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江阴市第二实验小学青年教师读书活动方案

江阴市第二实验小学青年教师读书活动方案

江阴市第二实验小学青年教师读书活动方案2006年9月书籍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是走向未来的基石;读书是文化传承的通道,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读书自古以来就是为学与从教的基础。

没有教师的发展就谈不上学生的成长。

在知识高度增长的今天,作为新世纪的老师,要追求自我完善,阅读可以让贫乏和平庸远离我们,可以让博学和睿智丰富我们,阅读是可以使老师获得最简单、最快捷、最有影响力、见效最快的成长方式。

为师生的生命发展,打造亮丽的精神底色。

突出“书香校园”建设,坚信“行动就有收获”,坚信“特色就是卓越”,走内涵发展之路,让读书成为习惯,培养学习型教师,构建学习型学校。

为此,我们倡导:打开书本,阅读经典,充实精神,丰富人生,获取一生幸福。

为使全校教师读书活动的顺利开展,我们提出如下方案:一、指导思想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要“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当前教师的学习应秉承“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原则,在全面学习、提高整体文化素养的基础上,突出学习文学作品,提高教师内在的文化修养;加强学习教育经典理论,使教师登高望远,高空建瓴,指导与反思自己的教育实践,激发教师的思维能力和对教育问题的批评性思考,努力转变思想观念、思维模式,进行教育创新。

二、活动目标为使我们的教师更新教育理念,提高理论素养和教育能力,养成每日读书的好习惯,有充满智慧的大脑,有优雅的举止和谈吐,充满书香,充满气质,充满智慧,用最静心的阅读,来填充比天空更广阔的心灵。

同时,为建设书香校园,推动学习型学校的形成作出贡献。

1、在读书活动中,实现教师有效积累,补充教育理论知识,改善自身知识结构;提升教师理论和实践水平,将读书所得运用于实践,推进课程改革进程,有效改进自己的教学行为。

2、在读书活动中,创设良好的学习研究氛围,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和思考习惯。

3、在读书活动中,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形成积极进取、努力学习的氛围,积极建构学习型组织。

使教师朝着“有哲学的头脑,有学者的风范,有精湛的教艺、有愉悦的心境”这一目标不断迈进。

三、活动主题读书,为精神打底,为人生奠基。

四、活动口号与知识为友,与书本为友。

最是书香能致远。

亲近母语,阅读为先。

与经典为友,为人生奠基。

与博览同行,与真理同行。

读书明礼,格物致知。

五、参加人员全校所有在职教师领导小组组长:陈国胜副组长:殷叶红、陆海云成员:陶翠萍、吴文杰、邱振叶、曹静芳六、读书活动内容读书是教师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教师读书不仅要专,更要博。

教育局推荐图书及学校赠阅图书为必读书目。

在此基础上,教师要读五种书:一是名人传记。

名人成长历程里的动人故事对教师学习生活可以提供有益的借鉴。

二是教育家的书。

教育家的著作包含着对自身教育理论的针对性思考、自身教育实践的时效性经验,可以对教师具体工作有多方面的启发指导作用。

三是专业书。

任何一门学科都是不断向前发展的,作为这一学科的教师应该不断学习最新的专业书籍,让自己的专业知识更新换代,这样才能保证自己的课堂教学鲜活。

四是现代科技书。

科学技术不断改变着我们的生活,读这些书有助于教师了解现代人的心理、感悟现代生活,可增强自己教学工作的针对性。

五是学习方法书。

教师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是教育成功关键,教师了解现代学习理论及方法,对指导学生学习、提高自身学习质量和教学效果是很重要的。

七、活动措施1、制定读书计划:(1)每个教师结合个人实际,每学期制定出读书成长规划和读书目标。

其中要有读书的内容、目标、措施、实现时间等。

(2)每个学科组结合教师的计划和实际情况,也制定出相应的学校读书目标和读书成长规划书,其中要有措施、有保障、有效果、有考评,简洁明了,易于操作。

(3)学校教导处学期内组织一次“读书计划书讨论会”。

2、读书内容:每个教师每学期要读3本书以上专著,其中必须有一本教育类图书。

撰写读书笔记,向老师们介绍自己看过的新书、好书,交流自己在读书活动中的心得体会,在学校中形成良好的读书氛围。

3、健全图书管理,开拓图书资源:读书活动中,学校要规范图书管理,建好教师阅览室,利用好学校图书资源,并能充分挖掘“天华文化中心——图书馆”的优势,鼓励教师多读书。

4、参与读书实践活动:(1)读书活动中,学校要积极组织教师开展有关的读书实践活动,如:演讲比赛、调查报告、读书征文比赛、报刊剪辑、读书笔记评优等。

(2)积极参加市教育部门举办的读书活动。

5、建立读书档案:每个教师都要建立一本“读书档案”,将读书活动中读到的精彩片段、好词好句、名人名言、心得体会以及每学期制定的读书计划,参加读书实践活动的作品,获奖情况等记录下来。

6、读书活动管理办法:(1)分学科成立读书活动小组,各教研组长是第一责任人,负责组织管理教研组开展的各项读书活动,确保每周有不少于2小时的集体读书研究时间。

(2)每个教师每学期能读书2本以上(最少含一本教育专著),根据实际,经学校考核小组考评,表现突出的可评为读书活动积极分子。

(3)抓好“读(阅读)、写(读书征文)、讲(读书演讲)、赛(读书知识竞赛)”四个环节,使读书活动在基本内容和基本方式上形成规范和特色。

(4)提倡教师将读书心得向各级报刊杂志投稿,稿件一经采用,按同等级教学论文奖励。

(5)将教师参加读书活动情况纳入教师评价中,与评优晋级、年终考核、工作调动等挂钩。

八、保障措施1、组织机构保障。

建立以校长为组长的读书活动领导小组,由教科室具体负责读书活动的实施,以教研组为载体进行校本研修读书活动。

从上至下层层管理,责任到位,分工合作。

2、管理制度保障。

建立相应的活动细则,使教师读书活动的实施和管理走向规范化。

3、评价机制保障。

建立教师读书活动档案管理;读书情况将与教师团队考核挂钩,表彰奖励先进,优秀教师作品展示。

4、资金保障。

加大资金投入,保障校本研修读书活动所需资金的开支。

附:教师读书推荐书目1、《当代教育学》袁振国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2、《中国教育家评传》沈灌群、王礼锐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3、《外国教育家评传》赵祥麟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4、《中国古代教育论著选》华东师大、浙江大学教育系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5、《西方近代教育论著选》任仲印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6、《西方现代教育论著选》王承绪、赵祥麟编译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7、《新教育之梦》朱永新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8、《教育的理想与信念》肖川岳麓书社出版2002年版9、《陶行知文集》陶行知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10、《中国传统文化与教育》教育部人事司组织编写,刘新群主编东北师大出版社2002年版11、《教师的成长与发展》傅道春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12、《爱心与教育:素质教育探索手记》李镇西四川少儿出版社1998年版13、《教育和美好的生活》(英)罗素著,杨汉麟译河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14、《大教学论》(捷克)夸美纽斯著,傅任敢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15、《民主主义与教育》(美)杜威著,王承绪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16、《给教师的建议》苏霍姆林斯基著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17、《和老师的谈话》(苏)B.赞科夫著,杜殿坤译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18、《普通教育学、教育学讲授纲要》(德)赫尔巴特著,李其龙译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19、《教育漫话》(英)约翰·洛克著,徐诚、杨汉麟译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 年版20、《爱弥儿》(法)卢梭著,李世章译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21、《让孩子互相学习:独生子女教育成功之路》孙云晓主编湖南少儿出版社1999年版22、《教育诗》(苏)马卡连柯著海天出版社1998年版23、《教育——财富蕴藏其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中文科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24、《终身教育引论》(法)保尔·朗格朗周南照、陈树清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1985版25、《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与明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26、《回答未来的挑战》(美国)J.W.博特金著,林均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27、《中国著名班主任德育思想录》窦桂梅等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28、《中国著名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于漪等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29、《中国著名校长办学思想录》高万祥等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30、《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叶澜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31、《孔子评传》匡亚明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32、《仁爱一生:诺贝尔和平奖得主特里萨修女传》(印)屈雅君、刘铁英编译珠海出版社2002年版33、《教海泛舟》傅东缨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34、《叶圣陶教育文集》叶圣陶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35、《陈鹤琴教育论著选》吕静、周学平、刘国正等编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36、《顺生论》张中行苏州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37、《西方古代教育论著选》华东师大教育系、浙江大学教育系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38、《教育的奇迹》朱永新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39、《科学家论教育》周川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40、《教育论》(英)斯宾塞著,胡毅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62年版41、《人的教育》(德)福禄倍尔著,孙祖复译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42、《再论教育目的》(英)约翰·怀特著,李永宏等译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43、《教育过程》(美)布鲁纳著,邵瑞珍译文化教育出版社1982年版44、《人的现代化素质探索》(英)英克尔斯著,殷陆君译天津社科院出版社1995年版45、《成功智力》(美)R.J.斯腾伯格著,吴国宏、钱文译华东师大出版社1999年版46、《中国教育思想史》郭齐家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0年版47、《外国教育思想史》单中惠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48、《教育的问题与挑战——思想的回应》朱小蔓南京师大出版社2000年版49、《第五项修炼》(美)彼得·圣吉著郭进隆译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50、《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瑞士)皮亚杰著,傅统先译文化教育出版社1981年版51、《教师人文读本》张民生、于漪主编上海锦书出版社2003年版52、《学习理论:教育的视角》(美)戴尔·H·申克著,韦小满等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53、《组织行为学》朱永新审校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54、《李吉林小学语文情境教学—情境教育》李吉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55、《学校里老师不教的50件事》(日)中谷彰宏著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56、《案例教学指南》郑金洲华东师大出版社2000年版57、《伟大的笨蛋:中外名人的差生生涯》彭歌、陈敬著花城出版社2003年版58、《教育基础》朱永新审校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59、《德育新论》鲁洁、王逢贤主编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60、《教育心理学》张斌贤审校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