,并不能与高等学校相衔接,与大学相衔接的高级中学是由古典文科中学演变而来的,这就是典型的双轨学制。
但是在美国,并没有类似欧洲学校的这样一种发展过程,群众性学校由初级中学继续延伸到高中,形成了单轨学制。
(5)职业学校适应电气化生产的劳动者不但应具有初中的文化水平,而且还应有一定的职业技术技能,而传统的学制已不能满足这种要求了,于是许多国家先后通过职业教育法令,在发展中等水平教育的同时,也大力发展这个阶段的职业教育。
实行双轨学制的国家通过群众性小学—初级中学—职业学校的学制系统来适应培养有文化的劳动者的要求。
而实行单轨制的美国除了举办中等职业学校外,更主要的是把普通中学办成综合中学,设立职业科,开设各种职业选修课,创造了通过单轨学制培养有文化的劳动者的办法。
(6)高级中学从20世纪中叶起开始了以电子计算机为标志的第三次工业革命。
各种新技术在生产上的广泛应用引起了生产和劳动性质甚至整个社会生活的革命性变化,对劳动者的科学技术知识素养提出了新要求,每个生产者必须具有高中或高中以上的文化程度才能满足当前和今后日益发展的生产和社会生活的要求。
因此,从20世纪中叶起,各发达国家的教育都经历了一个进一步延长义务教育年限、提高教育水平,普及完全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时期。
(7)短期大学和大学20世纪中期以来,随着现代生产、现代科技的大发展,随着教育的普及,高等教育也有了很大的发展。
大学打破了长期以来的精英教育传统,开始向大众开放,同时在中学与大学之间拓展了一个高等教育发展的广泛空间,如各种短期大学。
(8)幼儿教育机构现代幼儿教育机构最早出现于18世纪下半叶,19世纪时各的资本主义国家都出现了幼儿教育机构。
20世纪前半叶,随二次工业技术革命的深入发展,在发达国家中,幼儿教育机构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各发达国家的幼儿教育走向普及。
同时,幼儿教育的性质也在发生变化,从以保育为主走向以教育为主。
在不少国家,幼儿教育机构已被列入学制系统,构成了学制系统的下延,并成为终生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
(9)研究生教育机构现代生产和现代科技的发展,产生了对高级科技人才的需求。
19世纪初在德国首先产生了现代学位(哲学博土),并产生了现代研究生教育机构。
到20世纪,研究生教育在许多国家都得到了广泛的发展,成为学制系统的一个新的组成部分。
特别是20世纪中叶以来,研究生教育的规模迅速扩大,显示了现代学制向上延伸的发展趋势。
(10)成人教育机构在现代社会,由于知识的创造周期和更新周期大大缩短,一个人从学校毕业以后如果不能不断地更新知识,就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
同时,由于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社会文明的进步,个人的自由时间不断增多,这就为人的多方面的发展提供更大的可能性。
因此,成人教育在20世纪中期之后蓬勃地发展起来,并成为现代教育制度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
现代社会已经显示出某些学习社会的特征,学习社会化、社会学习化的趋势正在形成,现代学制正在向终生教育的方向发展,并将成为完善的终生教育制度。
3.请从纵向和横向的角度对近百年来现代学制的变革进行分析。
答:现代学制在形成后的近百年来,不论从纵向学校系统,还是从横向学校阶段来分析,都发生了重大变化。
(1)从纵向学校系统分析,双轨制在向分支型学制和单轨学制的方向发展西欧各国直到20世纪初,都实行严格的双轨学制。
几十年来,随着义务教育的上延,教育机会均等原则的实施,双轨学制从小学开始向上逐步并轨。
二战后,西欧各国的义务教育已经延长到了10年左右,已到了中学的第一阶段,这就使原先不分段的中学分成了两段。
新发展起来的初级中学与传统的完全中学在学术水平上有很大差距,导致机会的不均等,于是,许多国家采用综合中学的形式把初中的两轨并在—起。
西欧双轨学制事实上已经变成分支型学制了,并且这种并轨还在继续上移,如英国的高中正在通过综合中学实行并轨。
从纵向学校系统分析可知学制变化的特点:第一,义务教育延长到哪里,双轨学制并轨就要延伸到哪里,因为单轨学制是普及教育的好形式;第二,事实证明,综合中学是双轨学制并轨的一种理想形式,因而综合中学化就成了现代中等教育发展的—种趋势。
(2)从横向学校阶段看,每个阶段都发生了重大变化①幼儿教育阶段。
目前,很多国家都已把幼儿教育列入学制系统,这是学制的一个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