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肿瘤的基因治疗
具有一定的包装容量,一般来说,病毒包装容量不超过自身基因组大小 的105~110%。需将适当长度的外源DNA插入病毒基因组的非必需区, 包装成重组病毒颗粒。
缺点: 大多数野生型病毒对机体都具有致病性:需对其进行改造才能用于人体 插入外源DNA的长度受到很大限制:删除病毒的必需/非必需基因,这些
目的基因的选择与制备 受体细胞(靶细胞)的培养
载体的选择 将目的基因导入靶细胞(导入方法的选择)
转导细胞的筛选和鉴定 基因治疗的安全性检测和和疗效评价
二、基因治疗的基因导入系统
II:基因治疗导入系统(载体)
基因治疗的核心技术
病毒 (复制缺陷病毒)
基因治疗是将具有治疗价值的基因,即“治疗基因” 重组于表达载体,导入人体细胞,直接进行表达。
基因治疗发展史
从20世纪80年代起至今,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准备期(1980-1989):基因治疗的“禁锢时代”。1990年 批准正式临床实验。关键人物:French Aderson、Steve Rosenberg、 Michael Blease
广泛 8kb 否 30kb
基因转染能力高 包装能力增强 免疫原性减弱
炎症反应强 免疫反应强 少量辅助病毒污染
滴度高 表达短暂
腺相关病毒 (AAV)
优缺点
逆转录病毒 单纯疱疹病毒 腺相关病毒 腺病毒 慢病毒 痘苗病毒
转染效率高 可短暂或持久表达 免疫原性较强 转基因大小有限
非病毒(化学和物理方法)
裸DNA (基因枪,水压法) 磷酸钙 脂质体 ✓配体/阳离子多聚物/DNA 复合物
低免疫原性. DNA大小无限制 低转染效率. 表达短暂.
II-1:病毒载体
基因治疗编年史
1980年:非官方允许,进行β地中海贫血的研究 1989年: 将载体导入作为“基因标记”的临床试验 1990年:ADA(腺苷酸脱氨酶),用于治疗SCID 2002年: 2/11 SCID-X1病人出现T细胞白血病 2003年:“今又生”(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用于头颈部
基因治疗(gene tharapy) 4. 生物治疗 靶向治疗
免疫治疗等
基因治疗是一项以重组DNA技术和基因转移技术为基 础的生物高新技术。
一、基因治疗的概念、发展简史及分类
I:概念的发展
经典概念:将具有正常功能的基因置换或增 补患者体内的缺陷基因,从而达到治疗疾病 的目的。
遗传物质
缺陷基因
I:概念的发展
广义概念:基因治疗指的是将人体或外源的遗 传物质导入患者细胞内,使其在体内有效表达, 最终达到治疗疾病的一种治疗手段。
基因治疗与基因工程的异同
基因治疗不同于基因工程药物治疗: 基因工程是将具有应用价值的基因,即“目的基因”
,重组于表达载体,导入相应的宿主细胞,如细菌、 酵母或哺乳动物细胞,在体外进行扩增并经分离、纯 化后,获得其表达的蛋白产物(如生长因子、可溶性 受体等)。
用于基因治疗的病毒载体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1) 携带外源基因并能包装成病毒颗粒; 2) 介导外源基因的转移和表达; 3) 对机体不致病。
23
II-1:病毒载体产生的原理
首先要对病毒的基因组结构和功能有充分的了解,最好能获得病毒基因 组全序列信息。 编码区(结构/非结构蛋白;必需/非必需基因) 病毒基因组可分为 非编码区(复制和包装所需的作用元件)
9
Ex vivo Gene Therapy
In vivo Gene Therapy
基因治疗的靶细胞
(1)生殖细胞基因治疗(germ cell gene therapy) :是将正 常基因转移到患者的生殖细胞(精细胞、卵细胞、早 期胚胎中)使其发育成正常个体。目前仅限于动物体 内。
(2)体细胞基因治疗 (somatic cell gene therapy):是指将 正常基因转移到体细胞,或整合到染色体上,或独立 于染色体外,使之表达基因产物,以达到治疗目的。 (理想措施:靶细胞染色体特定座位基因转移,减少 随机插入引起新的基因突变的可能性。)
(二)狂热期(1990-1995):科学家盲目乐观,媒体炒作
(三)理性期( 1996-至今):回归理性
基因治疗的种类
根据基因转移的途径分类:
1、ex vivo (回体转移或称二步法) 2、in vivo (活体直接转移或称一步法)
根据靶细胞的类型分类:
1、生殖细胞(germ cell)基因治疗 2、体细胞(somatic cell)基因治疗
必需基因的功能由辅助病毒或包装细胞系反式提供。
24
载体
逆转录病毒 (REV)
腺病毒(AV)
II-1:病毒载体
目前临床试验常见病毒载体的优缺点及应用
嗜性
包装 能力
能否 整合
主要优点
主要缺点
其他特征
分裂 期细 8 kb 能 胞
转基因可持久表 达
不能感染非分裂期细胞 转基因表达会被沉默 潜在插入突变及致瘤
恶性肿瘤的基因治疗
恶性肿瘤基因治疗
(一)、基因治疗的概念、发展简史及分类 (二)、基因治疗的基因导入系统 (三)、基因治疗在肿瘤治疗上的应用 (四)、基因治疗的研究现状 (五)、基因治疗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恶性肿瘤治疗手段
1. 手术治疗 2. 放射治疗(简称放疗) 3. 化学药物治疗(简称化疗)
13
基因治疗的靶细胞
1. 基因缺陷的细胞: 受体缺陷细胞, 肿瘤细胞等 2. 广泛的细胞类型: 造血干细胞 皮肤成纤维细胞 血液淋巴细胞 肌细胞 肝细胞 骨髓基质细胞
14
基因治疗靶细胞的选择
可根据疾病的特点、目的基因及其转移的 方式等因素来确定。
选择的原则:
(1)便于从体内取出和回输; (2)便于在体外培养与增殖; (3)便于基因的高效转移; (4)能够持续表达目的基因。
肿瘤在中国上市,世界上首个基因治疗药物 2005年:CFDA批准溶瘤腺病毒H101(安柯瑞)用于头颈部
肿瘤在中国上市 2014年: 欧洲批准“Glybera”用于治疗脂蛋白酯酶缺乏遗传
病(LPLD),(111万欧元) 2015年:FDA批准Amgen的溶瘤HSV-1病毒疗法治疗黑色素瘤,
药物名称:Imlygic(T-VE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