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修改版空气调节课程设计201010814120

修改版空气调节课程设计201010814120

湿球温度(℃)
相对湿度(%)
平均日较差(℃)
风速(m/s)
北纬
东经
100.45
34.2
27.8
70
6.5
1.8
23。18,
113。19,
2.1.2室内设计参数
因此建筑为教室,属于公共建筑,而公共建筑空调室内空气计算参数见表 。
表2-2室内设计参数
参数
夏季
温度(℃)
一般房间
25
大堂、过厅
室内外温差≦10
表2-5楼板热工指标
δ(mm)
Κ(W/(m2·K))
β
υ
ε
υf
ε′f(h)
——
1.82
0.55
8.72
5.3
1.7
3.0
(4)外窗:1.单层钢窗;2.标准玻璃;3.内遮阳类型为浅色内窗帘。其热工指标见表2-6。
表2-6外窗热工指标
Xg
Xd
Cn
Cs
Κ(W/(m2·K))
0.85
1
0.6
0.83
4.54
表3-3广州市的负荷温差
时间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温差
1.8
2.4
3.2
4
4.7
5.4
5.9
6.3
6.6
6.7
6.5
6.2
5.6
5
4.4
3.9
3.1.5通过玻璃窗日射得热形成的冷负荷
通过窗户等围护结构的玻璃传热温差形成的冷负荷CLQτ,可按下式计算:
CLQτ=XgXdCnCsJj•τFW(3—3)
1.3本章小结
本章介绍了所设计教室的建筑面积、层高、日照情况,以及空调设计指标,此外还说明了空调系统的大体组成,并且提出了本次设计的主要内容。
第2章设计依据
2.1室内外设计参数的确定
2.1.1室外设计参数
选用地区:广州,其室外气象参数见附录 :
附录2-1广州市室外气象参数
台站位置
大气压力(kpa)
干球温度(℃)
υf——当周期为24h的谐性辐射波作用于空调房间围护结构内侧表面上时,该表面向房间谐性放热波幅的衰减倍数;
ε′f——上述情况下,波的延时时间,h;
Xg——窗的有效面积系数;
Xd——地点修正系数;
Cn——窗内遮阳设施的遮阳系数
Cs——窗玻璃的遮阳系数。
2.2.2室内条件
暗装荧光灯(不具灯罩)设于楼板下部,室内压力稍大于室外大气压力;室内主要散热设备有教学电脑以及投影仪:人员劳动属极轻;开灯时间与设备使用时间均认定为7:00到22:00,连续使用16个小时。
(3)通过玻璃外窗日射得热形成的冷负荷;
(4)照明得热形成的冷负荷;
(5)人体散热形成的冷负荷;
(6)设备散热形成的冷负荷;
(7)散湿形成的潜热冷负荷。
冷负荷计算采用谐波反应法,具体计算步骤如下:
3.1.1通过外围护结构传热形成的冷负荷
在计算空调房间的冷负荷时,首先需明确该房间的类型。
3.1.2房间分类
空气调节课程设计
题目:教学楼第六层空调设计
系别:机电学院
专业:热能与动力工程
姓名:XXX
学号:201010814120
指导教师:王健敏
2013年1月23日
第1章设计要求
1.1建筑概况
该楼层为教学楼第六层,其功能主要是供学生上课及自习。其由9个教室组成,根据原来的编号,它们分别是601—609。其中三个教室(602、606、607)为物资存放功能使用,不需提供冷量,而另外六个教室(601、603、604、605、608、609)则为课室用途,需要正常的供冷。开放时间为7:00到22:00,共16个小时。该六间教室的面积和容纳人数情况如下:
朝北
6
5
5
5
6
6
6
7
7
7
8
8
9
9
9
9
朝南
5
5
4
4
4
5
5Hale Waihona Puke 5667
7
8
8
8
8
3.1.4外窗及日射得热冷负荷
通过窗户等围护结构的玻璃温差传热形成的冷负荷CLQτ,可按下式计算:
CLQτ=ΚFΔtτW(3—2)
式中:Κ——传热系数,W/(m2·K);
F——对应围护结构计算传热面积,m2;
Δtτ——计算时刻的符合温差,见下表[11]
4.36
609
150
0.96
109
4.36
3.4送风量计算举例(605教室)
1)计算热湿比ε
热湿比ε= =5785.07
2)求送风温度
因为室内温度波动不超过1℃,根据要求,送风温差6-8℃,这里取送风温差Δto=6℃,则t0=26-6=20℃。
3)确定送风状态点O
由tn= 26℃, ,在湿空气的焓湿图上可以确定唯一的一点,即室内空气状态点N(空气的焓 =58KJ/Kg,空气的含湿量 =12.5g/Kg的干空气),即过该点作ε=5785.07的过程线。该过程线与t0=20℃等温线的交点O即为送风状态点。查焓湿图得该送风状态点的参数为h0=47.82KJ/Kg,d0=10.8g/Kg干空气。
n——室内总人数
表3-7不同温度条件成年男子的散热量
体力活动性质
热湿量(W)(g/h)
室内温度(℃)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极轻劳动
显热
90
85
79
75
70
65
61
57
51
45
41
潜热
47
51
56
59
64
69
73
77
83
89
93
湿量
69
76
83
89
96
102
109
115
123
132
相对湿度(%)
40 65
风速(m/s)
0.15≦ν≦0.30
根据教室实际要求,温湿度选用以下标准:干球温度为26±1℃,相对湿度为60±5%。
2.2土建条件
2.2.1围护结构材料及结构和热工指标
根据实地考察,可确认如下围护结构:
(1)外墙:1.外粉刷;2.砖墙;3.内粉刷。其热工指标见附录 。
表2-3外墙热工指标
F——围护结构计算传热面积,m2;
Δtτ-ε——围护结构冷负荷计算温差,简称负荷温差,℃。
广州市的外墙的Δtτ-ε的值见表3-2(由β=0.35确定)。
表3-2广州市外墙的逐时值Δtτ-ε(℃)
衰减系数β
朝向
下列作用时刻的逐时值Δtτ-ε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0.35
T——开灯时刻,h;
τ—T——从开灯时刻到计算时刻的时间,h;
JLτ—ε——τ—T时间的照明负荷强度系数,见表3-4。
表3-4照明散热的冷负荷系数
房间类型
开灯后的小时数τ—T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重型
0
0.55
0.72
0.76
0.79
0.81
0.84
0.86
0.88
(2)补充局部排风量;
(3)保证空调房间的正压要求。
而且在实际工程设计中,要求计算新风量量不小于总风量的10%。在实际工作中一般可按规范确定:不论每人占房间体积多少,新风量按大于等于20m3/(h·人)采用。新风量的确定可按下图 选定
图4-5新风量的确定方法
根据卫生要求,新风量≧20(m3/h.人)。教室容纳人数为70人,则每小时向教室供给的新风量为 =20×100 m³/h =2000m³/h。因为没有局部排风装置,所以 =0。所以,新风百分比m=2000÷4950=40.4%。
20
21
22
中型
0
0.64
0.79
0.83
0.86
0.88
0.90
0.91
0.92
0.93
0.94
0.95
0.96
0.97
0.97
0.98
3.1.7散湿形成的潜热冷负荷
人体散湿形成的潜热冷负荷CLQτ=n'nq W(3—7)
式中:q——不同室温和劳动性质时成年男子散热量,W,可见表3-7;
n'——群集系数,对于教室类似于图书阅览室,故取n'=0.96;
CLQτ=QJEτ—TW(3—6)
式中:Q——设备得热,W;
T——设备投入使用时间,h;
τ—T——从设备投入使用时刻到计算时刻的时间,h;
JEτ—ε——τ—T时间的设备负荷强度系数,见表3-6。
表3-6设备散热的冷负荷系数
房间类型
设备使用后的小时数τ—T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3.1.3外墙冷负荷
外墙瞬变瞬变传热形成的冷负荷CLQτ,可按下式计算:
CLQτ=ΚFΔtτ-εW(3—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