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深静脉置管的规范化维护

深静脉置管的规范化维护

应立即更换新接头
消毒时要有一定的擦拭力量以去除表面的微生物 连接新的接头时应确保连接紧密
恰当的冲管、封管
A-C-L
冲管目的 防止不相容药物和(或)溶液的混合 促进和保持血管通路的通畅
封管目的 给予正压,防止血液阻塞导管
保持血管通路的通畅
冲 管 液 、 封 管 液 的 选 择
酒 固精 定浸 装润 置导 管
箭 头 指 向 穿 刺 点
移用 除酒 固精 定边 装擦 置拭 边
外注 露意 呈调 整 型导 或管 形 型状 L U
请选择合适的敷料固定导管
不推荐常规使用无菌纱布
看不见、导管固定不牢固、换药次数增加
选择透明敷料
看得见、透气、固定牢靠、节约人力
选择10×12cm大小的透明敷料
胶 布 交 叉 横 向 固 定 延 长 管
透 明 敷 料 应 完 全 覆 盖 住 导 管 固 定 装 置
透明敷贴覆盖
无菌敷料包裹肝素帽
体外导管放置应保证不打折
降低导管张力,避免导管在体内外移动
透明贴膜应覆盖穿刺点、导管、思乐扣、圆盘 胶布不能直接接触固定导管
透明敷料上应清楚记录
导管安置时间、更换敷料的时间
抽血、输注胃肠外营养液等应冲管
输液完毕或在两次间断的输液之间,需封管
冲管手法:脉冲式冲管法
小漩涡
不间断的冲洗方法
脉冲式冲洗方法 推一下,停一下
封管手法:正压式封管法
即:边推注药液边退针的方法拔出注射器的针头
严禁使用<10ml的注射器
禁止强行暴力冲管
正确撤除敷料、导管固定装置
由下向上0角度撤去无菌敷料
撤除敷料后请先洗手
强烈建议:
如果手没有明显污染 用速干手消毒液洗手
更换敷料的时机
置管后24小时更换敷料 以后至少每7天更换透明敷料1次
当出现以下情况时应及时更换敷料: 穿刺处局部皮肤感染 渗血 敷料潮湿、松脱、污染、破损


观察穿刺点有无异常 红肿、渗液…… 观察导管外露长度 导管脱出部分不得再次 送入体内
正确消毒皮肤
3个75%乙醇棉球脱脂:
距穿刺点1cm以外皮肤
避免接触导管
3个碘伏棉球消毒:
穿刺点为中心直径20cm (上下各10cm,两侧到臂缘)
从穿刺点向外做螺旋式消毒
×
正确固定导管方法
PICC导管固定装置
一种无需缝合的导管固定装置 一种有效的替代胶带的不含乳胶的固定装置
导管固定装置的移除
手卫生是降低导管感染
的措施
测量臂围
测量臂围方法: 肘窝以上10cm处
注意:
若周长增加2cm或以上 可能是发生血栓的早期表现
正确更换输液接头
肝素帽
机械阀无针(正压)接头
减 少 锐 器 伤 发 生 率
分隔膜无针输液接头
注 意
建议至少每7天更换1次接头
若输注血液或胃肠外营养,需24小时更换1次
冲管液及用量: 10ml或10ml以上的0.9%生理盐水(不含 防腐剂)
封管液及用量: 肝素液,浓度为0-10U肝素/ml生理盐水
用量=(导管容积+附加装置容积)×2
遵循SASH原则:S——生理盐水
冲 管 、 封 管 的 时 机
A——药物注射
S——生理盐水
H——肝素盐水 每次输液治疗前应冲管 给予不相容药物和(或)溶液时应冲管
深静脉置管的规范化维护
picc规范化维护步骤
更换输液接头
冲洗导管 更换透明敷贴 固定
用物准备
生理盐水 肝素盐水
橡胶医用手套 小方纱 酒精棉棒(3支) 碘棒(3支) 尺 治疗巾 10ml以上注射器两个 酒精棉片(1片) 透明敷料 免缝胶带
正压接头
操作者准备
严格遵循正确手卫生原则
正确佩戴口罩
严格无菌技术操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