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情境创设,凸显大美语文
[摘要]本文结合教学经验,通过对语文情境教学导入艺术、朗读、谐师生关系,多媒体手段运用,游戏化教学模式来探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创设情境,试图梳理出有效的情境教学实施方法。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情境教学实效性
情境教学作为一种崭新的教育理念,不仅探索了语文教学科学化的有效途径,而且开拓了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的新视野,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提供了认识的新思路。
情景教学通过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其学习动机,使学生在情境中产生共鸣。
情境创设对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手段,能否创设出良好的阅读情境,对于改进初中阅读教学意义重大。
一、利用导入艺术来创设良好情境
对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来说,科学合理的导人新课是一门重要艺术,因为良好的导入能够促生出特点的情境,通过情境能多角度地激发初中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青少年阶段学生注意力难于集中,缺乏持久耐力,语文教师导入生动形象、惟妙惟肖,学生才能形成长久的阅读兴趣。
教师用生动的语言进行直接描绘,或借用幻灯、图片制造一个美妙情境,能够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使学生产生求知兴趣。
如教学《沁园春?雪》一课时,首先教师用幻灯片展现气势磅礴的北国雪景图,再让学生从视觉、听觉等多角度进入情境,感受雪景带给人们的深远意境,从而使学生在脑际中的图像得到充
实和深化,进入诗中描绘的意境。
最后教师导人:“1936年冬天,伟大领袖毛主席在延安看到了这幅雪景,写下了一首千古绝唱,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沁园春?雪》,让我们一起看看这位世纪伟人如何描写雪景、抒发情怀和谈论古今。
”这样艺术性的导入可以引起学生心理上的愉悦,不知不觉中进入课文佳境。
二、运用朗读手段营造良好的阅读情境
声情并茂的朗读可以营造出良好的阅读情境,把无声的文字转化味有声的语言,将课文的作者的情感表达、内心感受通过美读这种朗读方式再现出来,从而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感受,对课文作者或作品主人公有更深刻、细腻的情感体验。
通过激情的朗读能使学生在体验课文时忘却自我,融人到作品创设的情境中去,去品味和体会文中丰富而深厚的感情,实现学生自我情操、修养的升华。
课堂上的朗读有教师范读和学生朗读两种方式,教师的范读要注意用不同的朗读风格,营造出多种不用风格的氛围,要把握将文本中动人的情感和景色得以淋漓尽致的展现,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并能从教师范读的语言表现、情感流露中体会作者的情感。
学生朗读要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带着感情来朗读,从而使学生通过真情感悟独特的阅读情境。
例如:《珍珠鸟》这篇课文是一篇感情真挚、丰富的散文,学生带着感情来朗读。
可以将珍珠鸟由怕人胆小到胆大与主人亲近的情态变成学生自身能够感知的情境来深入体会,从而使学生受到良好的审美教育和美的情操陶冶。
三、以和谐的师生关系创设情境氛围
初中语文阅读课堂教学需要师生共同参与,而和谐、良好的师生关系才能营造出轻松活跃的情境氛围。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各抒己见、表达心理感受的机会,多用肯定鼓励性的话语对待学生的发言,不要草率的指责,以免增加学生的心理负担,致使学生抵制与教师交流,产生厌学情绪。
轻松、愉快,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创设情境氛围的基础。
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没有心理负担就会心情舒畅,思维活跃,从而真切地感受到学习语文的快乐。
通过和谐关系的建立,教师了解学生所思所想,从而相互沟通、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
语文教师除了利用课上、课下和同学面对面的交流之外,还可让学生写小文章谈对某一问题的看法,给老师提建议、指错误等形式来加强师生交流沟通。
通过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感受到语文教师的亲和力,从而因为喜欢语文教师而喜欢语文这门课,达到利用师生和谐关系来使情境创设得以顺利进行,并为学生所接受的教学效果。
四、借助多媒体手段创设情境
多媒体由于在语言、文字、声音、图像等方面具有独特的能力,运用于教学,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变动态为静态,化枯燥为生动,帮助学生解除抽象思维、逻辑思维、语言理解表达方面的困难,使教学中的难点得以顺利突破。
在关键处恰当的运用多媒体,把学生引入课文所描绘的意境中去,能够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例如讲授《桃花源记》一课时,文中虽然对桃花源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但由于年代久远,文言文语言特点,人生阅历较浅,所以学生很难
理解。
这时借助多媒体短片模拟出具体情境,使学生很快理解课文,从而巧妙地化解了教学中的重难点,这样学生的学习负担也就迎刃而解。
充分合理的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挖掘教材中的创新因素,必定会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五、采用游戏化教学模式创设情境
游戏是初中生实现精神成长的重要形式,也是其认识世界的独特方式。
在课堂中,教师要找准游戏与教学内容的结合点,使学生真正“动”起来,并在“动”的过程中创设情境。
让学生通过一定的角色扮演(编演课本剧)等游戏化形式,参与创设阅读情境。
这样能使学生与课文中人物交流和沟通,使语文阅读文本内容快速有效的形成表象,而且能深入的理解作品人物心理,学生通过角色扮演进入情境,将自我角色对象化,获得主观感知的愉悦,使其对课文所描述的情境产生亲切感,从而更好地体会作者的心理。
如在《孔乙己》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安排学生扮演“我”、“孔乙已”、“客人”,要求他们根据课文内容,发挥自己的想象,通过表演使学生迅速进入情境,更深刻的体验课文的思想内涵,而且在表演中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有利于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总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创设情境能够提高学生理解和领悟能力,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实践证明,情境教学是一种高效的教学模式,应该得到应有的重视。
只有这样,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才能得以顺利展开,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傅道春,情境心理学[m]上海
[2]管新献创设情境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浅探[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