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扣》教学设计及说课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打折的含义,明白有关折扣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与“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相同,能正确列式计算。
并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生活中打折等常见的优惠措施,并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佳的方案与策略。
2、能力目标:通过小组合作和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感受数学的魅力,能够用数学的眼光来看待周围的事物。
教学重点:理解打折的含义,能够解决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问题。
教具:学生收集材料,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1、9的三分之二是多少?
2、10的五分之二是多少?
3、15的五分之四是多少?
二、导入:
通过两名学生在同一地点买了相同款式的服装,但是价格不一样来引入“打折”。
现代社会的竞争越来越厉害,何时何地都存在着激烈的竞争,做生意更是这样,商家们总是绞尽脑汁地想办法吸引顾客,这样就萌发了多种多样的促销手段。
其中,打折是商家常用的一种。
今天,我们就来共同研究有关打折的知识“折扣”。
(板书课题)
二、新授
1、认识折扣
投影展示三张打折海报
学生讨论:1、为什么会打折?2、8折是什么
意思?
学生汇报观察结果:
① 促销洗货
② 8折就是按原价的十分之八销售
2、出示几种商品的打折情况,让学生说说他们的意
义。
3、出示例题,让学生读题思考,在练习本上完成
孟老师想买一件衣服,我来到了一家时装店,看见
门口有一块牌子:本店商品一律六折出售。
店里有
外套280元、上衣100元、裤子60元、手套20
元。
请同学们帮孟老师并算算一件衣服实际售价是多少钱?怎么算?
1、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2、学生讨论数量关系
原价乘十分之六是现价。
师板书:原价×折扣=现价
4、出示拓展延伸题:一种电视机,原价2100元,打七折销售,便宜了多少元?(1)学生尝试计算。
(2)交流不同的方法。
学生独立完成:2100-2100×7/10
汇报列示理由,教师板书:原价-现价=便宜的课件出示练习:
三、小结
从以上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关于折扣的知识丰富而有趣。
我们必须学会灵活运用。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认识了折扣并学会利用折扣解决实际问题。
)
四、课后作业:
练一练第2、3题
课后反思:本节课课本表现内容十分简单,如果就是按课本来教学,学生学得会模模糊糊,所以我又新增了打折的意义,和关于八五折的内容,因为我觉得学生的已有经验已经足够了,不讲会引起学生的种种疑问。
一、选好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材料。
虽然这节课的知识是学生日常生活经常看到的,但是他们很少有机会亲身去接触,而书上的内容又太过简单,看书自主探究的效果不会好,因为有很多学生认知、理解上的难点书上根本没有,如:打折的部分表示我们买东西时花的钱,而不是便宜的钱,所以原价×折扣数=现价等等,所以,我们必须为学生选择好自主探究的学习材料,如果书上的内容不适合,我们就应另外准备。
二、日常教学时就要注重培养学生质疑提问的能力。
要想让学生自主探究就必须培养学生质疑提问的能力。
因为学生的学习理解能力不同,就算我们提供的学习材料再清楚明白,也会有难点,也会有部分学生弄不明白,那么就需要学生将这些地方提出来,与大家讨论交流。
如果你能提出问题,就说明你在思考着学习呢!如果学生什么问题也提不出来,可老师一质疑又出现了很大的问题,还需老师一步一步来引导,那和教师讲授就没有什么不同了,反而是浪费了学习时间。
《折扣》说课
孟祥奇
《折扣》教学反思折扣问题与现实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
因此,在教学中我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唤起学生的兴趣,使他们身处问题情境中,通过亲身体验,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让学生能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数学应用意识,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水平。
因此,本课教学时我遵循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原则,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质疑导学——巩固提高。
一、情境导入,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折扣问题是我们生活中经常见到的一种促销方式,所以我通过图片让学生感受到数学问题来源于生活。
由于折扣问题他们并不陌生,五年级的孩子学习能力较强,而且这也是本学期我们五年级组的研究的主题: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所以,我让学生在明确了学习任务后自主探究,给他们提供锻炼的机会。
二、用数学的语言解释折扣。
对于折扣题,学生在现实购物中虽然已经有所认识,但是具体的内涵还不是很清楚。
于是我就设计了篮球等促销的现实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和理解打折。
在理解的基础上,学生再去探索解题方法就水到渠成了。
三、分析题意,用数学的知识探究生活中的折扣问题
一节课下来觉得学生学得兴趣盎然,知识掌握得也不错,可是,自主探究的部分完成得不是很好,学生学得仅仅是表面的知识,没有进行思考。
应从以下两方面加以改进:
折扣问题是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中的内容,利用它解决实际问题,是整个小学阶段应用题教学的重、难点之一。
如何激发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折扣应用题的数量。
我作了以上的一些教学尝试。
一、结合学生的生活学数学。
“数学教学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自已的身边,在生活中学数学。
使学生认识学习数学的重要性,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直接取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
二、参与学习过程,让学生获得亲身体验。
教学中,为让学生认识折扣的意义,结合三个打折物品的海报实例,站学生自主探究当物品打八折的意义,通过实例再让学生举一反三,从而发现折扣的含义。
在解答折扣应用题时,让学生通读题目、理解题意。
亲自感受应用题中求现价也就是求原价的十分之几是多少,并且自己总结原价、现价和折扣数量之间的联系,想方设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规律。
从而让学生真切地体会并归纳出:折扣问题与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应用题的思路相同。
教学中把“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和教师分析讲解相结合。
把折扣应用题与分数乘法应用题结合起来教学,让学生通过讨论交流对比,亲自感受它们之间的异同,挖掘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区别,从而增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毕竟是初学者,他们的自主、合作、探究肯定是不全面的,各种水平的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所学的层次也是不一样的。
所以教师的讲解是必要的,尤其是概念性的知识,可以为学生节约许多时间。
但教师在教学中要准确把握自己的地位。
帮助优生建构知识结构,帮助一般学生理解题意掌握知识。
真正把自己当成学生学习的帮助者、激励者。
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多角度分析问题,提高能力。
在分析应用题的时候,我通过鼓励学生对同一个问
题积极寻求多种不同的解法,拓展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学会多角度分析问题,从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但是本教材的内容安排实在是不敢叫人恭维,一种题的两种解法竟然安排在两个不同的课时。
另外,注意启发学生从例题中抽象概括数量关系,总结经验规律。
充分让学生亲身实践体验,让学生在探究中加深对这类应用题数量关系及解法的理解,提高能力,为学生进入更深层次的学习做好充分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