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高考已经落下了帷幕。
地处江尾海头的江苏省启东中学,大门、二门上挂出了两条横幅,一是热烈祝贺李天然同学荣获第11届国际化学奥林匹克竞赛金牌,一是热烈祝贺黄见同学被录取为北京大学飞行国防生。
北京大学在总结2012年江苏招生录取工作时指出,“在保送生中,启东中学的李天然是全省唯一参加国际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的选手,即将代表中国在国际化学奥林匹克竞赛争金夺银”。
在提到飞行员国防生报考踊跃时指出,“今年北大首次招收飞行国防生,在江苏计划招收2人,实际录取5人,占北大今年招收飞行国防生总人数的五分之一。
启东中学的黄见不但高考成绩优秀,身体素质也非常符合飞行员要求”。
闻名遐迩的启东中学,就是这样的一所学校:先后斩获国际奥赛14块金牌、2块银牌;每年总有20名左右的学生考取北大清华;先后获得全国文明单位、全国体育卫生工作先进单位、江苏省文明单位标兵、江苏省先进基层党组织、江苏省模范学校、江苏省德育先进学校等许多荣誉。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认为,教育能陶冶和生成一代新人,“教育即生成,教育就是人的灵魂的教育,其目标就是培养全人”。
“全人”,顾名思义,就是完整的人,全面发展的人。
而在启东中学,“全人教育”有着全新的诠释——博士校长王生提出了“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全面发展,培养个性特长,为学生终身幸福奠基”的“新全人教育”思想,即,面向全体每一位学“人”,培养全面发展的完“人”,展现学生完整的个“人”,为了学生全部的“人”生。
“全人教育”就是要强调教育的整体性、全面性、全程性,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能在做人、心智、特长、体魄等各个方面得到健全、均衡的发展,才会成为一个堂堂正正的人,一个完整的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今天的启东中学,又站上了新的高度。
作为两届全国人大代表的王生校长,又光荣地当选为中共十八大党代表。
每当回忆起2008年3月5日下午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向党和国家领导人汇报工作的场景,王生校长总是十分激动。
他说,一定不忘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深情嘱托、热情鼓励,做一个扎根基层的优秀教育工作者,为国家、为社会培养更多更好的人才,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教育的作用在于启迪心智、传播知识、确立人生价值,最终实现人类的进步。
因此,教育贯穿了人的一生,每一步都在提升人的价值,发挥人的潜能,促进社会的发展。
我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感到十分光荣;作为一名校长,更感到责任重大。
从1984年当副校长起,我就在思考:我们应给学生提供一个什么样的教育。
近年来,更多的是在思考我们应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
基于这两种思考,1998年我当校长后提出“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全面发展,培养个性特长,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办学思想,近年来我又尝试提出“全人教育”的理念。
下面结合启东中学的教育实践来谈谈我对“全人教育”的理解。
一、“全人教育”关注学生全体基础教育担负的是为孩子一生幸福成长奠基的工程,是奠定学生成人成才的基石。
为此,我们要坚守教育的使命与责任,树立正确的学生观,确立人人都能成才的理念。
我们的教育要从人本出发,关爱每一个学生,反对歧视和排斥任何一个学生。
学校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发展空间,使学校教育走向优质化、平等化。
每个人都具有独特的特性、兴趣、能力和学习需要。
教育必须全面考虑这些特性和学习的广泛差异,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教育服务。
“面向全体学生”是对中国“平民教育”思想的传承和发展。
从春秋时期孔子“有教无类”的思想与实践,到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晏阳初的《平民教育真义》及“新文化运动”,再到陶行知的《平民教育概论》,他们都是平民教育的伟大倡导者和践行者。
时至今日,平民教育的理念、精神和价值不但没有过时,还依然闪耀着穿越历史的光辉。
不久前,温家宝总理在新闻发布会上提到了平民教育。
他说:“世界上绝大多数人都是平民。
平民素质关系到一个国家国民的整体素质。
我们有13亿人,9亿农民,平民的比重更高,我们之所以把义务教育放在重要位置,就是要使教育成为面向平民的教育,从而使人人都受到教育。
”2011年美国通过了《不让一个孩子掉队》的教育改革法案。
该法案呼吁不应有一个孩子被放弃,因为每个孩子都是重要的,并且每个孩子都有学习的能力。
“不让一个孩子掉队”表达了美国政府对学校教育的信念与期望,它不仅仅是一个号,更是一项承诺。
去年我随江苏赴英考察团到英国考察。
英国教育的核心理念是“每个孩子都很重要”,认为每一个孩子都同等重要,权利平等,在学校接受教育的机会应该均等,学校不应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应该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自信地、有自身个性和特长地发展。
英国人认为教育的本质是人的发展,而且是可持续的发展,因此学校始终把学生发展作为教学的根本任务。
他们十分关注教育的主体对象——学生的接受度,学生是否乐意学,有兴趣学,主动去学,并且重视学生的个性张扬、健康发展、快乐成长。
西方的这种全纳教育思想值得我们借鉴。
我们要关注全体学生,具体学生具体对待,以适合每一位学生的心理需要,给每一位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让每一位学生看到点滴进步,使每位学生适合社会需求,致力于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今年9月9日,在启东中学庆祝教师节大会上,教师吴伟丰、学生倪敏轩等十多名师生,领到了3000至1万元的奖教奖学金。
去年,我拿出历年各级政府奖给自己的奖金及各项稿酬合计150万元,设立启东中学校长奖教奖学基金,以奖励该校优秀教职员工和学生,并确保每年有15万元用予奖励,其中10万元奖励10名学校教师,另外5万元奖励优秀学生和积极向上的寒门学子。
此事的契机在于,1996年,我带即将参加省竞赛的学生去南京理工大培训,途中遭遇车祸,我与死神擦肩而过。
经历了这场劫难,我更加明白了生命的意义不在于有多少钱,住多大的房子,而是要懂得感恩和奉献。
二、“全人教育”惠顾学业全面“全人”思想源远流长,早在18世纪下半叶康德就提出了“完全的人”即“完人”的教育思想,19世纪末日本小原国芳借鉴了康德的“完人”教育思想,提出了“全人教育”。
小原国芳认为:“教育内容必须包含人类文化的全部,因此,教育必须是绝对的…全人教育‟。
所说的全人教育,是对完全人格亦即和谐人格而言。
”“五四”时期,我国李大钊等人倡导培养全面发展的建设者,1923年毛泽东提出了“全面发展”教育思想。
1925年我国学者杨贤江提出了“全人生指导”。
近年来,“全人教育”的理念被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接受。
“全人教育”符合教育规律,符合社会发展需要。
教育的目的何在?学校教育的使命是什么?陈玉琨教授曾说:教育是认识人、培养人的伟大事业。
教育的目的就是塑造人,陶冶人,培养人,使人有良好的修养和完善的人格,让每一个接受教育的人都有长远发展的持久动力。
全人教育强调教育的范畴应该是整体性的、全面性的,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能在做人、心智及体魄等方面得到健全均衡的发展。
换句话说,也就是要让学生不仅学习到各种知识,还要接受道德与正确的生命价值观念,并且启发他们学以致用,帮助具备相关知识以应对现实社会的种种考验,更重要的是拥有追求“真、善、美”的人生目标。
在这样的基础上,我们一直十分关注学生们是否自觉学、有无兴趣学、能否主动学,做到关注全体学生、懂得具体对待、鼓励全面发展、着眼学生未来。
“全人教育”涵盖人格、智能、体能等诸多内容,其根本任务是培养能独立生存的个体,造就体魄、身心俱健的一代新人。
而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无疑是“全人教育”的基础。
中学“全人教育”的校本实践研究是以问题解决为导向,以教师实际工作中的问题为题材,以教师行动为重心,不断改善教育教学和管理行为,使每一个教师循循善诱、使每一个学生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全新的育人环境,先进的教育理念,高品位的教育教学管理更是实施“全人教育”的重要保障。
我们时时处处将学校“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全面发展,培养个性特长,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与“全人教育”的校本实践研究紧密结合,我坚信,我们的教育之路将越走越宽。
1995年以来启东中学在国际中学生学科竞赛中共获得了14块金牌2块银牌,学子们不仅学科竞赛成绩优秀,体育、文艺、科技等各方面都表现出了不俗的才能。
曾连续五年在上海“东丽杯”国际马拉松比赛中4.1公里段摘金夺银,还有学生获得世界中学生田径比赛铅球冠军。
国际中学生发明展览会、全国发明展览会上启中学子也屡屡获奖;倪敏轩同学荣获“苏教国际杯”江苏省第11届中学生现场作文大赛高中组特等奖。
启东中学的学生在德、智、体、美等各方面都能够得到发展,学生的整体素质是全面的。
2006年夺得第37届国际物理奥赛第一名的朱力同学,在由组委会组织的体育比赛中,一气夺得篮球、踢毽子、拳击三个第一,令组委会官员和各国参赛选手赞叹不已,在各国选手面前充分展示了启东中学学生很高的综合素质。
2010级蔡卓成同学代表南通市参加江苏省首届学生阳光体育比赛荣获团体总分第一名,个人获得一个全省第二,三个第三。
我曾经说过,我们的教育目标是培养优秀的群体,而不是少数拔尖的学生。
冰山的巍峨,源于它没入水中的庞大根基。
人们往往只关注到浮出水面的几个拿“牌子”的人,其实真正的功夫是水面下坚实而庞大的底座。
时任省委副书记任彦申对启东中学的特长生培养给予高度评价并题词:“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提携优秀,在合格的基础上鼓励拔尖。
”三、“全人教育”发扬学人个性“全人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又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但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个体,都有着与众不同的天赋,这就决定了我们必须采取“全面+特长”的人才培养模式。
多年的实践证明,这种模式是“全人教育”思想良好的实现方式。
加德纳有一句名言:“每个孩子都是一个潜在的天才儿童,只是经常表现为不同的形式,每个儿童都是一粒独特的种子。
”每个人都有成才的潜力,教育的任务是挖掘学生的这种潜力。
只要教育得法,每一个人都能成为某方面的人才。
任何一个学生哪怕是在学习上最笨、生活中最调皮的学生,或许在这方面不入门,在其他方面却可能不差。
我们要客观全面地看待每一个学生,对每一位学生抱以积极、热切的期望,并乐于从多个角度来评价、观察和接纳学生,寻找和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关注学生个体间发展的差异性和个体内发展的不均衡性,尽可能按照每个学生所具有的不同智能结构提供发展、成长的条件和机会,让每一个孩子的潜能都得到充分发掘,让每一个孩子的个性都得到张扬。
我国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最早关注人的个性差异,提出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和方法,强调教学应长善救失,促进个性发展,培养各类人才。
现在我们所主张的个性化教育与孔子所提出的因材施教思想既一脉相承,又有新的内涵。
推进个性化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坚持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培养和促进广大学生真正实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为此,我认为,个性化教育就是要给每个学生提供合适的教育。
首先要改变千篇一律的人才培养方式,采用个性化教育的方式。