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北京电影学院历年本科各个专业考题

北京电影学院历年本科各个专业考题

北京电影学院历年本科各个专业考题2008年北京电影学院电影学系初试文艺综合常识考题1戊戌六君子是谁?2《陋室铭》往来无白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孔子云:。

3守株待兔出自哪?4刻舟求剑出自哪?5龚自珍的最著名的那首《己亥杂诗》的前两句是什么?6毛泽东的“老三篇”是啥?7四大名旦是谁?8《林家铺子》的摄影是谁?9《双城记》的双城指的是哪双城?10王尔德写的唯一一部小说是?11《电影美学基础》的作者?12《没有纽扣的红衬衫》小说作者是?13《子夜》的导演是?14《武训传》的导演是?15《垓下歌》的前两句?16毛泽东的《忆秦娥·娄山关》的最后两句是?17《悲情城市》的编剧是?18平均率: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19《万家诉讼》的作者是?20《图兰朵》的作曲是?21《电影美学》的作者?22《雍正王朝》的编剧?23同盟会是哪一年在哪成立的?24《红岩》的作者?25《三里湾》的作者?26《哈姆雷特》的女主角是?27四大发明是什么?28三教九流的三教指什么?29北京30《太阳照在桑乾河上》的作者是?31.电影传入中国的最早时间是?32.郭沫若以聂政为题材的作品是?33.荷马史诗分为哪两部分?34.曹禺在抗日战争时期写的话剧是?35.《红楼梦》中,3次出场的人物是?36.鉴湖女侠是谁?37毛泽东诗“我失骄阳君失柳”的下句是什么?2010年北京电影学院电影学系复试命题写作考题1 写一篇诗歌不少于150字。

(20分)用到以下素材:阵阵香味步履声习习凉风雕花的橱柜2 写小说不少于1000字用到以下素材:絮絮叨叨的老妇人谋杀案很凶的人十六岁少年(35分)3 写一篇议论文:艺术与人的关系不少于1500字(45分)(老妇人和很凶的人具体形容词忘了就是这个意思。

)考试时间三小时不停地变换思维让很多人到最后一分钟还在写。

北京电影学院影视制片管理专业2004年文艺常识试卷(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计3s分。

请将答案直接写在试卷上。

)1.《长恨歌》的作者是( ),《牡丹亭》的作者是( ),《水浒传》的作者是( ),《西游记》的作者是( ),《离骚》的作者是( )。

2.悲剧作品《哈姆雷特》是英国著名戏剧家( )的作品,古希腊早期戏剧的代表作家阿里斯托芬素有“( )”之称,巴尔扎克是19世纪( )批判现实主义的作家,海明威是20世纪( )著名作家,《巴黎圣母院》的作者( )是19世纪法国著名作家。

3.艺术的七大门类之分为( )、( )、( )、( )、( )、( )、( )。

4.美术作品《拾穗者》是法国19世纪著名画家( )的作品,《清明上河图》是我国古代北宋画家( )的作品,我国西安附近出土的( )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话剧《茶馆》的作者是著名戏剧家( ),雕塑作品《地狱之门》的作者是( )。

5.电影诞生于( )年的法国( ),发明人是( )兄弟,有声电影的出现是( )年,彩色电影的诞生是( )年。

6.我国国歌又名( ),由田汉作词,由( )作曲。

7.艺术的三大作用是( )、( )、( ).8.中国电影《红色娘子军》的导演是( ),电影《英雄》的导演是( ),日本电影《罗生门》的导演是( )。

(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计10分。

请将答案直接写在此试卷上。

1.新中国的第一部电影是( )。

A.《中华儿女》 B.《钢铁战士》 C.《桥》 D.《八女投江》2.中国古代作品《道德经》的作者是( )。

A.老子 B庄子 c.孔子 D.墨子3.《诗学》的作者是( )。

A.亚里士多德 B.柴可夫斯基 C.莱辛 n莎士比亚4.《义勇军进行曲》出自我国三十年代的影片( )。

A《大路》 B.《渔光曲》C.《风云儿女》 n《桃李劫》5.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 )。

A.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c.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6.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是( )。

A.诺曼底战役 B.敦刻尔克战役c.珍珠港事件 D.斯大林格勒战役7.世界电影史中,50年代末的电影“新浪潮”运动缘起在( )。

A.意大利 B法国 C.美国 n德国8.《史记》的作者是( )。

A.司马迁 B.司马光 C.老子 n孔子9.《生活与美学》的作者是( )。

A.马赞 B.塞尚C.车尔尼雪夫斯基 n爱因斯坦10.影片《林家铺子》的导演是著名电影导演( )。

A.水华 B汤晓丹 c.崔嵬 n郑君里(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计25分。

请将答案直接写在试卷上。

)1.艺术技巧2.电影时空的特殊性3.细节4.漫画5.古典音乐(四)简答题(每题6分,共计30分。

请将答案直接写在试卷上。

)l_简述艺术与生活的关系。

2.中国主旋律电影的创作,你认为目前存在什么样的主要问题,如何解决? 3.电影剧作中的人物和情节的关系是什么?4.现实主义的文艺作品有哪三个特点?5.你对中国电视剧的现状有什么样的看法和想法?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自居易、汤显祖、施耐庵、吴承恩、屈原。

2.莎士比亚、戏剧之父、法国、美国、雨果。

3.音乐、舞蹈、戏剧、曲艺、美术、书法、摄影。

4.米勒、张择端、秦始皇陵及兵马俑、老舍、罗丹。

5.1895、卢米埃尔、1927、1935。

6.《义勇军进行曲》、聂耳。

7.再现生活、说明生活、对生活下判断。

8.谢晋、张艺谋、黑泽明。

(二)选择题1.C;2.A;3.A;4.C;5.B;6.D;7.B;8.A;9.C;10.A。

(三)名词解释1.答:是作家、艺术家提炼素材,揭示题材意义,安排作品结构,运用语言、线条、色彩、体积、音响等材料塑造形象进行艺术传达的手段和能力,是艺术作品内容得以有效表现、作品艺术性得以产生的重要因素。

2.答:电影是一种时间艺术,又是一种空间艺术。

电影作为时空艺术区别于单纯的时间艺术,也区别于单纯的空间艺术,而且还区别于其他时空艺术,其关键在于它的特殊时空综合性,即它是一种一维时间二维空间的特殊三维艺术。

3.答:文艺作品中描绘人物性格、事件发展、社会环境和自然景物的最小的组成单位。

4.答:以简练的手法直接表露事物的本质、特征的绘画,不受时间、空间等条件的限制,习惯用比喻、夸张、象征的手法和形式,有较强的讽刺、歌颂、抒情、娱乐等方面的功能,并善于表达对世事人情的看法,尤以讽刺与幽默见长。

5.答:泛指过去时代具有典范意义或有代表性的音乐(不包括民间音乐)。

(四)简答题1.简述艺术与生活的关系。

答:艺术来源于生活。

而又高于生活,它们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艺术是指人在自然界的一切活动中,对自然现象进行的体验、感悟、提炼、加工,并用艺术的形式去表现它。

生活是指在自然界中的一切活动。

生活中充满着艺术。

在生活中,到处都是艺术。

我们能从生活中感悟出艺术无处不在。

生活不全是艺术。

艺术的形成是需要选择、需要取舍的,而不是纯粹地照搬自然。

艺术来源于生活。

艺术中到处都体现着生活、体现着自然。

艺术来源于生活,生活来源于自然。

生活是千姿百态的,自然是变化无穷的,艺术也是丰富多彩的。

艺术高于生活。

艺术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艺术是生活的提炼、加工和再创造。

2.中国主旋律电影的创作,你认为目前存在什么样的主要问题,如何解决?答:主要问题:(1)选材上存在刻板、符号化、模式化、个人倾向严重,与观众欣赏角度脱离等诸多问题。

(存在着不能全面、准确地理解“弘扬主旋律”与“提倡多样化”的问题,把主旋律理解得很狭隘,主旋律题材化,认为只有重大革命历史题材、英模题材、国家重点工程题材才是主旋律,与多样化对立起来。

把主旋律与作品的群众性、普及性割裂开来,认为主旋律作品不需要市场检验,导致一些作品根本没有可看性。

)(2)发行渠道的闭塞导致无法完成产业化经营,既然无足够的回报,则难有多资本投入以支持创作。

(3)缺乏精品意识,创作方向缺少竞争力。

难有突破,少有创新。

(4)评奖机制欠佳,既无有国际影响力的奖项,又无有观众基础的、符合观众心理的权威评奖。

解决方法:需要进一步加强学习,解放思想。

需要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理顺产业发展机制。

(要切实完成从事业到产业的转变,遵循电影产业规律,认真研究市场需求,大力进行市场营销,努力扩大市场份额,规范电影市场秩序,学习借鉴民营机构在宣传发行上的成功经验,使优秀国产影片赢得市场,占领市场。

)需要进一步树立精品意识,大胆创新。

(要突破固有创作模式,精心锤炼情节、人物,增强作品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力争把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结合起来。

) 需要进一步完善电影评奖,建立激励机制。

(要进一步完善现有各项电影评奖制度,改进评奖方式,更把群众满意不满意、群众喜欢不喜欢作为检验作品的标准,更好地让人民群众来参与与评判。

)(以上为中国主旋律电影创作存在的主要问题,解决方法应相对应提出,尽量由个人创新发挥。

)3.电影剧作中的人物和情节的关系是什么?答:(1)情节的发展,是由于人物的行动而产生的,情节就是描写人对于事所采取的行动。

在事件中由于人物的性格(思想、感情……)的不同或某一部分相同,于是在行动中有的人互相联系起来了,有的人却互相矛盾冲突起来,这就使事件不断演化(也就是情节不断发展)。

由此可以看出,情节的发展是由于人的行动而来的,人的行动又是根据他的性格而产生的。

所以,情节的发展就服从于人物的性格来发展,它不可能是脱离了人物性格,凭空而来的。

(2)人物的形象,是通过情节刻画出来的。

要看出一个人究竟是怎样的人,究竟有什么样的性格(思想、感情……),只有通过他对事对人的态度、行动才能看得出来。

描写这些人物在对事对人上的态度和行动,正是情节的任务。

如果没有合理的情节,就不会有突出鲜明的人物形象,这是显而易见的。

由此看来,对人物形象的刻画和对情节发展的描写,实际上足同步进行的,它们之间是相因为用、相辅相成的,谁也离不开谁。

情节如果不根据人物性格而凭空去发展,它就一定不会是“合情合理”的;情节的发展不合情理,也就不会有突出的、深刻的形象。

4.现实主义的文艺作品有哪三个特点?答:(1)对生活的观察、体验,力求在艺术描写在外观上、细节上符合实际生活的本质、规律;(2)注意典型方法的运用,力求在艺术描写中通过细节的真实表现生活的本质、规律;(3)一般不在作品中直抒感情,思想倾向较为隐藏。

5.你对中国电视剧的现状有什么样的看法和想法?答:(1)中国电视剧消费量巨大,发展空间广阔,制作力量规模庞大,有着覆盖面庞大的放映播放网络支持。

同时,也存在市场局面混乱,缺乏规范;制作队伍素质良莠不齐、鱼龙混杂;名品精品少,缺乏宣传且没有获取足够回报;发行网络、制作设施设备存在浪费等问题。

(2)市场缺乏有效的政策法规、监督管理队伍和办法;缺乏行之有效的准入机制和人才等级评定制度;缺乏产业式的制作发行意识和争业知以、精品意识;投资方、制作团队短视行为普遍;重复投资等历史遗留问题严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