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年当课堂遭遇学生玩手机班主任工作计划

2020年当课堂遭遇学生玩手机班主任工作计划

当课堂遭遇学生玩手机班主任工作计划
我校是一所职业学校,学生玩手机的现象相当严重。

我所带的一年级班级先后收过三个手机,最终通过惩罚背书的形式归还给了她们。

她们被我发现,大多是因为玩的较为投入。

她们对于背书这种惩罚起初也不情愿,但没有选择的情况下也最终完成了《孔雀东南飞》的背诵。

以至于学生中流传,只要手机被我收了,肯定是被《孔雀东南飞》。

上周三,期中考试前最后一次课,我正在分析试卷。

坐在第一排的小鑫桌面上空无一书,只见她把腿抬起架在课桌上,专注的在下面玩弄着手机,不时还发出一点响声。

起初,我有意站在她身边,给了点暗示。

但是,没有多少效果。

她的腿依然抬得很高,她的声响已经引起了同学们的关注。

我再次走到她跟前,做了一个简单的伸手当做,没有说一句话。

谁知她的反应相当激烈。

“你凭什么收我手机,国家规定你没有没收他人财物的权利!”我平静的和她说:“老师没有说没收,只是暂时保管!”她回我一句:“你刚才又没有跟我说暂时保管!”我安抚她:“老师之前都是暂时保管你们的手机,而且她们也都通过自己的‘劳动’拿了回去。

”见抗争无果,她把手机递给了我。

下课后,她并没有跟来像我讨要手机。

我有点奇怪。

到了晚自习的时候,她跑来和我说:“老师我背《孔雀东南飞》,这个我会背。

”我对她说:“这是上个星期的篇目,现在我们要背诵
新的文章。

”她有些失望,有点激动的说:“可不可以不背书,我可以抄书。

”我抱定了背诵的做法,而且之间有过成功的例子。

最终她同意了背书的方法。

因为临近五一,我同意了她把背书的内容分两阶段完成。

期中考试的最后一场前,她来到办公室,说:“临近考试,时间不够,可不可以五一后来一起背。

”这有点让我吃惊:“一般情况下,学生急于拿到手机,都会很努力背书的,而她却一点都没有背。

是不是算准了五一放假,老师会心软一下。

” __同意她的提议,她也没有放弃一点点希望,甚至开始耍赖了起来。

最终我提议:“你先把《孔雀东南飞》背诵几段,老师先把部分手机归还给你。

等你五一回来后,什么时候能够把要求背诵的篇目背了,我就把剩下的也一并归还给你。

”她见继续纠缠下去也没有什么了,就接受了我的提议。

当我把手机外壳给她,她拿着手机走出办公室的刹那,我听见她说:“我算是见识你了!”我还听出一点哭泣。

我的处理方法反思:
1、面对学生玩手机,我第一步反应非语言的暗示,尽量减少影响的范围。

2、在没收的时候,没有采取过激的言语刺激,以“暂时保管”替代“上交”。

3、没收手机之后,我采取的是脑力劳动替代体力劳动。

借助出发达成一定的教学目标和教育任务。

但是该生的互动回应并没有按照预定的轨迹运行。

4、在遭遇学生的消极对抗之后,做了适当的让步,主动降低目标,保住底线(上课玩手机是违纪,要有一定的惩罚,不可以简单的归还)。

我的思考:
1、王晓春老师在《教育诊疗》中提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教师开出的方子是一人一方,而不是千人一方。

在这个学生问题上,我似乎没有走出千人一方的套路,没有考虑该生的具体情况。

是否和之前背书的同学情况一样,没有做充分的调查。

也许是教室的集中授课形式,让我们习惯于一方多人。

王晓春老师在《课堂管理》一书中提到,“课堂在社会化与个性化的两难之中”。

面对学生,我们该如何考虑他们的个性,这是一个问题。

2、王晓春老师在《课堂管理》中提到课堂管理要有预防意识,大局意识,合理的期望值。

我们首先要搞清楚课堂到底是个什么东西,教室管理课堂到底为了什么,只有把这些基本理论问题搞清楚了,管
理才会由难转易,否则教室的管理目标和方法都会出现各种偏差,于是处处碰钉子。

3、王晓春老师在《今天怎样做教师》一书中提到,出了问题之后,我们老师往往习惯于“怎么办”而很少问“为什么”。

“怎么办”无助于从根本解决问题,只有“为什么”才能让我们找到解决的方法。

我们有没有思考学生为什么会玩手机?我们只有了解原因,才能减少学生玩手机的频率。

我的困惑:
1、我们是否应该先了解一下学生为什么喜欢玩手机,喜欢在课堂玩手机。

2、当科任老师和班主任遭遇玩手机的同学,有什么不同的处理方法。

3、当不同年级的学生,我们有什么区别的方法。

4、当遭遇僵持的时候,我们该怎么办。

5、手机收到了,我们该怎么办。

是单纯的处罚,还是外加教育。

6、当同一个人再次遭遇玩手机,我们该怎么办。

7、当男女老师遭遇玩手机的时候,有什么区别的方法。

内容仅供参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