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作过程的综合实训
课程改革与研究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基于工作过程的综合实训课程改革与研究
张才千刘斐
(开封大学软件职业技术学院河南开封475004)
摘要: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是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重要方向。
本文以软件技术专业的综合实训课程为依托,进行了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改革与研究,提出了基于工作过程改革实行方法,并对下一步课程改革的方向进行了说明,希望能给相关的课题的研究工作提供相应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工作过程综合实训教学单元
Abstract:Theteachingmodebasingontheworkingprocessisaimportdirectionofhighervocationalprofe ssionalcurriculumreform.
Basedonthecomprehensivesoftwaretechnologyprofessionaltrainingcoursestorelyon,basedonth eworkingprocessofthecurriculumreformandresearch,thepaperpresentstheworkingprocessoftherefor mpracticeandthemethodstothenextstepofcurriculumreformdirectionwereexplained,thehopecangiver elatedresearchtopicstoprovidecorrespondingreferenceandsignificance.
Keywords:WorkingProcess,ComprehensiveTraining,TeachingUnit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在我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1]。
而对任何一种教育,其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都是教学,而教学的核心则是课程[2]。
要完成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建设具有鲜明职业特征的高职课程,进行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一、课程背景和课程设计思路
(一)课程背景
《综合实训》课程是在学院探索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模式环境下,针对软件技术专业职业岗位要求,与合作软件企业共同开发的一门综合职业技能训练课程。
该课程采用全新的教学模式,以基于工作过程的人才培养体系为基础,通过对软件开发过程中各个职业岗位分析,根据软件企业相关岗位职业技能需求,根据学生认知学习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开发了该课程。
(二)课程设计思路
1.与行业企业合作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
通过企业调研,我们把软件项目开发的工作过程、工作任务一一列出,并进行分类,与此同时,对工作任务细化,确定工作任务的使用频率和难易程度,将行动领域的项目(任务)内容转化为学习领域的课程内容,构建《综合实训》课程全新的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形成一系列职业活动导向的培养方案、课程标准。
图1《综合实训》课程设计
2.采用“学中做,做中学“的教学合一的教学模式
我们从培养企业项目实战经验出发,由校方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共同担纲,以企业真实项目为载体,以学习情境项目任务设计课程教学单元,在仿真的岗位工作环境——软件实习工厂中实施模块化教学,教学过程即是一个完成项目的过程。
在虚拟的职业情景中使学生了解企业的实际工作环境和流程,强化学生的职业能力。
二、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内容的组织与设计
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思路构建课程内容体系,以实践应用的需求为尺度引入知识点,以任务驱动为基本模式设计每节课的教学内容。
通过项目驱动的教
学设计,以网上书店项目为依托,整合相关知识与技能模块,设计了系统需求分析、系统体系结构设计、数据库设计、模块设计、用户界面设计、共用模块开发、数据访问层开发、业务逻辑层开发、视图层开发、项目集成测试等10个理实一体、讲练做合一的教学项目。
《综合实训》学习情境的设计如下:
表1《综合实训》课程教学内容设计
三、基于工作过程的情景化和行动化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设计
本课程重视学生在校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有针对性地采取工学交替、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教学设计思想,把课程内容融入项目形式之中,形成了课程内容和学习情境任务、教学案例与实际项目、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的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
通过项目学习强化学生项目实践能力的培养,在仿真和真实职业情景中实现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培养目标。
1.依托校企合作办学平台,设计“学习情境”,还原企业真实项目的开发流程
我们与合作企业专家共同研讨、制定课程标准。
根据职业培养目标,确定了软件开发对应的工作任务。
这些工作为软件开发学习领域设计和学习情境设计等奠定良好的基础。
我们从培养软件开发职业能力和企业项目实战经验出发,以企业真实项目为载体,对课程内容进行解构和重构,以学习情境项目任务设计课程教学单元实施模块化教学,教学过程即是一个完成任务的过程。
我们通过营造仿真教学环境——软件实习工厂进行项目训练,在虚拟的职业情景中了解企业的实际工作环境和流程,强化学生的职业意识;利用校外实习企业的资源,让学生到企业实际工作岗位顶岗实习,感受真实的职业环境,感悟企业的职业道德。
图2教学实施过程
2.实施“项目考核”的考核模式
我们与合作企业一道共同分析了软件开发工作过程,把所需要的素质、能力、知识有机地整合到项目教学之中,突出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的培养,企业专业技术人员与专业教师共同合作,建立校企联合管理、评价与考核的机制。
采用“项目化”考核实际上就是检验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项目设计能力,考核内容对应项目实训阶段的学习。
该考核方式能够检验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综合性问题的能力。
表2“项目化“考核内容与评价标准描述表
3.完全采用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教学中把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充分结合,讲解每个学习情境的基本理论后,马上让学生根据讲解的原则和事例进行实验。
由于实验是针对具体系统项目,要正确执行他的设计结果,学生必须去知道理论,理解理论。
当然学生在
设计中会犯错误,教师需要在学生实验过程中进行指导,实验完成后进行讲评。
通过实际项目来涵盖课程内容,实现了课程内容与学习情境一体化、教学案例与实际项目一体化、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的目标。
四、实践条件
1.校内实训环境
本课程校内实训室为软件实习工厂,学生在这里完成每个学习情境的学习。
软件实习工厂是通过和软件公司合作建设,内有项目洽谈室、会议室、经理室、工作区和员工休息区,完全按照软件公司中项目开发要求建成,能够有效地完成课程的教学和学习工作,为学生提供仿真的实训环境。
2.校外实训环境
软件技术专业与许多企业保持着长期合作的关系,经过《综合实训》课程训练后的学生,能够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参与真实项目的开发。
五、课程改革的方向
1.随着校企合作的不断深入,要不断加强软件实习工厂软环境的建设,不断逼近真实软件企业情况。
2.加强授课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的交流合作,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3.不断从企业引进新的实训项目,让学生能够接触到不同类型的项目。
通过基于工作过程的《综合实训》课程的建设,使学生掌握软件开发流程中的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程序编码调试等各项技术,具备了团队协作、进行规范软件开发的能力,能够适应软件企业的需要,成为软件开发领域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育部[2006]16号
[2]姜大源.中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认识基础与课程体系创新.中国职业教育.
张才千(1979-),男,汉族,河南杞县人,开封大学软件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计算机应用、高职教育
电子邮箱:
联系地址:河南省开封市大梁路开封大学软件职业技术学院475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