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江苏省海安县古贲中学林海(226623)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的题目。
卧薪尝胆立志报国——《史记·越王勾践世家》》选段阅读勾践之困会稽也,喟然叹曰:“吾终于此乎?”种①曰:“汤系夏台,文王囚羑里,晋重耳礶翟,齐小白礶莒,其卒王霸。
由是观之,何遽不为福乎?”吴既赦越,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曰:“汝忘会稽之耻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振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
欲使范蠡②治国政,蠡对曰:“兵甲之事,种不如蠡;填抚国家,亲附百姓,蠡不如种。
”于是举国政属大夫种,而使范蠡与大夫柘稽行成,为质于吴。
二岁而吴归蠡。
(选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注释】①种:文种,字会、少禽,春秋末期著名的谋略家。
②范蠡:字少伯,春秋末年越国大夫,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
译文:勾践被围困在会稽山的时候,叹息说:“我难道就要死在这里了吗?”文种说:“商汤被桀囚禁在夏台,文王被纣囚禁在羑里,晋公子重耳亡命翟国,齐公子小白逃到莒国,最终都成就了王霸之业。
由此看来,哪能一定就说不是一种福气呢?”吴国赦免了越国之后,越王勾践回到越国,便苦身励志,发愤图强,在座位旁悬挂一个苦胆,不论坐卧都能看到苦胆,吃饭时也要尝一尝苦胆,向自己发问:“你忘记会稽之耻了吗?”自己亲自躬耕,夫人也亲手纺织,不吃两种荤菜,不穿两种色彩的衣服,礼贤下士,优厚待客,赈济贫民,慰问遭丧人家,与百姓同甘共苦。
勾践想让范蠡治理国政,范蠡回答说:“在带兵打仗方面,文种不如我,但在能使国家安定,人民拥戴方面,我不如文种。
”因此,勾践就把国政全部交给文种大夫管理,而让范蠡与大夫柘稽去吴国作求和人质。
两年后,吴国放回了范蠡。
1.写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①其卒.王霸()②置胆于坐.()③身.自耕作()④为质.于吴()2.选出与例句中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例句:吾终于.此乎A.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B.告之于.帝(《愚公移山》)C.能谤讥于.市朝(《邹忌讽齐王纳谏》)D.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出师表》)3.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划线句子的意思。
兵甲之事,种不如蠡;填抚国家,亲附百姓,蠡不如种。
4.结合选文,用简洁的语言分析越王勾践后来能打败吴国成为霸主的原因。
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的题目。
舍生取义视死如归——《张中丞传后叙》选段阅读南霁云①之乞救于贺兰②也,贺兰嫉巡、远③之声威功绩出己上,不肯出师救。
爱霁云之勇且壮,不听其语,强留之。
具食与乐,延霁云坐。
霁云慷慨语曰:“云来时,睢阳之人不食月余日矣。
云虽欲独食,义不忍。
虽食且不下咽。
”因拔所佩刀断一指,血淋漓,以示贺兰。
一座大惊,皆感激为云泣下。
云知贺兰终无为云出师意,即驰去。
将出城,抽矢射佛寺浮屠④,矢著其上砖半箭。
曰:“吾归破贼,必灭贺兰!此矢所以志也。
”愈贞元中过泗州,船上人犹指以相语。
城陷,贼以刃胁降巡。
巡不屈,即牵去,将斩之。
又降霁云。
云未应。
巡呼云曰:“南八⑤,男儿死耳,不可为不义屈!”云笑曰:“欲将以有为也。
公有言,云敢不死?”即不屈。
(节选自韩愈的《张中丞传后叙》)【注释】①南霁云:唐代张巡部下的重要将领。
②贺兰:唐代的河南节度使。
③巡、远:指唐代张巡和许远,他们抗击安禄山反叛,城陷被杀。
④浮屠:佛塔。
⑤南八:南霁云在弟兄中排行第八。
译文:南霁云向贺兰请求救援,贺兰嫉妒张巡、许远的名声威望和功劳业绩超过自己,不肯出兵援救。
贺兰喜欢南霁云的英勇和豪壮,不听他求救的要求,硬要留他下来,陈设酒肉,具备歌舞,邀请南霁云入座。
南霁云情绪激昂地说:“我南霁云来的时候,睢阳城内的人已经有一个多月没东西吃了。
我即使想一个人吃,道义上不忍心这样做,即使吃也咽不下去。
”于是抽出随身佩带的刀砍断一个手指,鲜血淋漓,来给贺兰看。
满座的人非常震惊,都感动奋激得为他掉泪。
南霁云明白贺兰终究不会有为自己出兵的意思,就飞马离去了。
快要出城的时候,抽出一支箭射向佛寺的高塔,箭射中在塔上,有一半箭头穿进砖里。
他说:“我这次回去,如果打败了叛贼(安禄山),一定回来灭掉贺兰!这一箭就作为我报仇的记号。
”我于贞元年间,路过泗州,船上的人还指着中箭的塔砖,告诉我当年的情况。
睢阳城失陷时,叛贼用刀威逼张巡投降。
张巡不屈服,随即被拉走,行将斩首。
又威逼南霁云投降。
南霁云没有回答。
张巡对南霁云呼喊道:“南八,大丈夫一死罢了,不能屈从不义的人!”南霁云笑着回答说:“我原想要有所作为。
现在您既然说这话,我敢不死吗?”于是他就没有屈服,誓不投降。
1.写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①延.霁云坐()②云虽.欲独食()③此矢所以志.也()④贼以刃胁降.巡()2.选出与例句中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例句:以.示贺兰A.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B.何不试之以.足(《郑人买履》)C.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曹刿论战》)D.以.啮人(《捕蛇者说》)3.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划线句子的意思。
吾归破贼,必灭贺兰!此矢所以志也。
4.后人曾有诗云:“李唐社稷今何在?不及将军尚有祠!”赞美张巡和南霁云的精神流传千古,人们赞美南霁云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课文作简要分析。
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的题目。
非份之想哀莫大矣——《妄心》阅读训练一市人贫甚,朝不谋夕。
偶一日拾得一鸡卵,喜而告其妻曰:“我有家当矣!”妻问:“安在?”持卵示之曰:“此是,然须十年,家当乃就。
”因与妻计曰:“我持此卵,借邻人伏鸡乳之。
待彼雏成,就中取一雌者。
归而生卵,一月可得十五鸡。
两年之内,鸡又生鸡,可得鸡三百,堪易十金。
以十金易五牸,牸复生牸,三年可得二十五牛,堪易三百金矣。
吾持此金举债,三年之间半千金可得也。
就中以三之二市田宅,以三之一市僮仆买小妻。
我与尔优游以终余年,不亦快乎!“妻闻欲买小妻,怫然大怒,以手击卵碎之,曰:“毋留祸种。
” 夫怒挞其妻,乃质于官,曰:“立败我家者,此恶妇也,请诛之。
”官司问家何在,败何状,其人数自鸡卵起至妻止。
官司曰:“如许大家当,坏于恶妇一拳,真可诛。
”命烹之。
妻号曰:“夫所言皆未然事,奈何见烹?”官司曰:“你夫言买妾,亦未然事,奈何见妒?”妇曰:“固然,第除祸欲早耳!”官笑而释之。
……嘻!世之妄意早计,希图非妄者,独一算计鸡卵之人乎?(《雪涛小说·异想天开》【注释】牸:母牛。
译文:有个人很穷,吃了上顿没下顿.有一天捡到了一个鸡蛋,很高兴,告诉他的妻子说:"我有家产啦!"妻子问:"在哪里?"他拿出蛋给她看:"这就是,不过还需要十年,家业才成熟."于是和她妻子商量:"我拿这个蛋,跟邻居借他们的孵鸡(专门孵蛋的鸡)来喂养.等到这只孵鸡生出小鸡来了,从中选只母鸡再来生蛋,这样一个月就能得到十五只鸡了.两年之内,鸡又生鸡,就可得到三百只鸡了,既可换得十金(金表示古时的货币单位).用十五金换五头母牛,母牛可再生母牛,这样三年内就可得二十五头牛了,既可换三百金了.我拿这些钱去放债,三年内就可放得千金了.我们就拿其中的三分之二买田买房,拿三分之一买佣人娶小妾."妻子一听要娶小妾,勃然大怒,用手拍碎了鸡蛋,说:"不能留祸种."丈夫也生气了打他妻子,把她告到了官府,说:"这个可恶的女人败了我的家产,请责罚她."判官问道,家住何方,告什么状,于是他从捡到鸡蛋说起,说到他妻子拍碎了蛋为止.判官说;"这么大的家当,就这么毁在了恶妇的一拳,真当该受罚."于是命人准备烹杀她.妇人哭着叫着说;"我丈夫所说的事情都还没有成为事实,为什么要烹杀我呢?"判官说;"你丈夫说要娶妾也是未成事实,你为什么要嫉妒呢?"妇人说:"是这么说,但是祛除祸患要趁早啊!"判官笑笑,释放了她.1.写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①家当乃就.()②堪易.十金()③如许.大家当()④官笑而释.之()2.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不同的一组。
A.以三之一市僮仆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B.我与尔优游以终余年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C. 喜而告其妻面山而居(《愚公移山》)D.夫怒,挞其妻竭其庐之入(《捕蛇者说》)3.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划线句子的意思。
①吾持此金举债,三年之间半千金可得也。
②世之妄意早计,希图非妄者,独一算计鸡卵之人乎?4.这个市人所指家当实质上就是,他妻子一拳击碎,他为何说是败了家而又告到官府?。
5.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则寓言的主旨。
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民生高于一切——《喜雨亭记》阅读训练喜雨亭记苏轼亭以雨名,志喜也。
古者有喜则以名物,示不忘也。
周公得禾,以名其书;汉武得鼎,以名其年;叔孙胜狄,以名其子。
其喜之大小不齐,其示不忘一也。
余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木,以为休息之所。
是岁之春,雨麦于岐山之阳,其占为有年。
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
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
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于野,忧者以乐,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于是举酒于亭上以属客,而告之曰:“五日不雨可乎?”曰:“五日不雨则无麦。
”“十日不雨可乎?”曰:“十日不雨则无禾。
”无麦无禾,岁且荐饥,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
则吾与二三子,虽欲优游以乐此亭,其可得耶?今天不遗斯民,始旱而赐之以雨,使吾与二三子,得相与优游而乐于亭者,皆雨之赐也。
其又可忘邪?既以名亭,又从而歌之。
歌曰:使天而雨珠,寒者不得以为襦;使天而雨玉,饥者不得以为粟。
一雨三日,翳谁之力?民曰太守,太守不有。
归之天子,天子曰不。
归之造物,造物不自以为功,归之太空。
太空冥冥,不可得而名,吾以名吾亭。
译文:这座亭子用雨来命名,是为了纪念喜庆之事。
古时候有了喜事,就用它来命名事物,表示不忘的意思。
周公得到天子赏赐的稻禾,便用“嘉禾”作为他文章的篇名;汉武帝得了宝鼎,便用“元鼎”称其年号;叔孙得臣打败狄人侨如,便用侨如作为儿子的名字。
他们的喜事大小不一样,但表示不忘的意思却是一样的。
我到扶风的第二年,才开始造官邸,在堂屋的北面修建了一座亭子,在南面开凿了一口池塘,引来流水,种上树木,把它当作休息的场所。
这年春天,在岐山的南面下了麦雨,占卜此事,认为今年是个好年成。
然而此后整整一个月没有下雨,百姓才因此忧虑起来。
到了三月的乙卯日,天才下雨,甲子日又下雨,百姓们认为下得还不够;丁卯日又下了大雨,一连三天才停止。
官吏们在院子里一起庆贺,商人们在集市上一起唱歌,农夫们在野地里一起欢笑,忧愁的人因而高兴,生病的人因而痊愈,而我的亭子也恰好造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