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英语优秀教学论文

小学英语优秀教学论文

小学英语优秀教学论文摘要:本文在《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和生活化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对小学英语教学内容、教学环境、课堂教学过程、课后作业以及活动等方面对如何加强小学英语教学生活化问题展开论证,提出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要与生活融为一体,让教学源于生活,让生活服务于教学,并对切实提高小学英语教学生活化提出实效性措施。

关键词: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生活化Study on the theory of Life Education for ElementaryEnglish TeachingSubmitted by Cai QiulingAbstract:The article that instructed by the <New English Curriculum Standard> and the theory of life education, is to demonstrate the life education of elementary English teaching from five aspects,which are teaching content,teaching environment,teaching process,homework and extralcurricular activities,to put forward that elementary English teaching should connect to daily life,from life to teaching,from teaching to life,and to discuss the topic that how to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elementary English teaching efficiency.Key words:Elementary Enghlish , Classroom Teaching , Education of Life一、引言《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吸引和组织他们积极参与并且使学生获取处理信息和使用信息,用英语与他人进行交流,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英语教学和生活是紧密相联,必须和生活有机整合才能发挥作用。

英语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工具学科,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离开了生活实践,脱离了学生的认知经验,语言就失去了活力和创造性。

小学生性格活泼、好动、形象思维较强,因此,小学英语教学应该更多地关注社会生活和学生生活,并注意与学生生活相结合,以人为本,促进学生主动、全面发展。

二、小学英语教学生活化的理念(一)江苏省泰兴市第三高级中学的杨书琳教师认为“生活化”是指从学生已有的生活背景和生活经验出发,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或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把抽象的知识转化为生动的现实原型,与生产、生活密切联系,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1](二)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否定了英国教育家斯宾塞的“生活预备说”,他认为“教育即生活,教育的过程与生活的过程是合一的,而不是为将来某种生活做准备。

”最好的教育就是从生活中学习,从经验中学习。

(三)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认为“生活即教育,生活是教育的中心,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而教育。

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才成为真正的教育”。

(四)我国现代著名的幼儿教育家张雪门先生认为幼儿的生活实践就是行为课程,强调“教学做一”,他主张课程是经过选择的,是儿童直接的、实际的行为和活动,这与陶行知的生活化教育理论的“教学合一”理论相符合。

(五)杜威、勒温和皮亚杰等人的研究表明:当面对一个“浓缩”了的、关于“事物本质”和“客观规律性”的、无法直接感受的书本世界时,学生是依靠生活经验和实际阅历来理解这些真理和建构起“意义”。

只有结合学生的直接经验,创设生活化情景才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本内容和掌握知识。

[2]综上所述,小学英语教学生活化的理念主要是指1、英语教学内容即学生生活内容。

2、学生所学英语知识应该在生活中体现并运用到生活中。

总而言之,即小学英语教学源于生活,归于生活。

学生的语言学习需要语言环境的帮助,小学英语的学习有别于语文的学习,小学英语需要英语教师创设学习环境让小学生感受英语的语境和魅力。

实施小学英语教学生活化的教学方式要求教师通过符合小学生的生活经验指导教学,把生活实际与书本知识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指导学生参加各种活动。

三、小学英语教学生活化的意义(一)符合新课标的要求《新英语课程标准》提出让英语走向生活,让英语融入生活并强调英语教学应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识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互动的学习方式,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小学英语教学生活化能有效地体现新课标的要求,符合新课标提出的“在用中学,在学中用”的要求。

(二)符合小学生的发展特点小学阶段的孩子的思维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需要具体形象的支持。

传统的小学英语教学严重脱离学生生活实际,为教英语而教英语,为学英语而学英语的教与学模式已经严重背离小学生的身心发展需求,以教材为本,机械地读读背背,反复地抄抄写写的方式难以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并且容易导致学生有厌烦心理。

(三)符合小学英语教学方式发展的趋势传统的教学方式主要表现为:填鸭式、陈旧式、厌教式。

这些教学方式内容死板,教学枯燥,教师教之无味,学生缺乏兴趣,厌倦英语。

小学英语生活化从学生的生活中提取教学内容,选择符合学生生活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的生活与学习一体化,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小学英语教学生活化的教学方式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四、小学英语教学生活化的具体措施(一)让小学英语教学内容生活化1.小学英语教学内容生活化的意义教学内容是实施教育的根本依据,是教育理念、教育思想、教育特色的集中体现,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育质量和教育水平的高低。

孩子学习英语年龄越小越要注重教育内容的生活化,教育内容生活化是引发小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究的重要条件,除了有高素质的教师和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小学英语教学是否能完全成功还取决于是否正确选取了设计合理、科学、实用的生活化教学内容。

2.小学英语教学内容选择的要求①突出儿童好胜的心理特点,符合他们的思维、智力和语言的发展规律。

②内容要贴近少儿的生活与学习,形式多样化、丰富多彩、浅显易懂。

③侧重听说,辅以读写。

而且教材的课题应该尽量是与学生生活有关,这样能更容易把教学内容和生活联系起来。

3.小学英语教学内容生活化的具体运用①从学生自身生活出发学生自身的生活内容包括姓名、年龄、性别、爱好等等,可以结合教材内容,通过丰富多彩的形式,让学生学会表达的方式。

首先让全班同学都为自己取一个英文名字,让学生在取名字的时候感受英文名字的特色,并且在日常上课或者课间鼓励大家用英文名字称呼对方,营造英语氛围。

当课内的对话需要学生扮演时,把对话里面的人物名称换成扮演学生的英文名称,让学生真正用自己的身份对话而不只是模仿。

教师更应该指导学生对英语知识学以致用,如PEP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是学了一些关于食物的单词,下课的时候教室里总会有学生在吃一些零食,教师便可以走向学生提问“What is this?”学生都很积极地用英语回答“This is noodles/bread/egg.”等,甚至有一次学生还会问“老师粥在英语里怎么说啊?我喜欢喝粥。

”这个方式很好,可以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也可以让他们根据生活实际积极拓展知识。

又如,一般下课后学生的活动会比较多,这些活动也体现出他们的爱好,如下课时看见一个学生在画画,教师可问他“Do you like painting?”他说“Yes!”然后笔者就拓展到其他问题。

如“what do you want to pain?”想必学生会热情地跟你交谈起来,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还会学习到原本不会表达的英语。

这种“交谈式”的学习英语法是值得提倡的。

学习书本上的对话更多倾向于为了学习句子而学句子的感觉,但在真实情境中和学生用英语对话,学生会提高英语交际能力。

②从学生的家庭生活出发家是学生最熟悉最温馨的地方,因此家庭成员、职业和家具等都是学生急于了解的教学内容。

每一项内容还可结合教材适当拓展,PEP 小学英语教材里面有几个单元是涉及学生家庭生活的内容,如PEP第二册第二单元,第三册第四单元,《My Home》和第六单元《My Family》这些都是直接和学生的家庭生活有关的,可是课本内容是单一的,我们的孩子却是来自各种不同的家庭,只有拓展学生真实的家庭生活内容才能让教学内容生活化,让孩子学的知识和生活相通。

如书本上有介绍长辈的职业是teacher、doctor、nurse 、farmer等,可是现实生活中有多少学生的父母或者亲戚是当教师和医生的呢。

不能让学生为了学会teacher这个单词,让他们说“My mother is a teacher”这样的谎言和不符合生活实际的英语,所以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生活实际拓展出生活化的英语教学内容。

有的学生家长可能是当会计的,可以教他会计是Accountant,不用担心单词太难小学生学不会,因为和自己的生活实际息息相关,他们会特别用心,学起来特别容易,也特别有用。

③从学生学校生活出发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校园里度过,校园里的许多设施:教室、操场、体育场、电脑室、舞蹈室等,还有学校里的人物:校长、主任、同学、同桌、老师和学生等。

这些学生每天都能接触的人和物都是学生校园生活的重要内容,相信学生学起来会比较感兴趣。

如教授PEP 第三册第一单元《My classroom》的时候,可以先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东西并自学它们相应的英语单词。

上课时让学生先“教”,可能学生还会把扫把、垃圾铲、红旗和讲台等东西都自己学会了。

这样既能让学生主动学习,也能让学生关注生活中的东西并把学到的东西运用在生活中。

又如在教授teacher、student、classmate时,孩子心目中肯定会疑惑那平时接触到的校长(headmaster)、主任(dean)和班长(monitor)怎么说呢?其实我们就可以回归生活,让学生先自学在校园里经常看到的人物的称呼,做一点适当的拓展也符合新课标的要求。

可是适当的拓展只是尽量让学生的学习回归生活,每个学生能力有大小,对于能力小的学生我们不强求他一定要学会,只要养成这样的习惯就算成功了。

我们也知道生活中的东西往往在大脑中形成印象才会记忆深刻,所以教授有关校园设施的课题时,应该利用下课的最后十分钟,带学生到学校的相应地方参观,并每到一个地方让学生说出该地方的名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