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鲁教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鲁教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鲁教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1 . 下列错误的实验操作中,可能引起较危险的安全事故的是( )
A . 称量药品
B .
点燃酒
精灯
C .取用固

D .
过滤
2 . 下列各组生活中发生的变化,前者属于物理变化,后者属于化学变化是( ) A .酒精燃烧 蜡烛熔化 B .冰雪融化 工业制氧 C .剩饭变馊 高粱酿酒
D .滴水成冰 铁锅生锈
3 . 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中最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元素是指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具有相同质子数的原子一定是同种元素 B .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C .化学性质取决于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则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原子化学性质一定相似
D .氧化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4 . 下列涉及化学学科观念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微粒观:电解水时水分子首先分裂成氢原子和氧原子 B .守恒观:16g 硫与32g 氧气充分反应,生成48g 二氧化硫
C .转化观:O2和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D .结构观:金刚石和石墨中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导致两者物理性质差异很大
5 . 1911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用带正电的α粒子轰击金箔时,发现了如下现象:①发现大多数α粒子不改变运动方向穿透金箔,②小部分a 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方向,③有极少数的a 粒子被反弹回来(如图)。

该实验能
说明()
A.原子核中有中子存在
B.原子核外电子绕核运动
C.金原子核的质量远大于α粒子的质量
D.原子中存在原子核且所占的体积很大
6 . 最近,俄罗斯科学家宣布发现了114号超重新元素,其相对原子质量为289,质子数为1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原子序数是175
B.该元素的原子核外有114个电子
C.该元素的原子中有289个中子
D.该元素的原子带正电
7 . 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A.1 个氖原子Na B.带两个单位正电荷的亚铁离子Fe3+
C.4个氢分子4H D.3个硝酸根离子3NO3-
8 . 2017年5月9日,中国科学院发布了113号、115号、117号及118号四种元素的中文名称,其中一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核内有115个中子
B.核内有115个质子
C.是非金属元素
D.核外有173个电子
9 . 水是生命之源,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B.明矾净水是因溶于水生成的胶状物能吸附悬浮的杂质
C.水结冰体积变大是由于分子间间隔变大
D.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
10 . 某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可以用下图表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中原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B.物质丙的化学式是NH3
C.甲、乙两物质参加反应的质量比为1:3D.图示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11 . 含磷的水流入河流湖泊,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它是危害水体的因素之一。

用来检测水中磷元素含量的试剂是钼酸铵[化学式(NH4)2MoO4,其中Mo是钼元素的元素符号]。

下列有关它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钼酸铵这种物质由四种元素组成
B.钼酸铵是由两种离子构成
C.在钼酸铵中,钼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
D.钼酸铵是一种化合物
12 . 有关水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水在固态时分子是静止不动的
B.水结冰后体积变大是水分子的体积增大造成的
C.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微粒是水分子
D.水由液态变成气态时水分子质量变小
13 . 下列微粒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阳离子的是)
A.B.C.D.
14 . 下列物质中氧元素只以游离态存在的是
A.空气B.氧气C.二氧化碳D.水蒸气
15 . 形成化学观念是化学学习的任务之一。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发生了改变
B.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过程常伴随能量变化
C.化学变化的过程实质上是原子重新组合的过程
D.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二、填空题
16 . 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周期
IA0
1
1 H
1.008ⅡAⅢAⅣA V AⅥAⅦA
2 He
4.003
2
3 Li
6.9414 Be
9.012
5 B
10.8l
6 C
12.01
7 N
14.0l
8 O
16.00
9 F
19.00
10 Ne
20.18
3
11 Na
22.9912 Mg
24.31
13 Al
26.98
14 Si
28.09
15 P
30.97
16 S
32.06
17 Cl
35.45
18 Ar
39.95
请根据上表信息填空:
(1)氟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该元素原子的中子数为_______
(2)原子序数为12的元素属于__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它在反应中容易__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F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_________,表中与其化学性质相似的元素是___________。

(3)表中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_______(填序号)
A.质子数不同 B.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C.电子数不同
(4)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为,当x—y=5(y≠0)时,该粒子的符号为_____。

三、科学探究题
17 . 在元旦联欢晚会上,化学老师表演了“滴水生火”的魔术。

先用棉花将淡黄色的过氧化钠(Na2O2)固体包在其中,然后将少量水滴到棉花上,棉花团剧烈燃烧起来。

同学们感到很惊讶,于是展开探究。

【提出问题】棉花为什么会发生燃烧?
【猜想与假设】
①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氧气。

②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________气。

③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热。

【设计并实验】同学们利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了如下探究。

【解释与结论】
(1)同学们设计实验时,增加了防止发生爆炸的装置B,其原因是_________。

(2)经测定,过氧化钠与水反应还有氢氧化钠生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3)将少量水滴到包有Na2O2固体的棉花上,棉花团剧烈燃烧起来的原因是_________。

四、计算题
18 . 叠氮化钠(NaN3)被广泛应用于汽车的安全气囊,其反应原理是在加热或撞击下NaN3迅速分解为金属钠和氮气。

已知工业级NaN3样品中仅含有少量的Na2CO3,加热时Na2CO3不分解。

现将14.0 g工业级NaN3样品在隔绝空气的环境中反复加热至恒重,发现样品质量减小了8.4 g。

请计算:
(1)NaN3中钠元素与氮元素的质量比。

______
(2)工业级NaN3样品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_____
(3)工业级NaN3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

(计算结果精确到0.1%)_____
五、综合题
19 . 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1)如图是某输液瓶标签上的部分内容.由此可知,葡萄葡萄糖由____种元素组成,葡萄糖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要把10g这种葡萄糖稀释为2%的溶液,需要加水的质量为______g。

(2)“舌尖上的中国”在央视上的热播,让厨房再次成为人们施展厨艺的舞台。

大多数厨师有个工作经验:炒菜时,又加料酒又加醋,可使菜变得香美可口,原因是醋中的乙酸与料酒中的乙醇生成乙酸乙酯。

下表中是几种常见的酯,请完成下列问题:
酯的名称甲酸甲酯甲酸乙酯乙酸甲酯乙酸乙酯
化学式C2H4O2C3H6O2C3H6O2X
①甲酸甲酯(C2H4O2)中碳元素、氢元素、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__。

②甲酸乙酯(C3H6O2)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计算结果精确到0.1%)。

③比较归纳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据表推测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二、填空题
1、
三、科学探究题
1、
四、计算题
1、
五、综合题
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