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大学生逃课现象的调查与分析报告书

关于大学生逃课现象的调查与分析报告书

大学生逃课现象调研与对策分析创新性实验项目报告书项目名称:关于大学生逃课现象的调查与分析—以北方民族大学为例指导教师:项目负责人:小组成员:结项日期:2014年11月15日北方民族大学商学院大学生逃课现象调研与对策分析目录一调研背景 (1)(一)引言 (1)(一)调研目的 (1)(二)调研过程 (1)二数据分析 (2)(一)数据统计与分析 (2)三大学生逃课现象原因分析 (7)(一)学生自身原因 (8)(二)教师授课方面原因 (8)(三)学校教学管理方面原因 (9)四大学生逃课现象的对策及建议 (10)(一)学生端正学习态度 (10)(二)老师提高教学质量 (10)(三)学校加强管理 (11)五结束语 (13)六附录 (13)(一)参考文献 (13)(二)调查问卷 (13)大学生逃课现象调研与对策分析一调研背景(一)引言2000年以来,随着高校扩招政策出台,更多的学生圆了大学梦.据最新数据统计表明,中国高等院校的毛入学率达到20%,高等教育规模居世界第一.中国的高等教育正走向大众化教育,承担着更大责任,发挥着更大作用,然而作为国家未来的中流砥柱,作为每一个家庭将来的顶梁柱,作为未来社会中的中上层群体,大学生的行为却已经越来越偏离传统的观念和认识。

大学生的数量在急剧的增加,而大学生的质量却在各种报道中被贬的越来越低。

大学生出现"逃课"现象,更是越来越普遍.在当今的大学校园里,有流行语说“必修课选逃,选修课必逃”,可见大学生逃课已经成为一个日益严重的问题,大学生逃课率居高不下,既影响了高校正常的教学秩序,也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课堂教学是高校教学的重要部分,也是大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

在大学里,学习仍然是主旋律。

甚至很多学者和教授都说过:大学应当是学生时代最苦的阶段。

因为大学有太多东西需要去学,有太多的知识需要储备。

然而本该座无虚席的课堂却只有寥寥无几的学生,前两排座位更是空无一人,越来越多的学生不去上课,不仅公共课缺课严重,必修课的缺课情况也十分严重,许多大学生都有逃课的经历,甚至出现了经常不上课的“高校逃课族”,现在逃课已经成为了几乎所有大学的重要现象,严重影响了高校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与大学生专业知识与素质综合能力的提高,也成为高校教育和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难点问题。

其实大学生"逃课",现今已不是什么新鲜话题,但它从出现到成为"热点",再到成为一种"现象"也不过只是五六年的时间,“逃课”现象在当今大学生中早已是司空见惯。

进入大学之后,不少大学生受到了学业和就业的双重压力,感到彷徨、感到困惑,而“逃课”则成为了不少大学生逃避现实的重要途径。

在这个全球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我们深深体会到“知识改变命运,教育成就未来”这句至理名言的内涵,许多人高中毕业后仍选择进入高校接受更高等的教育,希望能够造就一个美好的将来,美满的人生。

然而如今的大学校园里却弥漫着“大学生逃课是正常的”,“没有逃过课的大学是不完整的”之类的不良风气,而且这种不良风气的扩散范围之广,持续时间之长,对校园文化破坏性之大,都是值得我们思考和关注的问题。

可想而知,当今大学逃课现象已经严重影响了高校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和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

为此,我们特展开了一项关于大学生逃课现象的调查活动,对大学生逃课现象进行一次深入细致的分析。

(一)调研目的大学是知识的殿堂,是很多人的梦想,但是如今的校园里却弥漫这一种逃课的风气,而且这种不良风气的扩散的范围广,持续的时间长,对校园文化有很大的破坏性。

所以我们希望通过对大学生逃课问题的调查,找出大学生逃课问题的主要原因,为高校改变现有的教育模式提供帮助,加强教师、学生以及学校社会之间的共同发展,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融洽师生关系、改进教育方法、提高教育质量等措施,尽早解决大学生的逃课问题,提高高校的教学质量。

(二)调研过程1、收集、查阅相关资料,对各高校大学生逃课情况进行了解,总结他们当前逃课各种原因。

以便我们对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查。

采用个别访谈、匿名建议、座谈会等方式对调查对象进行调研。

2、设计调查问卷,了解大学生对逃课现象的态度及看法,并从中分析大学生逃课的总体现状和存在的问题.3、通过第一、二阶段得到的结论提出改进减少大学生逃课现象的建议与对策,分析其可行性,并完成一份优质的调研报告。

二数据分析(一)数据统计与分析本课题小组成员利用周末闲暇时间进行了问卷调查的发放、回收、整理工作,总发放问卷500份,回收473份,通过整理筛选学生逃课有效问卷总计393份。

1.学生基本信息分布根据调查数据,首先,473调查问卷中男生占52.31%,女生占47.69%,其中逃课男生占54.45%,女生占45.54%。

由此可知,学生逃课与性别无关。

其次,在年级分布上,大一的学生占28.54%,大二的学生占32.71%,,大三的学生占39.75%。

通过对这些数据分析可得逃课现象呈年纪递加的现象大一至大三的逃课率很高,逃课人数较多,且随着年纪增高,逃课率越高。

2、学生逃课经历分布根据调查可知,学生逃课频率的分布为很少逃课的学生占35%,偶尔会逃课的学生占到52%,经常逃课的学生占8%,选择一直逃课的学生占5%。

由此可知,在大学逃课现象是非常普遍的。

3、学生对逃课现象认识。

根据调查可知,60.81%的学生认为逃课现象正常,认为逃课现象不正常的占39.19%。

逃课本来是一件不正常的事情,据调查显示有60.81%的学生认为逃课现象正常,这说明逃课现象非常严重,且由来已久。

4、学生所逃课程根据调查可知,近一半的学生会逃公共基础课,其逃课率高达49%;其次是选修课,逃课率为34%,相对而言专业课的逃课率就较为乐观,占总数的17%。

学生都是有选择性的逃课,对自己重要的专业课很少逃,相对次要的公共基础课和选修课逃的比较多。

5、逃课利用情况根据调查可知,38%的学生选择逃课自主学习,62%的学生选择逃课睡觉、上网、玩或者干其他的事情。

由图可知,大部分学生逃课主要目的不是去自主学习而是去做一些毫无疑义的事情,例如上网、玩游戏。

睡觉等。

6、所逃课程考试通过情况根据调查可知,学生在选择所逃课程考试中,有54.71%的课程是容易通过考试的,41.47%的课程考试通过率一般,只有3.82%的课程考试为不容易通过。

通过数据表明,大部分学生会选择考核容易通过的课程。

7、学生逃课心态根据调查,5%的学生逃课后是心情愉悦的,有62.6%的学生逃课后会感到焦虑,有所顾忌,有17.55%的学生对逃课无所谓。

所以大部分的学生对逃课还是有所顾忌,8、逃课看法根据调查,有54.96%的学生认为逃课是不对的,有6.79%的学生认为偶尔可以逃几次,实在有事,有2.21%的学生因为其它原因而不得不逃课,只有16.04%的学生对逃课抱无所谓的态度。

因此有超过一半学生是理智的,认为逃课是不对的,应该制止。

9逃课对学习的影响根据调查可知,认为逃课有影响的学生占24.17%,认为影响不大的学生占54.71%。

认为没有影响的学生占21.12%。

逃课的学生普遍认为逃课对学习影响不大。

10、逃课老师情况分布根据调查,教授授课时的逃课率为6.31%,副教授授课时的逃课率为8.91%,讲师授课时的逃课率为58.53%,助教授课时的逃课率为16.54%,有9.71%的缺失值。

其中年轻老师的逃课率较低,占19.08%,中年老师的逃课率为46.82%,老年老师的逃课率为27.48%,有6.62%的缺失值,学生选择逃课与老师的职称和年龄段有一定的关系。

11、逃课对学校教学工作的影响根据调查,有54.71%的学生认为逃课对学校教学工作有影响,45.29%的学生认为逃课对学校教学活动没有影响。

由此可知学生对学校教学工作还不保了解,学校应该加大对教学工作的宣传。

12.学校对学生逃课的处理根据调查可知,认为学校为展开良好的学习风貌有必要抑制逃课现象的学生占70%,还有30%的学生认为大家都有自己的认知和学校该给学生足够的时间。

因此,学校因根据学生的发展与需求来应对学生逃课现象。

13、如何降低学生逃课率根据调查可知,在降低学生逃课的方法中,认为学校应该出台严厉的措施减少大家逃课的学生占19%,认为老师应改善课堂教学方式的学生占28%,认为应进行良好的学前教育的学生占27%,认为同学之间应互相监督的学生占21%,其它占5%,学校可以让老师改善教学方式、对新生上课前进行入学教育以及同学之间相互监督。

三大学生逃课现象原因分析从总体来看,大学期间逃过课的人数占到总人数的83%,有约1/3的人称:他们身边逃过课的人占总人数的90%以上。

而经常逃课的约占总人数的10%-30%.在这之中,隐性逃课人数达到总人数的32%。

逃课现象呈年纪递加的现象大一至大三的逃课率很高,逃课人数较多,且随着年纪增高,逃课率越高。

逃课现象的总体情况比较严重根据调查数据显示,偶尔逃课的占70.1%,经常逃课偏高的学生占12.98%,两者合计为83.08%,从来不逃课的学生仅仅只占16.92%.由此可见大学生的逃课现象是很严重的,已经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了,很多同学在调查时表示,他们对这样的现象表示理解,并不感到诧异。

(一)学生自身原因1.部分学生因为学习态度不端正而逃课。

根据调查,大部分学生逃课是因为对所学知识不感兴趣,不喜欢授课教师的教学,出现厌学状态,没有很好的适应大学生活,从而选择逃课。

这类逃课的学生一般是进入大学后,没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进了大学就是为了“混文凭”,其中部分学生因高考时发挥不好而未能考上理想中的专业,自己的兴趣爱好与所学专业相差较远,导致学生学习没有动力。

并且大学的学习方式与高中有很大的差别,不仅课程讲得快,而且缺少了高中时“保姆式”教师的约束,需要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改变学习方式,提高自学能力,增强自控力,这使得部分学生不喜欢授课教师的教学,从而选择逃课。

但部分学生因不能尽快适应大学的学习方式,前面的知识尚未完全消化,致使后面的内容也听不懂,索性不愿意去上课,即使人在课堂,学习效果也不好,就会选择逃课。

很多学生逃课后有的沉缅于花前月下,有的则打牌、上网玩游戏,以消磨时间。

2. 少部分学生会为了更好的丰富自己而选择逃课。

根据调配,有少部分同学会选择逃课去丰富自己,如因社团活动多而影响上课,为做兼职而逃课,为就业忙于考证,为考研躲避上课等。

在调研数据分析中,近40%的学生喜欢参加学校的社团活动锻炼自己的能力,当活动与上课时间冲突时,学生宁愿逃课;还有部分学生是学生会成员,为组织各项课外活动,占用上课时间,以“冠冕堂皇”的理由向任课教师请假。

从数据中还可以分析出,有近1/3的学生为了就业找工作时能多些硬件,整天忙于参加培训考取各种证书,如计算机等级证书、施工监理证书,甚至考驾驶执照,却认为所学专业课程对自己将来工作没有多大作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