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传统,脉脉书香
中华的文化有深厚的历史背景,那是几千年来的沉淀和积聚,每一次的民俗民风都有着其最独特的传说和文化背景,每一个节目都有上古的史载和存在流传的价值。
在经济平稳快速增长的时代背景之下,每一个中国人,每一个华夏儿女都有责任深思中国传统文化得以保存并流传的方法。
在某种意义上,那是中华民族得以稳站世界民族之林的出路,那是一个以礼治国的民族得以丰富和充实的出路。
去年暑假,我带着崇敬之情来到中国革命的圣地——延安,品读中国的延安精神。
宝塔山,延河水,窑洞的灯火,杨家岭的早晨,这些从小耳熟能详的地方,都一一呈现在我的面前。
我还走进南泥湾展览馆、枣园革命旧址、延安革命纪念馆、王家平革命旧址、中国抗日军政大学旧址,我深刻领会到了延安精神的形成过程和内涵,守望革命先驱们战斗和生活过的地方,领略着革命先哲的灵魂与操守,一种崇敬之情从心底油然而生。
作为中国古老文化传承者的高中生,我虽不能像老一辈先烈们那样驰骋战场保疆护国,也不能像大人们那样服务于社会和群众,但我可以用“延安精神”鞭策我在学习和生活中前行。
我会在现实生活和学习中践行以下“延安精神”。
一、刻苦学习知识。
延安抗日军政大学(简称抗大)使我感慨颇多。
当年条件那么的艰苦,环境那么的恶劣,抗大的青年学生们却从未放弃过任何学习的机会:认字就在背包上,写字就在大地上,课堂就在大路上,桌子就在膝盖上。
一根树枝一把黄土,就是笔和纸,就能够写字,这种艰难困苦是我无法想象的。
今天的我们穿着整齐漂亮的校服,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拿着印刷清晰的书本和各式各样精美的笔,但是有些同学却不知道珍惜大好的学习时光,在学校过多的追求物质享受和互相攀比苹果手机、时尚服装等,沉迷网络游戏,无暇顾及自己的学习,对比抗大学生,我第一次感觉到能够拥有这么好的学习条件,是一种奢侈,一种幸福,需要好好珍惜。
学生的当前责任就是勤奋学习。
只有勤奋学习,你才能体会到生活的百态,学习的乐趣,做人的道理;只有勤奋学习,你的生命才能得到洗礼与升华。
因此,勤奋学习又不单单是一把兵器,一套装备,一剂良药,一个方法,它更应该是我们生命的伴侣。
二、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
中国著名企业家,阿里巴巴集团、淘宝网、支付宝创始人马云于2013年被英国《金融时报》评为“年度人物”,风光无限,可你知道他曾经的那段艰苦时期吗?创业初期马云开了家翻译公司,海博翻译社第一个月全部收入700元,房租2000元。
为了生存,他背着大麻袋到义乌、广州去进货,海博翻译社开始卖鲜花,卖礼品。
在这么艰苦的条件下,马云奋斗了十来年的时间,创造了阿里帝国的辉煌神话。
弱者等待机遇,强者孕育奇迹。
如今,国家虽然富有了,家庭生活条件变好了,但是无论在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丢掉勤俭节约这个传家宝。
曾在一本书上看到这样一句话:“勤俭节约的美德如甘霖,能让贫穷的土地开出富裕的花;勤俭节约的美德似雨露,能让富有的土地结下智慧的果。
”我要从现在起,保持勤俭节约的精神,做一个懂节约、
能吃苦的好学生。
延安精神是党的传家宝,是我们民族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
三、做人要实事求是。
现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我要努力提高自己的道德素质,促进全面发展,将自己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
温家宝总理于1994年10月19日视察母校中国地质大学时,为母校深思熟虑地题词:“艰苦朴素,求真务实”。
四、面对困难,勇往直前,迎难而上。
这是一种不畏艰难、顽强拼搏、开拓进取、勇于献身的革命精神。
在日新月异的今天,我们大多是独身子女,偏于自私,以自我为中心,内心有些脆弱,在困难面前往往不知所措,而品读“延安精神”后,我觉得面对困难,决不能放弃,决不能气馁,努力去克服这些困难,让困难成为我们生活和成长中的财富和奠基石,而不是“绊脚石”。
巨人集团老总史玉柱曾经因巨人大厦投资失误一夜之间负债2.5亿,当时的史玉柱无力回天,好几个月没给员工发工资了。
面对债务,他并没有放弃,分析和总结成败,在朋友的鼓励和帮助下,如今他是一个著名的东山再起者,再次创业成为一个保健巨鳄、网游新锐,身家数百亿的企业家。
此时此刻,我觉得《长征》这首诗能恰如其分地诠释我内心的“延安精神”。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
作为中国文化传承者和践行者的高中生,我会发扬老一辈先烈们艰苦奋斗的作风,不畏艰难,勤奋学习,力争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议和“中国梦”贡献自己的一份光和热。
指导教师:马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