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辐射剂量学_魏志勇

辐射剂量学_魏志勇

辐射剂量学 dosimetry
1.1核科学技术的发展 1.2辐射剂量学的发展历程 1.3辐射剂量学的研究对象、目标 及主要内容
1
发展历史—— X光
• 1895年,德国物理学 家伦琴发现X光。
2
发展历史——医用γ相机
• 1958 ,医用γ闪烁照 相机
3
发展历史——头颅XCT
• 1972年 ,第一台头 颅XCT问世。
13
辐射剂量学的发展历程
• 而我国1998年核技术的非动力学应用创 造的经济价值只有150亿元人民币/年。 进入新世纪后,美国核技术产生的年产 值约为3500亿美元 (其中核能部分约占 20%,非核能部分约占80%),日本约为 1500亿美元 (核能和非核能各占一半)。 而我国核技术应用产业为386亿人民币 (其中核能约86亿,非核能部分约为300 亿)。可以看出核技术已进入到人们的生 产生活中。
30
主要 内容
• 第九章 其他类型的辐射剂量计 (自修、 了解) • 第十章 生物剂量计(自修、了解) • 第十一章 * 外照射剂量学 (6) • 第十二章 Δ内辐射剂量学 (4) • 第十三章 Δ 空间辐射剂量学 (2) • 第十四章 氡剂量学 (自修、了解) • 第十五章 非电离辐射剂量学(自修、了 解)
9
GSI 治 癌 装 置 1
10
HIRFL发展规划
•RIB Production by
80MeV D+C--- n+235--238U or 80MeV D+ 238U >150 MeV P+238U or
•Linac Energy: 6—10 Mev/u
Linac Injector
RIB
11
辐射剂量学的发展历程
25
辐射剂量学 dosimetry
辐射剂量学是以射线与物质的相 互作用为基础,研究射线在介质中 能量转移、沉积的规律的科学.
26
辐射计量学
radiometry
研究辐射场在空间、介质中的分 布和特性,辐射场的描述方法. 对辐射给予定量描述,辐射剂量学 基本量值测定方法的研究、量值 传递方法研究和常规量值传递工 作、模拟现场粒子谱。
• 核技术在医学诊断、治疗和放射性 药物这三个方面都有很广泛的应用. 美国政府规定,在设有200张病床以上 的医院必须设有核医疗设施,在90年 代初,在美国采用放射性药物的医院 就达7000多个,共有γ相机和单光子 断层扫描机11000多台,每年接收放射 性药物诊断和治疗的病人为2000万 人次,占人口的十分之一,全世界每年 有3亿~4亿人次。
4
发展历史—— PET
• 1974年 ,PET(正电 子发射断层扫描)
5
肿瘤放射治疗
•X刀 肿瘤治疗学
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
BNCT
快中子治疗 HI
6
National Institute of Radiological Sciences NIRS Heavy Ion Medical Accelerator in Chiba
29
主要 内容
• • • • • • • • 第一章* 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16) 第二章* 电离辐射场(6) 第三章* 基本剂量学 (20) 第四章* 微剂量学及等效剂量 (8) 第五章 Δ腔室理论 (2) 第六章*电离室剂量计 (2) 第七章 半导体剂量计和热释光剂量计(2) 第八章 量热剂量计和化学剂量计 (自修、 了解)
31
17
医学物理研究的交叉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域
电 场
磁 场 医学治疗
电磁波(微波,T射线,红外, 可见光,紫外,X,射线
医学诊断
射线(介子、如、强子、 电子、中子、P、d、α、重离子
解释生命现象
超声波
医学物理
18
• Medical Physics is the branch of physics that is associated with the practice of medicine with the principles, methods and technologies of physics. • Medical physics is the application of physics(radiation) in the medical sciences
Medical physics(International)
19
医学物理
• 目前的状况:医学物理是物理学和医学交叉的分枝 科学,将物理学的原理、方法和技术与医学结合 起来的一个交叉学科。 • 长远的发展:医学物理就是物理学在医学领域的应 用,不仅仅是将简单的物理方法,如人体物理指标、 参数测量,而且将量子论、相对论和统计物理原 理等等比较复杂的物理学方法与原理用于解析生 命与疾病现象。对生命体系科学研究正在由宏观 进入微观,由定性描述向定量分析,从认识表面 现象到分析机理本质纵深发展。
20
师资力量
• 博士生导师 3人 • 教授 4 人 • 副教授 3 人 • 讲师、支承人员 4 人 • 聘用人员 其中博士学位50%;硕士以上学 位75%
21
医学物理系科研工作
一、空间辐射研究 二、辐射生物效应及防护 三、辐射生物信息学 四、肿瘤放射治疗 五、核医学影像 六、辐射材料及辐射加工
22
医学物理专业方向
1.医学物理师 2.辐射防护 3.放射生物学 4.肿瘤放射治疗 5.核医学影像
23
辐射剂量学 dosimetry
《辐射剂量学》是我院医学物理 专业本科生教育的主干专业基础 课,是一个处于医学物理本科教 育培养环节中核心地位的重点课 程,起支撑作用。
24
辐射剂量学 dosimetry
28
辐射剂量学 dosimetry
辐射量( radiation quantities) 辐射量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一个是辐射计 量学量(radiometric quantities),这类物理 量基于辐射场的描述方法对辐射在空间、介 质中的分布和特性给予定量描述,第二类是 辐射剂量学量(dosimetric quantities),这是一 类描述辐射能在介质中转移和沉积的物理量, 第 三 类 为 辐 射 防 护 量 ( radiation protection quantities)这是一类对辐射危害进行评价、 关于辐射防护技术、辐射防护标准、辐射防 护评价的物理量。
12
辐射剂量学的发展历程
• 我国使用放射性药物的单位约1000 个,共有γ相机和单光子断层扫描约 120台,扫描机约600台,每年病人有 100万人左右。 • 在每年耗用的放射性药物中美国约 占世界年产量的1/3,日本占1/25,中国 占1/200。1995年,美国核技术的非 动力学应用创造的经济价值达到 3310 亿 美 元 / 年 , 约 占 该 国 GDP 的 4.0%。
27
辐射剂量学 dosimetry
辐射剂量学根据射线在介质中的能量沉积的大 小和空间分布, (1)研究空间辐射剂量和辐射场的关系, (2)研究辐射剂量和引起的效应之间的关系, (3)研究不同辐射条件下各种不同的介质所产生 的效应和观测这种效应的方法, (4)利用可靠的技术手段来测量辐射效应,进行 辐射剂量测量, (5)发展辐射剂量计算方法和评价。 (6)建立辐射剂量的量度规则和测量基准。
16
辐射剂量学的发展历程
• 我国目前已经建设了40多个PET中心,有 约60台(含在建)PET和PET/CT、100多 台复合线路SPECT。从数量上讲,我国 的PET和PET/CT占全球的5%,而混合型 的 PET(SPECT/CT 、 PET/CT) 占 全 球 的 10%;从设备的先进程度上讲,已经能 够紧跟国际新设备的更新速度。
7
Heavy Ion Medical Accelerator in Chiba
• 1989年破土动工,1993年正式建成,历时5年 整,迄今为世界上最大型的医用重粒子线加速 器,也是日本核医学水平的代表。日木放射线 医学综合研究所它由32m长的前级注入用直线 加速器和直径42m,周长130m的双环同步回旋 加速器构成。该装置拥有A、B、C三个治疗 照射室,可将三束重粒子流引出,分别对3名患者 进行垂直照射、水平照射和垂直-水平双向照射。
根据医学物理本科培养目标和培养方 案. 要求本科毕业生在放射治疗技术、放 射诊断技术、辐射剂量处方、辐射剂 量控制和放射治疗质量保证、核辐射 设施及核环境剂量评估、辐射防护等 方面具有专门的技能,学生在这些方 面的专门技能如何和学生掌握《辐射 剂量学》知识水平,在辐射剂量学方 面的实践是密切相关的。因此,《辐 射剂量学》这门课程对学生的业务素 质及将来的发展有重大影响。
8
Heavy Ion Medical Accelerator in Chiba
• 这台同步回旋加速器可将He、C、Ne、Si、A r等重粒子加速到高达800MeV的能量,即飞行速度达 光速的84%左右,重粒子在人体内的射程为30cm左右。 从而对肥胖患者任何部位的肿瘤都可进行放疗。垂直水平双向同时照射使剂量率加倍,仅需5s~1min即 可完成1次照射。病灶前后侧的正常脏器照射剂量减半, 对保护正常组织更加有利。 • 1994年6月21日,HIMAC接受了第一批病人的治疗],到 1996年10月,已治疗肿瘤患者150例,其中包括头颈部肿 瘤、脑瘤、肺癌、肝癌、前列腺癌及宫颈癌,取得了良 好的疗效,肿瘤生长抑制率很高.
14
辐射剂量学的发展历程
• 全世界生产的同位素总量中90%以 上用于医学。全世界现有的加速器, 约有一半是医用的。不难看出,核 技术医学应用在我们国家已有相当 的基础,并且核技术医学应用在我 们国家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在我们 国家发展医学物理有很好的前景
15
辐射剂量学的发展历程
• 核医学是核技术应用最为活跃的领 域之一。到2005年我国大中城市医 院已普遍建立了核医学科800家,国 内拥有核磁共振成像仪500多台,用 于肿瘤切除的γ刀50台,全国医院配 有放射性免疫分析仪2000多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