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网项目建设前期工作的探讨

电网项目建设前期工作的探讨

电网项目建设前期工作的探讨
【摘要】电网项目前期工作,一般可以理解为电网项目开工建设之前所开展的工作,包括电网规划、项目可行性研究、相关专题评估、项目核准、项目初步设计和施工设计、项目开工准备等一系列工作。

本文主要是分析了电网工程建设前期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情况提出解决措施,以供同行做个简单的参考。

【关键词】电网建设;前期工作;对策
前言
国家电网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是一个城市正常生产生活的核心,直接关系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我国综合实力的提高。

随着我国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为电网项目前期工作的有序进行也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

但是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土地资源的逐渐短缺,导致在电网建设初期中征地和拆迁困难,严重影响了电网的规划建设。

因此,必须不断的改进建设前期的工作,加强电网建设前期工作的进度,全面提高工作效率与质量,才能保证电网建设顺利完成。

1 目前电网建设前期工作存在的问题
1.1 电网建设前期任务繁重,工作周期长
电网建设前期工作一般按照“属地化”管理原则由市、县两级供电公司承担。

近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增长,拉动电力需求增长迅猛,全国电网也进入一个高速发展阶段,各地电网建设呈现数量多、跨区域、需求急、工期紧等特点。

前期工作由于涉及国家各个部门机构审批程序,同时基建施工也需要一定的时间周期。

为保证电网建设项目能够及时满足经济发展对用电负荷增长的需要,一般都在项目计划投产期之前2~3年启动,因此需要电力企业对电力市场进行较为全面、准确的前瞻性预测分析,未雨绸缪,为地方经济发展提前做好电网发展规划。

1.2 站址及线路路径规划选址越来越困难
我国耕地面积数量较少,建设用地和农业安全的矛盾非常突出。

在农村的绝大部分土地都被划为基本农田保护区,变电站站址选择和线路路径规划难度越来越大。

电网项目除变电站外,进出线路径走廊也需占用大量土地,随着全国范围内超高压大电网建设工程启动,跨区域电网所需线路路径越来越多,由于不是直接服务本地电网,所以线路经过的乡镇和行政村积极性不高,缺乏支持力度。

1.3 依法建设给前期工作提出更高要求
近年来,国家陆续出台了一批与电网建设密切相关的重要法律法规:“环保法”、“物权法”、“城乡规划法”、“水土保持法”、“文物法”等,对电网建设前期工作程序和方式内容产生了重大影响。

如:电网项目实行项目核准制度后,前期工
作时间更为紧张;“物权法”的出台增加了占地及拆迁赔偿难度;“城乡规划法”规定电网规划要经地方规划部门组织评审批准并向社会公告;项目可研阶段增加了环境评价、地灾评估、洪灾评估、压覆矿产评价、文物勘探评估、林业资源影响评价、风景区影响评估等内容,对电网建设前期工作的要求更高。

2 电网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必须遵守原则
2.1 政府主导原则
电网建设前期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必须坚持政府主导的原则,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变“被动支持”为“主动支持”,在政府领导和协调下开展工作,最大限度地争取政府的理解和支持。

2.2 规划先行原则
电网规划是电网建设前期工作的源头,“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明确规定,电网规划要与地方发展规划相衔接,纳入地方总体规划,同步修编。

电网建设前期工作必须坚持规划先行原则,在电网规划和地方发展总体规划、城市建设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的统一约束和指导下开展工作。

要树立这样一个理念:不满足规划要求或不符合规划原则的前期工作是无效的,即使一些项目现在勉强实施,将来也会给电网企业留下运营大风险。

2.3 以人为本,保护环境原则
在电网建设过程中,广泛征求社会各方面的意见,最大可能减少对城市建设、城市发展以及居民生活的影响。

确实无法避免的,要在可研阶段提请项目设计部门变更设计方案或采用技术手段妥善解决。

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保护环境原则。

2.4 依法办事原则
在从事电网建设前期工作时要强化依法办事意识,在站址选择、路径规划、土地征用、环境保护、资源保护等方面主动履行社会责任,加强同各级政府、监管机构和社会各界的沟通,提高风险意识和服务意识,加强企业内控管理,规范职业行为,依法合规开展工作,要充分考虑电磁污染、噪音污染、城市发展等因素对线路走廊的要求,尽可能避免因非技术因素改造运行线路,有效规避风险。

3 做好电网建设前期工作的对策
3.1 建立政府领导下的前期协调常态工作机制
电网企业要加强与地方各级政府的沟通,充分利用参加招商会、领导视察、定期汇报等各种机会向地方政府领导介绍供电形势和电网状况,宣传电网建设项目的必要性、紧迫性,争取理解和支持。

努力促使地方政府成立有关电网规划建设方面的协调领导机构,包括各级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定期召开工作例会,协调解决电网规划建设遇到的问题。

要积极争取地方政府出台具体支持电网建设的政策或指导意见,明确政府各职能管理部门职责,测算出台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占地补偿标准,创造良好的前期工作环境。

3.2 加强宣传引导,关注环境保护
电网建设工程的环境测评必须以国家的规定为标准,重点关注土地、水资源的保护。

在考虑电力企业自身的经济效益时,还应该履行社会公益事业的责任,加强电力技术的创新工作,引入新技术、新设备,尽量减少土地和水资源的占用。

3.3 上下联动,紧密配合,又好又快地开展前期工作
电网企业应将电网建设作为第一要务,加大人、财、物投入,建立必要的组织和协调机制。

坚持属地化管理原则,市、县两级公司实现上下联动。

①要建立覆盖市、县两级供电公司的前期工作网络,充分发挥县公司在当地的人脉优势。

②要加强前期业务培训,保证县级公司相关岗位人员也都熟悉了解电网建设前期工作流程和办事程序。

③要实行标准化管理,市级供电公司可以将电网建设前期阶段所需各类支持性文件、报告、批复、征询意见函、图纸等制成模版,供县供电公司使用。

3.4 建立长期的、良好的沟通渠道
要大力开展人性化工作,努力与各级政府部门建立起长期的、良好的个人关系和沟通渠道。

要充分尊重职能部门的办事程序和工作要求,按照规定办事。

要提前准备好规范、准确、齐备的工作材料,避免返工。

在日常交往中要加强沟通,增进友谊,做到以诚待人,真心交友,办起事来一定会得心应手。

3.5 推动电网规划和地方规划的有效衔接
电网规划应该充分考虑到电网建设和城乡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取得地方各级相关政府部门的支持和认同,共同开展电网前期建设工作,并将其纳入地方总体规划中。

按照国家的相关标准和地方的实际特点,通过对电网规划的不断修正和完善,实现电网建设前期与地方总体规划(时间和空间)的完美衔接,使电网前期规划工作能游刃有余,避免出现不必要的麻烦。

同时,电网企业应该根据该地农村农田的实际情况,以电网远景目标网架为基础,对近期和远期电网站址和线路的位置进行保留,并加强线路和变电站的保护,提高电网前期工作效率,实现电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4 结束语
电网建设项目前期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而又困难重重的工作,需要我们加强
企业与各级地方政府的沟通和合作。

在应对电网建设项目前期管理工作中的问题时,应该坚持上联下动,在工作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采取灵活多变的手段,务求做到有目的、有成效地工作,同时着力优化工作界面和工作流程,与时俱进,进一步提高执行能力,努力战胜困难,务求加快工程的建设速度,把电力建设推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宋军.甘肃电网建设项目前期风险决策与对策分析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0.
[2]舒东胜.电网建设前期阶段外部敏感区管理信息系统建设[J].湖北电力,2013.。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