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通过朗读、联系上下文、查找资料等方法理解,学会用准确、简介的词语进行概括,批注感受。
2、通过朗读、批注,让学生感悟人物形象。
教学设计:
一、引入
1、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踏上丝绸之路,沿着先人的足迹去感受两千多年前的故事。
齐读课题。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丝绸之路在开辟前是什么样的?男生齐读相关段落。
那么开辟之后的丝绸之路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女生读出相关段落。
好一派“来往络绎商不断”的繁华景象。
这样一条路是谁开辟的呢?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丝绸之路的开辟者——张骞。
(板书)
二、分析张骞
1、文章中有一个句子赞美张骞的壮举,快速浏览课文,找到句子用波浪线勾出来。
一起来读读这个句子(课件出示)“为了开辟这条道路,汉代伟大的探险家、外交家张骞献出了毕生的精力。
”
读了这个评价,你有什么问题?
随机板书:伟大、毕生开辟
2、自读思考:
为什么说张骞是古代伟大的探险家、外交家,为了开辟丝绸之路
献出了毕生精力。
带着问题,自读课文,勾画出相关的语句,批注自己的看法。
三、交流(学生说到哪里相机点出该自然段)
1、五自然段
日夜兼程是什么意思?板书学生概括的词语。
在这段中,你还可以从哪些地方体会到张骞的XXXX(根据学生概括的词)?
在日夜兼程赶路中,他们还会遇到哪些困难?
如果说到匈奴骑兵,出示图片,这就是匈奴骑兵,感觉如何。
遇到剽悍的匈奴骑兵,张骞一行人是怎么做的?不敢正面抗击,而是躲,是应该他们胆小懦弱吗?你说?你认为呢?你是怎么想的?作为一个伟大的探险家、外交家,这样的xxxx(根据学生概括的词)是必不可少的。
(板书)
(根据学生概括的词)概括得真好,让我们把体会融入到我们的朗读当中,齐读这段文字。
2、六自然段
张骞耐心地等待了多久,读(点PPT)
在这十一年里,张骞不露声色地准备着什么?读(点PPT)
张骞打算在这里安居乐业了吗?
你感受到了一个怎样的张骞,请用一个词概括批注下来。
3、七自然段
这是张骞走过的地方,张骞还走过了什么地方。
荒原、沙漠戈壁、帕米尔高原,这些张骞走过地方对于我们来说都很陌生,通过预习查
找资料,你都对这些地方有哪些了解。
让我们通过朗读和张骞一起翻山越岭。
4、八自然段
“当初出发时的随从只剩下了一人。
”
联系上下文来理解,但凡成大事者都有这种坚持。
四、几千年来,张骞感动了无数人,他的故事被搬上银幕,搬上舞台,我们来通过影视作品再次了解他,这就是张骞,这是汉武帝,出发时,张骞意气风华、踌躇满志。
公元前126年,张骞回到长安,汉武帝、满朝文武为止震动。
归来时,当初的翩翩少年衣衫褴褛,饱经风霜。
13年的磨难历历在目,尘满面、鬓如霜,纵使相逢应不识,青春不在,唯有使命。
此时此刻,孩子们一定百感交集,我们无法用语言来表达此时的感受,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读……
课文学习到这,你能不能用自己的话概括“为什么说张骞是古代伟大的探险家、外交家,为了开辟丝绸之路献出了毕生精力。
”同桌先说一说。
五、作为走出国门的第一人,每当提起丝绸之路,总会想起一个响亮的名字——张骞,每当提到张骞,总会忆起一个伟大的名字——丝绸之路。
在历史上,像张骞这样的探险家和外交家还很多,让我们再走进其中一位郑和。
请孩子们用刚才学习张骞的方法自学短文,做好批注,再在四人小组交流。
汇报,生生互动。
我们发现,张骞、玄奘、郑和他们的精神都有很多相似之处,我
想这就是拓路者的精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