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工业设计史编年简记

工业设计史编年简记

中国的手工艺设计1 陶器:卷唇圜底盆。

氏族文化2 青铜器:熔铸法。

商、周时代的铜器多为礼器,最常见的纹饰有云纹、雷纹、饕(tāo)餮(tìè铁)纹、蝉纹、圆圈纹等。

战国时,素器开始流行。

到了汉代,铜器已向生活日用器皿方面发展。

汉代铜灯3 漆器:汉代的漆器在技艺上达到了顶峰。

4 瓷器:“宋瓷”。

这种师承自然的设计方法与欧洲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流行的新艺术运动的设计思想颇有相似之处。

5 明代家具:一为椅凳类;二为几案类;三为床榻类;四为台架类;五为屏座类。

简、厚、精、雅。

(1) 注意意匠美;(2) 注意材料美;(3) 注意结构美;(4) 注意工艺美国外的手工艺设计1 古代埃及的设计:雕刻的形象除了狮首和兽足之外,还有太阳神、鹰神、河马神的形象,这反映出埃及社会的多神崇拜和人神同形的社会意识。

2. 古希腊、古罗马的设计:克里斯姆斯(Klismos)的靠椅:希腊家具上也有兽腿形的装饰,但他们放弃了埃及人那种四足一致的做法,而改变成四足均向外或均向内的样式。

多立克(Doric)柱式:具有男性的阳刚之美。

帕提农神庙爱奥尼克(Ionic)柱式:具有女性体态轻盈秀美的特征。

雅典伊瑞克提翁神庙科林斯(Corinth)柱式,柱头上饰以卷草3. 欧洲中世纪的设计:中世纪手工业是有一定组织化的,一般是按不同的行业成立同业行会,并在行会内制定了设计标准。

中世纪设计的最高成就是哥特式教堂。

哥特式又称高直式,是以其垂直向上的动势为设计特点。

哥特式建筑以尖拱取代了罗马式圆拱,宽大的窗子上饰有彩色玻璃宗教画,广泛地运用簇柱、浮雕等层次丰富的装饰。

4. 文艺复兴后的设计:文艺复兴时代一反中世纪刻板的设计风格,追求具有人情味的曲线和优美的层次,并把眼光重新投向古代艺术,试图从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古典艺术中吸取营养。

16世纪初期,首先在意大利和德国,新兴的设计师们开始用图案书籍来满足这种需求。

这些书籍都是用新的机器印刷方法大量出版发行的,书中插图包括装饰方法、图案以及花纹等,通常为染织和家具行业所用。

到17世纪,文艺复兴运动衰落,史称浪漫时期。

浪漫时期的设计风格主要是巴洛克式和洛可可式。

16-17世纪交替的时期,巴洛克设计风格开始流行,其主要流行地区是意大利。

巴洛克式设计刻意追求反常出奇、标新立异的形式。

在构图上节奏不规则地跳跃,爱用双柱,甚至以三棵柱子为一组,开间的变化也很大。

在装饰上,巴洛克式设计喜用大量的壁画和雕刻,璀璨缤纷,富丽堂皇,富有生命力和动感。

早期巴洛克式家具的最主要特征是用扭曲的腿部来代替方木或旋木的腿。

特指盛行于18世纪法国路易十五时代的一种艺术风格。

其基本特征是具有纤细、轻巧的妇女体态的造型,华丽、繁琐的装饰,在构图上有意强调不对称。

装饰的题材有自然主义的倾向,最喜欢用的是千变万化地舒卷着、纠缠着的草叶,此外还有蚌壳、蔷薇和棕榈。

洛可可式风格的色彩十分娇艳,如嫩绿、粉红、猩红等,线脚多用金色。

在法国,洛可可又称为中国装饰。

18世纪是一个追求理性的时代,设计师们研发了多种多样的仪器用于不同的目的,其中一些还是相当复杂的。

18世纪下半叶,英国的工业革命使纺织、金属和陶瓷工业中出现了新的组织和生产方式。

新古典主义是指资本主义初期最先出现在文化上的一种思潮,在建筑和设计史上指18世纪60年代开始在欧美盛行的古典形式。

新古典追求古典风格和简洁、典雅、节制的品质以及“高贵的纯朴和壮穆的宏伟”。

英国的谢拉顿是当时的新古典家具大师,出版的《家具制造师与包衬师图集》和《家具辞典》是家具设计的百科全书,对整个家具界贡献巨大。

浪漫主义(Romanticism)是18世纪下半叶至19世纪上半叶活跃于欧洲艺术领域中的另一种主要艺术思潮,源于工业革命后的英国。

浪漫主义在主张发扬个性自由、提倡自然天性的同时,用中世纪艺术的自然形式来对抗机器产品。

浪漫主义追求非凡的趣味和异国情调,特别是东方的情调。

1851年,伦敦“水晶宫”国际工业博览会。

“水晶宫”是20世纪现代建筑的先声,是指向未来的一个标志,是世界上第一座用金属和玻璃建造起来的大型建筑,并采用了重复生产的标准预制单元构件。

怀特沃斯于1850年设计的具有高精度测量装置的机床。

他发展了一种整体式的机床设计。

怀特沃斯创立了一种标准化的螺纹、螺钉、螺母测量体系,力图使这种混乱局面秩序化。

英国考文垂市的约翰·K·斯达雷于1888 年生产出了第一辆现代自行车-“安全”自行车。

19世纪家具设计最有名的例子是维也纳托勒公司所生产的曲木家具,他的家具中采用蒸汽压力弯曲成形的部件,并用螺钉进行装配,完全不用卯榫连接。

美国制造体系:这种具有互换性的基本的设计方法大约从1800年开始在美国兴起。

怀特尼常常被称为“美国制造体系”之父。

1851年生产的柯尔特“海军”型左轮手枪是其典型的产品。

1851年生产的第一台胜家缝纫机是一台朴素而实用的机器,略显粗糙。

但胜家很快就注意到了外观的重要性,他将机械部分包容于:一个紧凑的喷漆金属壳之中,并饰以卷草花纹。

1874年雷明顿公司开始批量生产打字机。

人们通常认为汽车是由卡尔·本茨于1885年发明的,这实际上只是一台以内燃机为动力的三轮汽车。

汽车工业的真正革命是从亨利·福特的T型车和流水装配线作业开始的。

“普鲁士标准”1907年,著名的德国建筑师和设计师贝伦斯被聘为AEG公司的艺术顾问。

贝伦斯的水壶设计是以标准化零件为基础的,也使他成为现代意义上的第一位工业设计师。

1902年,英国工程师标准协会,即后来的英国标准协会成立。

1916年,德国标准化协会发起了一场全国范围的广泛的标准化运动。

纸张的模数化始于德国,后来成为国际标准的基础。

在1880-1910年间形成了一个设计革命的高潮,这就是所谓“工艺美术运动”。

工艺美术运动产生于所谓的“良心危机”,在设计上,工艺美术运动从手工艺品的“忠实于材料”、“合适于目的性”等价值中获取灵感,并把源于自然的简洁和忠实的装饰作为其活动的基础。

工艺美术运动(Arts and Crafts)的重要理论基础:① 师承自然,从大自然中汲取营养,而不是盲目地抄袭旧有的样式。

② 使用传统的自然材料,反对使用钢铁、玻璃等工业材料。

③ 忠实于材料本身的特点,反映材料的真实质感。

代表人物:拉斯金、莫里斯(红屋)、阿什比工艺美术运动对于设计改革的贡献是重要的,它首先提出了“美与技术结合”的原则,主张美术家从事设计,反对“纯艺术”。

另外,工艺美术运动的设计强调“师承自然”、忠实于材料和适应使用目的,从而创造出了一些朴素而适用的作品。

但工艺美术运动也有其先天的局限,它将手工艺推向了工业化的对立面,这无疑是违背历史发展潮流的,由此使英国设计走了弯路。

芝加哥学派:1871年芝加哥大火,三分之二的房屋被毁,重建工作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建筑师。

为了在有限的市中心区内建造更多房屋,现代高层建筑开始在芝加哥出现。

在采用钢铁等新材料以及高层框架等新技术建造摩天大楼的过程中,芝加哥的建筑师们逐渐形成了趋向简洁独创的风格,芝加哥学派由此而生。

他们建筑设计的共同特点是注重内部功能,强调结构的逻辑表现,立面简洁、明确,并采用了整齐排列的大片玻璃窗,突破了传统建筑的沉闷之感。

沙利文是芝加哥学派的中坚人物和理论家。

他最先提出的“形式追随功能”的口号,成为现代设计运动最有影响力的信条之一。

“新艺术”(Art Nouveau)是流行于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一种建筑、美术及实用艺术的风格。

首先,新艺术是与先前的历史风格决裂,这种风格体现了一种怀旧的趋势和折衷主义的混乱局面,只是冷漠而机械地照搬经典的传统形式。

其次,新艺术又拒绝了西方艺术的另一趋势-自然主义。

新艺术在本质上仍是一场装饰运动,但它用抽象的自然花纹与曲线,脱掉了守旧、折衷的外衣,是现代设计简化和净化过程中的重要步骤之一。

比利时新艺术运动最富代表性的人物有两位,即霍尔塔和威尔德。

霍尔塔是一位建筑师,他在建筑与室内设计中喜用葡萄蔓般相互缠绕和螺旋扭曲的线条,这种起伏有力的线条成了比利时新艺术的代表性特征,被称为“比利时线条”或“鞭线”。

法国新艺术的代表人物是吉马德。

最有影响的作品是他为巴黎地铁所作的设计。

这些设计赋予了新艺术最有名的戏称-“地铁风格”。

西班牙建筑师戈地,巴塞罗那的米拉公寓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在德国,新艺术称为“青春风格”。

在英国,麦金托什设计了格拉斯哥艺术学校大楼及其主要房间的全部家具及室内陈设,获得了极大成功,使他被公认为新艺术运动在英伦三岛唯一的杰出人物和19世纪后期最富创造性的建筑师、设计师。

从外观上看,这座建筑带有新哥特式简练、垂直的线条,而室内设计却反映了新艺术的特点。

如果说霍尔塔和吉马德的主旋律是卷曲起伏的“鞭线”,则麦金托什的主调则是一种高直、清瘦的茎状垂直线条,能体现出植物生长垂直向上的活力。

维也纳“分离派”:霍夫曼与莫瑟一道创立了维也纳生产同盟。

喜欢规整的垂直构图,并逐渐演变成方格网的形式,形成了自己鲜明的风格,并由此获得了“棋盘霍夫曼”的雅称。

1907年成立的德意志制造联盟:最著名的是贝伦斯。

斯堪的纳维亚国家包括北欧五国,即丹麦、瑞典、芬兰、挪威和冰岛。

20世纪30年代丹麦手工艺家具的强烈传统不单单是传统家具的复兴,而是简化、创新,进而走向功能主义同时又充满人情味的现代美学。

汉宁森(Poul Henningsen,1894—1967)设计的PH灯具。

美术革命:立体主义:基本原则是用几何图形(圆柱体、圆锥体、立方体、球体等)来描绘客观世界。

毕加索是立体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

未来主义:未来主义对于机器的崇拜确立了它在现代美学中的核心地位。

对于未来主义者而言,机器既是抽象的基础,也能用于比喻。

勒加《机械的要素》和德普罗《钢与透平》中的机械构图,就分别体现了这两个方面。

风格派:活跃于1917-1931年间以荷兰为中心的一场国际艺术运动。

风格派艺术从立体主义走向完全抽象。

里特维尔德于1917-1918年设计的红/蓝椅。

构成派:俄罗斯先锋派艺术。

塔特林设计的第三国际纪念塔。

在艺术上则以抽象的雕塑结构来探索材料的效能,并将产品、建筑与文化联系起来,强调根据与工业化世界的关系来定义“艺术家”。

现代主义正是在德国的格罗披乌斯、米斯和法国的柯布西埃这些杰出的建筑师-设计师的积极推动下形成的。

现代主义的关键因素是功能主义和理性主义。

功能主义最有影响的口号是“形式追随功能”,强调功能对于形式的决定作用。

而理性主义则是以严格的理性思考取代感性冲动,以科学的、客观的分析为基础来进行设计,尽可能减少设计中的个人意识,从而提高产品的效率和经济性。

现代主义主张创造新的形式,反对袭用传统的样式和附加的装饰,从而突破了历史主义和折衷主义的框框,为发挥新材料、新技术和新功能在造型上的潜力开辟了道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