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一音乐鉴赏

高一音乐鉴赏

高一音乐鉴赏:欧洲音乐:从古典走向浪漫彭芳一、授课时间:2014年3月23日-----3月29日二、课型:音乐欣赏课三、课时:一课时四、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钢琴等五、教学内容:欣赏西方古典注意时期到浪漫主义时期音乐作品。

六、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欣赏世界著名音乐大师贝多芬、肖邦、瓦格纳和西贝柳斯的代表作品。

教学难点:感受从古典乐派和浪漫乐派、民族乐派的音乐特点。

七、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沿着西方古代音乐发展的轨迹,聆听古典主义时期走向浪漫主义的音乐,感受大师的情怀。

过程与方法:了解贝多芬、肖邦的生平及创作成就,欣赏《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的片段和《C小调革命练习曲》并分析作品。

知识与技能:能用简洁的语言,阐述欧洲古代悠久灿烂的音乐文化及对世界音乐文化的贡献,学唱《欢乐颂》主题并分析主题。

八、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播放贝多芬的《浪漫曲》(出示课件)1、提问:同学们,这首乐曲表达什么样的情绪?谁的作品?曲名是?(优美抒情,富于诗意,充满想象)2、师:这首乐曲是西方集古典主义之大成,开浪漫主义之先河的伟大作曲家贝多芬的作品,曲名叫《浪漫曲》。

今天让我们随着浪漫曲插上想象的翅膀飞跃时空,感受欧洲音乐的魅力,聆听古典主义到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

音乐——从古典走向浪漫(板书)<二>、新课讲授A、知识导引课件展示教学内容及目标师:本节课我们将欣赏带有浪漫主义特征的音乐作品,聆听大师的心声,感受大师的情怀,并学习浪漫主义音乐的相关知识。

要了解浪漫主义音乐首先要了解西方音乐发展史,同学们知道欧洲文明的发源地吗?生:古希腊、古罗马。

师:对,同样西方的音乐也起源于古希腊。

随着时代的动荡和社会发展,至今已经形成这么几个阶段。

1、西方音乐史简介:展示课件并介绍各时期的音乐风格特征。

并提问西方浪漫主义音乐是在什么样的社会背景下产生的,它又有什么样的风格特征?2、课件展示浪漫主义音乐知识(师:请某某同学给大家介绍一下)师:请同学们注意一下浪漫主义时期的代表人物排在第一位的是谁?生:韦伯师:在音乐史上韦伯是翻开西方浪漫主义音乐新篇章的人。

但是将古典走向浪漫主义音乐的过渡人物并不是韦伯,而是被世人称为乐圣的?(贝多芬)B、欣赏体验1、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师:同学对贝多芬和他的作品又了解多少呢?(1)作曲家介绍:生:德国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他使古典音乐抵达颠峰之境,又为浪漫主义音乐开辟了先河,是跨两个时期的伟大音乐家……作品有《悲怆》、《英雄》、《命运》等。

师:展示课件,总结作曲家简介,提问体现贝多芬最高艺术成就的作品是哪一部?生:《第九交响曲》,接下来我们就来听一听对贝多芬这部伟大作品的介绍。

(2)作品介绍展示课件师:听完了《第九交响曲》作品介绍,请同学谈谈你有什么体会?甲:我体会到一股英雄的豪气,仿佛听到他向全世界宣告人类的理想,人类的力量。

乙:当我听到男声浑厚的歌唱时,我仿佛看到贝多芬伸出巨大的拳头,猛击在命运的锁链上,体会到他不畏强权的精神和通过斗争取得胜利的坚定信心。

丙:庄严的合唱,我仿佛看到无数张热切渴望自由与欢乐的面孔,使人振奋,充满力量。

丁:体会到贝多芬伟大作品的宏大气魄和崇高的思想境界,让人激动不已。

师总结:贝多芬曾讲过这样一句名言:音乐应使人的精神迸发出火花。

同学们能有如此体会,正是贝多芬创作《第九交响曲》的思想精髓所在。

人们常说听贝多芬作品,一百次听赏,就有一百次感受。

完整听赏《第九交响曲》需要70多分钟,在此我只选用了第四乐章的合唱部分,请同学们再次听赏,仔细体会作品有什么风格特征,并能分析《欢乐颂》主题。

(3)欣赏《欢乐颂》播放课件师:好,听完合唱,请同学们结合浪漫主义特征,谈谈你对这部作品有何新的认识?(请小组讨论,推荐代表回答)生:甲:这段音乐主题充分体现了作者的主观思想和愿望。

即全世界人民团结友爱与欢乐女神共同欢唱。

强调主观意识的表现与刻画。

乙:这部合唱将庞大的人声与强劲的交响律动结合起来,产生一种不可思议的力量。

体现了创新性。

丙:合唱中运用了席勒的诗。

注重音乐与诗歌其它艺术形式的结合。

丁:这段乐章的标题叫《欢乐颂》。

充分体现了它的标题性师评价肯定同学们的回答。

(4)分析主题《欢乐颂》展示课件(师引导分析)师:这部作品是4/4拍,我们来看看它的节奏,××××|××××|……?(很简单)再看看它的语言?(很朴素)那么它的旋律由几个音组成?(只有5个音),而且不断重复,重复的动机是什么?那个同学能告诉老师?生:这部作品的主题节奏简单,一字一音,体现他向世人的号召铿锵有力;重复的旋律,使人坚信人类的理想通过斗争一定能够实现。

师:噢!通过分析发现:贝多芬的这部主题是有如此简单的节奏,如此朴素的语言,却编织了世界上无处不在的古典旋律。

它的经典之处不只是给人以美,而更多的是让一代又一代的人,穿越时光遂道,获得无以替代激情和力量。

接下来,请同学通过演唱,进一步休会贝多芬的博大思想和情怀。

注意演唱时情绪要饱满,声音要铿锵有力。

(老师钢琴伴奏)(5)演唱《欢乐颂》主题旋律师:听完同学们充满激情的演唱,是我再一次想起古希腊神话故事中的一名真正的英雄。

他为了人类的文明进步,不惜冒犯宙斯,偷取天火,这位英雄是谁?(普罗米修斯)那么贝多芬则是十九世纪的普罗米修斯,他忍辱偷生,为的是开创全新的音乐道路,借着《第九交响曲》这部伟大而经典的旋律,将浪漫主义思想撒遍全世界,他是真正称得上将音乐——从古典走向浪漫的音乐家。

在浪漫主义后期,欧洲各国的民族意识开始觉醒,许多音乐家在浪漫主义音乐的基础上,加入了民族的元素,从而产生民族乐派。

它隶属于浪漫主义乐派的一个分支。

有一位著名的音乐家,他既是浪漫主义时期的代表人物,也是民族乐派的先驱,他的创作主要体现在钢琴领域,因此被人们誉称为“钢琴诗人”,他就是?(肖邦)引导学生表演。

(过度)在浪漫主义后期许多音乐家在浪漫主义音乐的基础上,加入了民族的元素,从而产生民族乐派,它隶属于浪漫主义乐派的一个分支。

有一位著名的音乐家,他既是浪漫主义时期的代表人物,也是民族乐派的先驱,他的创作主要体现在钢琴领域,因此被人们誉称为“钢琴诗人”,他就是?(肖邦)2、肖邦的《C小调练习曲》(1)作曲家介绍(展示课件)师:肖邦,伟大的波兰音乐家,不到20岁已成为华沙公认的钢琴家和作曲家。

不幸的是,他的后半生正值波兰亡国,由于他不愿为侵略者演奏,被迫离开祖国,逃亡到法国巴黎。

在逃亡的途中,他听到了波兰人民起义失败,悲愤难抑,写下了著名的《C小调练习曲》下面我们就来听一听。

(2)作品欣赏(展示课件)师:同学听完了这部作品有哪些情感共鸣?生:愤怒忧伤震惊焦虑冲击力坚毅师:很好,我们在分析这部作品前先了解一下什么是练习曲?展示课件。

那么肖邦的这部练习曲是属于那一种?(第二种)。

为什么属于第二种?生:这部作品更多的是抒发了肖邦了的思想情感。

师:对,这也是浪漫主义特征的重要体现,那么这部作品的浪漫主义特征还体现在哪?生:创作了音乐会练习曲。

师评价:同学回答的很好,肖邦一生创作了许多练习曲,他的练习曲通常是作为音乐会演奏曲,这是他的一大创举,我们再来分析一下作品:(3)、作品分析(展示课件)右手:和弦反映了果敢、坚定的音乐形象,体现出作者的愤怒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因而称为《C小调革命练习曲》,体现它的标题性。

左手:奔腾激荡的旋律和悲壮的情绪,是作者痛苦心情的宣泄。

所以音乐史大都将肖邦称为浪漫主义音乐家,但他所创作的许多充满着波兰乡土气息的作品,又不得不使人承认,他是波兰民族音乐的创始者。

他所表现出的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怀,不仅是波兰人民的骄傲,也深得世界人民的喜爱。

下面我们通过短片来进一步体会肖邦的爱国情怀。

(4)、相关链接:电影《一曲难忘》片断。

展示片断一:同学们看到肖邦离开祖国的时候带走了什么?(一把泥土)。

后来不论肖邦走到哪里,这把故土一直伴随着他,他临终时还不忘嘱咐他的亲人将这把泥土一同埋在他的坟墓里,并将他的心脏运回祖国。

至今还保存在华沙教堂里。

他认为他这颗心永远属于波兰,它凝聚着肖邦对祖国深切的爱,这体现肖邦什么精神?(爱国主义精神)肖邦到了巴黎,举行了第一场音乐会。

当音乐会刚要开始时,他听到了一个噩耗;曾经帮助他逃离祖国的人们,都被敌人迫害而死,那这时的肖邦在音乐会上是怎么表现的呢?请同学注意演员的表演。

(展示片断二)(四)表演活动展示课件上的题目,引导学生表演。

3、瓦格纳和《飞行的女武神》(1)、作曲家简介:作者:瓦格纳,。

十九世纪下半叶德奥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基本上是个民族主义者,一生致力于德国歌剧的写作,优秀作品很多,《黎恩济》《唐豪瑟》《罗恩戈林》《纽伦堡名歌手》《漂泊的荷兰人》《特里斯坦和伊索尔德》《尼伯龙根的指环》等等(2)、作品简介:《Ride of the Vakros》选自《女武神》,歌剧的剧情为《莱茵河的黄金》的继续:沃坦预见到阿尔贝里希将要从法弗纳手中夺回指环,进攻神殿,使众神遭殃,于是让他和智慧女神所生的九位女武神到各地寻觅阵亡的英勇武士并把他们带到天界,使他们复生,以守卫瓦尔哈拉神殿。

沃坦有一对子女,儿子齐格蒙德,女儿齐格林德,两人在两地长大,互不相识。

齐格林德自幼被人拐骗,被迫嫁给武士洪丁。

齐格蒙德是洪丁仇人,一天晚上,他趁洪丁外出进入洪丁家,与齐格林德产生爱情。

两人互诉身世,方知是兄妹。

齐格蒙德在屋旁大树中获得父亲留下的宝剑,两人一同逃走。

其实这一切都是沃坦所安排,但遭到了妻子女神弗里卡的反对。

弗里卡是婚约守护神,力主要惩罚兄妹。

沃坦无奈,只得让女儿(女武神之一)布仑希尔德将兄妹两人交给洪丁处置。

洪丁与齐格蒙德决战,布仑希尔德用盾牌护住了齐格蒙德。

齐格蒙德正要刺杀洪丁,却被沃坦敲断了剑,于是被洪丁所杀。

布仑希尔德藏匿起齐格林德,并将齐格蒙德的宝剑碎片交给她,预言她将生下齐格蒙德的儿子--最勇敢的英雄齐格弗里德。

沃坦不得不惩罚布仑希尔德,他让她沉睡在山顶,让火神以火焰包围山顶,并预言:第一个唤醒你的男人将娶你为妻。

大体上就是这个样子。

下面说说这段音乐本身。

这是很有气势的一段音乐,本来是一段很有困难的女高音的唱段,现在这样纯器乐演奏也不错,展现了美丽的女武神们骑着飞马驰骋天空的飒爽英姿。

武器在伴着闪电闪烁,怪异的笑声与雷鸣混为一片。

铜管乐器在这段酣畅淋漓的音乐中发挥得淋漓尽致。

(3)、聆听作品,引导学生分析。

4、西贝柳斯和《芬兰颂》(1)、作者简介:让·西贝柳斯(Jean Sibelius,1865年12月8日-1957年9月20日),又译西贝流士,芬兰著名音乐家,民族主义音乐和浪漫主义音乐晚期重要代表;其音乐作品凝聚着炽热的爱国主义感情和浓厚的民族特色,主要作品有交响诗《芬兰颂》、七部交响曲、交响传奇曲四首(《图内拉的天鹅》)、小提琴协奏曲、交响诗《萨加》(即《冰洲古史》)、《忧郁圆舞曲》(戏剧配乐)、弦乐四重奏及为莎士比亚戏剧《暴风雨》的配乐;此外还作有大量的歌曲、钢琴曲等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