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课堂使用手机现状与影响的-调查大学生课堂使用手机现状与影响的调查从所周知,手机已成为当今社会最流行的信息传播与沟通工具,随着手机在大学生中的普及,几乎是人手一部,反正越来越多的低头族,我认为手机最主要的是作用方便生活,它使得获得信息变得越来越容易,越方便,支付变得越来约便捷但却因为没有见到纸币而加快了消费的速度,购物也可以随时随地。
到是大部分大学生的生活被手机打碎,生活该是连续的,完整的,手机降低了当代大学生对于事物的深度思考,使生活变得碎片化。
相比于之前的方便生活,这一条对于大学生来讲感觉尤为致命。
趋势不会被阻挡,我们要认真思考的是,用好手机,而不是被手机绑架。
我所了解到,当代大学生不仅在课余时间玩手机,连上课时间也在玩。
从学生角度来讲,都是成年人当然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必修课涉及到未来的就业什么的多少还是会听课很少玩手机,但是对于选修课,从老师视角上看,选修课,一片都是低头族。
,为什么玩手机?据调查了解大部分大学生是对这门课不懂然后觉得枯燥乏味不愿意听,或者有事需要一直刷手机之类,克服不住诱惑等等。
但总得来说只要自己把握住度就行了,上大学偶尔课堂玩手机是很正常的,但是过度沉迷于手机,我们来上课的目的,是为了学习知识,为了进入社会做准备。
大多数大学生都认为在学校学习到的知识,出了社会没什么用。
答案是错的!请相信,所以你所学到的知识,终有一天你会发现,它竟然有用。
第一大学生上课玩手机坏处就是你去上课的意义由学习变成签到。
等你毕业了,你就会明白你浪费的不只是时间,你也很可能会为此羞愧且懊恼不已。
作为大学生,你真的了解你的专业吗?你了解你未来的工作吗?你了解你的竞争力吗?你了解你理想的生活需要怎样的条件吗?你认识多少比你优秀还比你努力的人?大学里要做的事太多,老师同学学长学姐都可能给出好的建议。
由于大多数大学的学习环境与生活环境都相对来说给学生比较宽松自由的感觉,而对手机的使用学校对此并没有过多限制,老师则比较少干预和制约学生玩手机,很多学生在自我约束和控制方面的能力欠缺,再加上没有明确的目标取向,许多学生也就变的肆无忌惮起来,不但在课堂明目张胆的玩手机,而且部分同学可以不抬头的玩一节课,真正做到“两耳不闻窗外事”,更有甚者在课堂上打接电话,大学生对手机的依赖程度并且呈上升趋势,这样不仅影响大学生自身的成长于发展,而且严重影响了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
因此,关于这个问题,在大学生中展开了实际的调查,并做出了统计和分析。
以下我从4个方面来讲述大学生课堂使用手机的现状。
第一个方面,百分之七十的大学生称上课太枯燥。
所以才玩手机。
大学生从高中步入大学,高中三年的苦就不言而喻,高中大部分都是被迫学习,你不学,老师会督促,父母更会督促。
而大学重在自我学习,对个人的自我克制能力要求会更大,据调查所了解,48.7%的大学生经常在课堂上玩手机,而只有13%的大学生像高中一样认真听讲,在大学课堂上,你可以选择认真听课即使是你不感兴趣的科目,你也可以埋头于玩手机,只要你没有很过分,老师只会稍作提示。
课堂表现会影响你的期末成绩。
但不会决定你的期末成绩。
这一切都是由你自己决定的,看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其次从知识上来说,高中的知识是让你拥有常识,而大学学的比较杂,它的目的是把你培养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拥有独立的人格,会独立思考。
这些能力才是你大学要学的,以后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可以有办法有能力有信心去克服。
所以大学的老师讲课的内容比较多。
大多数理论上的知识,很多学生因为不感兴趣,提不起劲,很多知识点读起来拗口?手机是互联网时代最标志的一个代表。
大学生不止在课堂上玩手机,玩手机已经成为一个习惯,大多数时候,我们都在玩手机,比如吃饭时玩手机,走路时玩手机,朋友聚会时玩手机等。
玩手机和自制力存在绝对的关系。
但只是部分原因,更多的是自己内心的无所是从,面对枯燥无味的课堂,手机俨然给我们带来更有趣的体验,它将大学生带入了自己的虚拟世界,这个虚拟的世界给我们很多有趣的体验,虽然没有实质利益获取,却乐此不疲的消耗时间在手机上,内心的无所是从感被掩埋了,重要的是精神还得到了愉悦。
对于手机,大多数大学生做不到克制住自己。
自制力是通过良好的习惯来培养的。
作为大学生,我们要有区分孰轻孰重的能力,手机任何时候都可以玩,但是课堂上的学习,只有一次机会,当我们提不起劲时,试着让自己静下心来,请相信,手机绝不可能让你这门课pass的。
不能因为老师讲课无趣,课本内容枯燥。
而不去听,老师并不会因为你一个人不听而停止。
学习是自己的事。
相对于手机的无所不能,游戏,聊天,音频软件的多样化,我想任何事都不及手机有趣,更何况大学课堂的知识。
更何况,从高中步入大学,高中老师一直给我们灌输,到了大学一定会更轻松的,导致我们到了大学对于学习对于课堂比较松懈,给自己一个理由放松。
调查中还发现,有好多大学生在选修课更加肆无忌惮的玩手机,他们认为选修课不是那么重要。
只要把期末的考试通过就行。
可是不管是必修还是选修,无论是老师讲课幽默风趣或者枯燥无味,上课不要手机是对老师的尊重。
第二就是在校大学生对于手机的依赖程度不容小觑,大学生依赖于手机,因为手机可以实时更新,大学生的喜好,各式各类的手机app几乎都能瞒住,尤其是手机App 的设计处处都是为了让大学生上瘾,每次决定集中注意力做认真学习的时候,就会被微信、微博、甚至淘宝消息通知的声音所干扰,然后伸手去看发生了什么惊天地、泣鬼神的大事?大学生对于八卦新闻的热衷程度可想而知,APP研发者抓住这个心理。
通过各种样式的消息通知,来获取大学生的注意力,触发他们点开的app。
一旦点开了这条信息,可能就顺带看了一下朋友圈、其他新闻、其他商品等等,本来在上课的你只是想拿起手机回个信息,然后一打开屏幕开了微信,回完信息,看到公众号吸引人的标题,忍不住点开看看,然后就顺便看了看朋友圈有没有新内容。
紧接着,微博热点通知又来了,哈哈哈哈笑完又钻进了微博的黑洞里。
刷了一会看到有人转发了知乎的高票回答,“如何提高学习的专注力”是一直困扰着你的问题,所以你就跳转到了知乎,继续刷刷刷,最后你突然想起,刚才打开手机是要干啥来着??刚才是想回个信息不是吗?手机好像就是会让人控制不住王里面一直走,相比老师的课,大学生更加依赖于手机,据调查显示大部分大学生手机里都有不少学习软件,然后学习软件的使用率并不高。
现在有一个名词叫:“手机重度依赖症”这个词是什么时候被发明的呢?可能就是大家都觉得手机变成了你生命不可或缺的部分。
据调查表示百分之七十的大学生患有手机重度依赖症,这是一个多么可怕的事,第三点,有些大学生认为是授课老师的原因,他们大多认为大学老师的授课方式和高中老师的完全不一样,自己跟不上节奏。
大部分大学生都憧憬的大学生活是在浓厚的学术氛围中度过的。
大学最让人头疼的课程就是高数课了,试问有多少同学因为高数课头疼,听不进去,因为老师的教学方式不一样,听不进去的同学只好拿起手机,我想请问,你本来就不会,你拿起手机更加不会,对于自己不会的,我们不能逃避,逼着自己去听,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肯学,每个人都有无线可能,去克服自己认为“我不行”的事。
还有现在热门低头玩手机的大学四门洗脑课,也就是毛概思修近代史,马哲,据调查统计,这四课玩手机的学生最多,其主要原因是因为,大学生们认为这四门科对于我们一点用也没有,但是不管有用没用,既然安排了这门课程肯定有学习的必要和道理。
我想这些课程是为了加强意识形态教育,防止社会主义接班人被和平演变,防止人才流失。
其实我的毛概老师相当有趣,她喜欢喝学生互动,所以在她的课,玩手机的人比较少,但是还是存在低头族。
在大学课堂上,后面几排变成学生们最受欢迎的位置,其原因是为了更加方便的玩手机。
第四点,有些大学生对自己选的专业不满意和自己想象中的不一样,导致上课没心思听,对于自己没有明确的目标,导致缺乏学习的动力。
生活很讨厌,很多时候它总和我们唱反调,其实大部分大学生最后所读的专业都并非自己所喜欢的,既来之则安之。
请相信一切自有安排,我们不能因为对专业的不满意就选择荒废学业,试着在课堂上听一听,也许你会发展着专业没有想象中的糟糕,放下手机,重新审视自己的,发挥手机的正能量,有一项有趣的推理调查,就是更加大学生手机防止的位置来推测玩手机的概率,52.63%的大学生将手机放置在桌面和抽屉上,这是为了更方便的玩手机。
只要12.34%的学生将手机放在口袋或者包里面,有较可能低的几率玩手机。
而课堂上放置的手机袋,起不到很大的效果,学生上课的时候玩手机不够自觉,以为设置手机袋的目的吗?其实并没有。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现在网上15元包邮的手机模型太多了,有两架手机的同学也不少。
手机袋也无法控制大学生在课堂上玩手机。
根据调查我了解到超过70%的大学生会在上课过程中偶尔将视线放在手机屏幕上,当他们注意力在手机上的时候只能偶尔接受老师传播的信息,这对于知识的接受有一定的影响。
调查显示课堂上使用手机的主要功能是聊天,刷微博,同时只有22.45%的大学生使用手机进行的事是需要;立刻完成的,可了解到在课堂上使用手机对于学习的帮助微乎其微,而手机娱乐、交流功能对于大学生课堂使用手机的影响程度远远高于办公、学习功能对他们的影响。
综合问卷调查我发现大学生上课玩手机不仅导致学习积极性降低,还严重影响自己的生活习惯,我认为大学生要合理利用手机,明确手机的概念,手机是辅助我们的生活,请不要被手机牵着走。
不能否认手机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便利,但是我认为手机的弊大于利,首先从生理层面,长期使用智能手机的人群极易养成固定使用习惯,低头含胸,紧盯屏幕,身体极易压缩颈椎,导致颈椎病,肌肉劳损,以及近视等情况。
现代大学生大多养成了睡前及醒后刷手机的恶习,对睡眠影响很大,导致第二天上课没精神,注意力不集中,以及皮肤越发变差。
其次从心理层面,手机成瘾已经成为大学生的一个大问题,导致不思进取,每天靠手机度日,其依赖性之大简直是泛滥全球的精神毒品。
拿我自己举例,长期使用手机后,现在都很难以让自己进入深度阅读中,纸质书简直令我厌恶,更别说深度的学习了。
我深知玩手机不好,不会让我进步。
却又受不住手机的诱惑,上课觉得无聊还是会忍不住拿起手机。
为了防止,不这似乎无妨防止,为了有效合理的控制在校大学生上课玩手机的频率,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1、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增强课堂灵活性。
这点需要学校和老师的共同努力。
不少大学生认为老师讲课无趣,有的老师讲课在念书本似的,这可能是因为老师讲的内容太专业化。
据调查了解,学生更喜欢上实践课,至少课堂上学生有自己任务,有能够吸引他们的点,传统的教学是老师讲学生听,缺少课堂的沟通,建议老师多与学生互动,增强趣味性和时间性,从而减少学生玩手机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