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课 程 实 验 报 告

课 程 实 验 报 告

课程实验报告
专业年 2012年
课程名称应用多元统计分析
指导教师 ***
学生姓名 **
学号 ***************
实验日期 **********
实验地点实验室
实验成绩
教务处制
2013 年1月 12 日
实验项
目名称系统聚类分析与主成分分析的上机实验
实验目的SPSS软件中factor analysis的计算机操作及结果分析,使学生能熟练应用计算机及要求软件进行聚类分析与主成分分析与结果分析,培养实际应用能力。

题目:
实某地区35个城市2004年的7项经济统计指标数据(见附表)(1)试用最短距离聚类法对35个城市综合实力进行系统聚类分析,验并画出聚类谱系图。

(2)试用主成分分析法对35个城市7项经济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内并分析其综合实力。

注:对输出结果进行分析!
容要求:
将SPSS软件的分析过程的关键步骤截图说明,需要计算
的地方要写出详细计算步骤。

实聚类分析:1.选择菜单项:分析→分类→系统聚类分析,在系统聚类分析对话
验框中将“城市编号”变量选入“标注个案(C)”中,将其他变量选入“变量框”中,如图一所步在“分群”单选框中选中“个案”,表示进行的是Q型聚类。

在“输出”复选框中选中“统计量”
骤和“图”,表示要输出的结果包含以上两项。

图一:
2. 单击“统计量(S)”按钮,在“系统聚类分析:统计量”对话框中选择“合并进程表”、“相似性矩阵”,表示输出结果将包括这两项内容。

3.单击“绘制(T)”按钮,在“系统聚类分析:图”对话框中选择“树状图”、“冰柱”,表示输出的结果将包括谱系聚类图(树状)以及冰柱图(垂直)。

4.单击“方法(M)”按钮,弹出“系统聚类分析:方法”对话框。

“聚类方法(M)”选项条中可选项包括的几种方法,本实验中选择“组间联接”:“度量标准-区间(N)”选项条中可选项包括的几种度量方法,本实验中选择“平方Euclidean距离”:“转换值-标准化(S)”选项条中可选项包括几种将原始数据标准化的方法,本实验中选择“全局从0到1”。

图三显示的是聚类表,该表反映的是每一阶段聚类的结果,系数表示的是“聚合系数”,第2列和第3列表示的是聚合的类。

图三
聚类表
阶群集组合
系数首次出现阶群集
下一阶
群集 1 群集 2 群集 1 群集 2
1 17 25 .004 0 0 8
图五是用“组间联接”聚类法生成的树状聚类图。

图五
从聚类分析谱系图可以看出,在不同的聚类标准下,聚类结果不同:当距离为0时,每个样本为单独的一类;当距离标准逐渐放大,35个城市被一次聚类。

当距离为5时,样本被聚为6类;当距离为10时,样本被聚为3类;当距离为15时,样本被聚为3类;当距离为20时,样本被聚为2类;当距离为25时,样本被聚为1类
附表(输入数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