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南水北调ppt

南水北调ppt


调水问题
调水量较大。年调水量130亿m3左右,约占汉江年均 水量的22%,对汉江中下游有一定影响,枯水期平均下 泄流量略有减少,中水期有所缩短,对各种取水、航运 和水环境容量有一定影响。
其他问题
发电量减少。从丹江口水库调水,丹江口水 电站的发电量有所减少(约减少年电量7~8亿 kw· h) 。 对漂木的影响。调出区的伐木运输主要依靠 河道水力输送,河道建坝调水,木材将改为公 路外运。 文明古物。南水北调东、中线工程穿越中国 古代文化、文明的核心地区,其影响范围大,涉 及文物遗存内涵丰富 。虽然国家进行大量的抢 救,但必将会淹没一些文明古迹。
调来的水在城乡生活、工 农业、生态等方面应重点保证 以解决城市缺水为主,兼顾生 态和农业用水
南水北调工程实施以后对受 水区的主要影响
为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提供基本保障; 有利于回补地下水;可有效遏制因缺水造 成的生态环境恶化;可保护湿地和生物多 样性等.
规划南水北调工程
我国北方地区一方面水资源十分紧缺;另一方面水资源浪 费现象也十分严重,许多农田仍是漫灌,工业用水重复利用 率很低,城市供水和使用过程中跑、冒、滴、漏现象相当普 遍。因此实施南水北调工程,必须坚持开源节流并重、节水 优先的原则。在开展南水北调的规划和实施过程中,必须加 强对水污染的治理。如果不治理水污染,那么调水越多,污 染越重,南水北调就不可能成功,一定要先治污,再调水。 高度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生态平衡一旦遭到破坏,就会 造成难以挽回的后果。特别是对于调出水的地区,要充分注 意调水对其生态环境的影响,一定要周密考虑生态环境保护 的条件下实施南水北调工程。因此,必须加强科学研究,高 度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努力把可能造成的影响减少到最 低程度,使南水北调工程成为可持续发展工程。
返回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以解决沿线100多个城市生活 和工业用水为主要供水对象,兼顾农业及其它用水, 建成以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巨大,主要体现在:
第一,将较大地改善北方地区的生态 和环境特别是水资源条件,增加水资源 承载能力,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促进 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对于扩大内需, 保持全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实现全国范 围内的结构升级和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 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6)合理控制湖泊水位,调节、保障岸边湿生带 的水生植被生长环境,以补偿因水位抬高所造成 的部分维管束植物的损失。
血吸虫防治措施
(1)河道硬化。采取河岸硬化工程措施,可使钉螺失 去土壤和植被而不能生存,防止进水口出现钉螺生地。 (2)涵闸防螺工程。结合涵闸修建,增设防螺阻 螺设施。主要包括拦螺网和沉螺池。
(3)大气环境保护措施。对于施工场地和交通运输
扬尘,配备洒水车,在无雨天气定时洒水,可有效减 轻扬尘影响,另外对于主要施工道路要及时清渣。在 建筑材料运输过程中,应对水泥等多尘材料采取覆盖 措施,运输散装水泥车辆的储罐应保持良好的密封状 态。运输车辆要经常清洗以减少扬尘。
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1)凡在地下水位较高,尤其是高于干渠渠底或管涵 底部时,一定要增加地下水的排泄系统,保证地下水 的正常流动和排泄。尤其是在干渠下游有居民取水水 源的地段,一定要保障地下水不受阻断。
第二,通过改善水资源条件来促进潜在生产力形成现实的 经济增长,通过建立南水北调工程新型的运行机制,促进受水 地区加大节水、治污的力度,逐步改善黄淮海地区的生态环境 状况,使我国北方地区逐步成为水资源配置合理、水环境良好
的节水、防污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
第三,能有效解决北方一些地区地下水因自然原因造成 的水质问题,如高氟水、苦咸水和其他含有对人体不利的有
对回游生物的影响。调出区修建水库会对 一些需要到上游产卵的生物产生影响,甚至导 致灭绝。 施工时期可能造成水污染、噪声污染、大 气污染、植被破坏、水土流失等问题。 运行期调蓄湖泊将抬高湖泊水位,扩大 水面面积,有利于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
大量的水北调将减小洪水对长江 地区的灾害。
水库建设将导致水域面积大幅度增加,减少 耕地、居民点、建筑用地以及盐碱地、低洼地 等未利用地等土地利用类型,提高区域生态系 统服务价值,使得区域生态环境趋于改善,对 于维持当地生态系统平衡将产生有利影响。
工程图
中线调水工程
从汉江丹江口水库引水,输水总干渠自陶岔 渠首闸起,沿伏牛山和太行山山前平原,京广铁 路西侧,跨江、淮、黄、海四大流域,自流输水 到北京、天津,输水总干渠长1246km,天津干渠 长144 km。 中线工程的供水范围是北京、天津、华北平 原及沿线湖北、河南两省部分地区。主要任务 是城市生活和工业供水,兼顾农业及其它用水。 输水总干渠不结合通航。
利用三峡水库和丹 利用京杭运河 江口水库蓄水,要 河道输水,不 开挖新的输水渠道,需要开挖太多 建设成本较高 渠道,建设成 本较低
1、北方冬春季节缺水,尤其春旱严重; 长江夏秋季节最适宜调水。 2、修建水库解决调、需之间的季节差异。
3、采取的措施:
坚持开源节流并重、节水优先的原则,大力节约用水。 目前,我国一方面水资源短缺,一方面又存在着严重浪 费的问题。许多地方农田浇地仍是大水漫灌,工业生产 耗水量过高,城市生活用水浪费惊人,因此,在加紧实 施南水北调工程的同时,一定要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大 力开展节约用水,要认真制订节水的规划和目标,绝不 能出现大调水、大浪费的现象
(3)灭螺措施。每年春秋季采用氯硝柳胺乙醇胺盐 喷粉法或喷洒法杀灭水源区钉螺,降低钉螺密度,减 少钉螺扩散来源。
(4)管理措施。控制调水时段:枯水期增加调长江 水,汛期减调长江水而增调淮水,以减少长江钉螺向 输水河道扩散的风险。
移民安置措施
建好生产生活设施,通过提高当地农作物产 量、增加高附加值的农产品比例、因地制宜地发 展农副产品加工和乡镇企业和剩余劳动力外出务 农等措施,耕地减少对移民安置区居民经济收入 的影响可基本得到消除。
南水北调工程全部建成以后,每年的调水量相当 于一条黄河的水量,可以有效缓解北方地区水资源紧 缺状况,对于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恢复和改善生态环 境,促进西部大开发具有重大意义。
水利部门经过50年论证,形成了南水北调东线、 中线、西线三大工程方案。
返回
东、中、西三条调水线路的优缺点评价
读图说明南水北调工程东线、中线、西 线三套方案的具体输水路线: 东线:从 扬州(江都抽水站) 取长江水沿大运 河北上,到达天津和山东半岛地区。 中线:第一期工程从 丹江口水库 取水,沿豫 太行山 西地区和 (山脉)的东麓,到达华 北地区。 西线:从长江上游各干支流凿洞引水到 达 黄河上游 。
(2)对将占用林地的施工用地,尽量进行适当 调整,避免或者减轻破坏森林植被。 (3)在工程施工当中,应加强管理,限定施工区 域,不准擅自扩大临时占地,避免人为对地表植 被的破坏,选择合理施工场地,尽量在现有村庄 安排生活,尽量减少工程占地和地表植被的损失 面积。 (4)沿线安排的取、弃土场,要合理选址、保留 表层土壤,并用于施工后的表层复土,这样可以尽 早恢复植被和维护沿线的景观,从而控制水土流失。 (5)为消减施工人员对植被和土壤的影响,要 标明施工活动区,严令禁止到非施工区域活动, 非施工区严禁烟火、狩猎。
西线调水工程
西线调水工程从长江上游干支流调水入黄河上 游,引水工程拟定在通天河、雅砻江、大渡河上 游筑坝建库,采用引水隧洞穿过长江与黄河的分 水岭巴颜喀拉山入黄河。 西线工程的供水范围包括青海、甘肃、宁夏、 内蒙古、陕西和山西六省(区)。主要任务是 补充黄河水资源的不足和解决西北地区、华北 西部地区工农牧业生产和城乡人畜用水。
输水沿线的水质保护是东线工程的一个突出问题.如果东线 的水体污染没有处理好将有可能把污染顺河带走,对供水区产 生影响. 虽然调水会对钉螺 的生长产生一定的影响,但处理不当可能导 致钉螺 北移,引发血吸虫病蔓延。
血吸虫
钉螺
返回
受长 的江 严三 重角 影洲 响地 区 所
南水北调每年几百亿立方的水经水 库北调,长江由此带来的泥沙必然大 量减少,由此将危及中国经济重心长 三角地区。下泄流量的减少必然会引 起长江口咸水倒灌,导致长三角地区 地表水和地下水质的恶化、河口区淡 水生态系统的破坏。
北方
南方
2பைடு நூலகம்.2
36.5
4054.2
22766.3
14.4
81
43.5
54.4
58.2
36.6
938
4180
6810
61950
南水北调的意义
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很不平衡。南方每年有许多 富余的水白流入大海,北方地区长期干旱缺水,尤其 是华北平原,缺水已严重影响到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 活正常进行。与此同时,人们的节水意识依然较差, 水资源利用率低,水污染也很严重。
南水北调工程的水源水质好,增加供水区城 市生活、工业用水,改善卫生条件,有利于城 市环境治理和绿化美化,促进城市化建设。增 加农牧业灌溉用水,改善农牧业生产条件,调 整农牧业种植结构,提高土地利用率。还可改 污水灌溉为清洁水灌溉,减轻耕地污染及对农 副产品的危害。 提高北方供水能力后,可以减少对地下水的超采, 并可结合灌溉和季节性调节进行人工回灌,补充地 下水,改善水文地质条件,缓解地下水位的大幅度 下降和漏斗面积的进一步扩大,控制地面沉陷造成 对建筑物的危害。调水后通过合理调度,还可向干 涸的洼、淀、河、渠补水,增强水体的稀释自净能 力,改善水质,恢复生机,促进水产和水生生物资 源的发展,使区域生态环境向良性方向发展。
返回
水文情势影响环保措施
(1)加强水情监测和讯息传输工作
(2)流域机构、省防汛抗旱指挥部门对输水 河道洪水进行统一调度和管理 (3)输水河道通过新建、拆建、加固各类沿 线封闭建筑物和洼地处理配套建筑物,减少输 水沿线局部低洼地渍涝影响
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
(1)水环境保护措施。对建筑物工程中砂石料冲 洗废水、混凝土浇筑废水和基坑排水主要通过沉淀 池处理达标排放。 (2)噪声环境保护措施。在城区及居民集中的施 工段,在人们睡眠休息时间主要是夜间22:00~6: 00停止高噪声机械施工,并严禁爆破等源强大的噪 声活动,运输应尽量安排在白天进行。对受施工噪 声和交通噪声污染较为严重的学校、医院和集中居 民点等噪声敏感点设隔声墙或者安装隔声玻璃进行 噪声防护。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